?
终于,他忍不住对她说:“我觉得,没有人比我跟你在一起更合适!”
?
这句话是发自内心的,就像他接下来对她说的:“我们一直都是最合适的!只不过,只不过我们都忽略了对方!”
?
他忽略她了吗?他没有。他心里一直都是装着她的,只是这种在乎总是显得那么遥远……
?
值得庆幸的是,持续了近一年的“十佳”风波,总算是得到了合理的解决,虽然责任认定尚且没有正式做出,但是,根据他以往的经验,这种事如果没出现太大的乱子,基本上是大事化小。
?
相关责任人的处理要看主要领导的倾向,就比如他的老板祁永山,祁永山对这件事的态度很重要。
?
所以,大家都想知道祁永山对这件事态度,张东禹也几次把电话打到他的手机上,向他打听小道消息。王光华只知道祁永山对这件事很气愤,但是具体的处理意见他就不得而知了。
?
张东禹是他的恩人,此事又关系着张东禹的切身利益,对于张东禹的询问,王光华又不好推脱。
?
但是,身为书记的贴身秘书,他又有保守机密的义务,反复斟酌,王光华只好捡着不疼不痒的信息,在电话里给张东禹说了一下。
?
最后,张东禹叮嘱他一定帮他盯着这件事,“十佳”毕竟与张东禹有着莫大的关系,他事先知道祁永山的态度,也好在适当的时候采取对策。
?
自从王光华当上祁书记秘书以后,他与张东禹办公的地点近了,但是当面接触的机会却大大减少。不是张东禹不想见王光华,而是王光华对自己的言行更加小心谨慎,生怕与某些领导干部走得太近引起祁书记对自己的猜疑和不信任。
?
张东禹在政府机关摸爬滚打的年头最长,他也当过首长身边的秘书,最知道秘书的为人之道,所以,对于王光华的疏远也不去计较,毕竟他与王光华的这层关系是谁也替代不了的,只要是关键时候能够有用,就不在乎这一时。
?
为了回报王光华提供的消息,张东禹在电话里也向王光华透露了一件事。
?
张东禹说:“城南区教育局副局长的位子空闲,我正在考虑人选,你那里有没有需要安置的人?”
?
王光华清楚张东禹是在讨好自己,在以往,一直都是他向张东禹求官职的,现在张东禹主动向自己提出来,足以说明自己地位的变化。他本想先答应下来去问问周兰兰,转念一想,张东禹自己的事还悬着呢,自己现在参与进来实在不是时候。
?
于是,王光华笑笑说:“这可是抢手的职位啊,可惜我这里暂时还没有这样人选。”
?
张东禹说:“以后你身边的亲戚朋友有需要的,尽管跟我说,凭咱俩的关系,都好说。”
?
王光华赶紧说:“那我先对市长大人的抬举表示感谢了,以后还真少不了要麻烦你。”
?
……
?
张东禹的话也给王光华提了个醒儿,周兰兰不能一直在西城小学当校长,小学老师事儿多,麻烦也多。尤其是西城小学这样多校合并的学校,周兰兰的基础不牢固,容易受到排挤,这次“十佳”争创过程中暴露的问题就说明了这一点。
?
周兰兰的性格有些急,做事不能考虑周全,这次她算是侥幸避过了一劫。但是,群众心里的结已经形成,一些潜在的问题并没有完全暴露,以后再出现类似的情况她还得费一番周折。
?
对年轻干部来说,磨难虽说同时也是一次锻炼的机会,但是,也不能不考虑到,周兰兰已经经历过必要的磨难了,青春是有限的,和她面临的机会一样重要。周兰兰需要一个更广阔的空间施展自己,而不是窝在西城小学这样一个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的小范围内挣扎。
?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杜娇娇。王光华领教过杜娇娇的威力,也知道她与凌峰的关系。当初是自己欠考虑,糊里糊涂地把杜娇娇弄到西城小学来,现在,他不可能再去动用关系把杜娇娇弄走。
?
杜娇娇不走,周兰兰的日子就好过不了,与其这样,不如让周兰兰走。
?
当然,这些只是王光华的一个不成形的设想,“十佳”的事没彻底了结,他还不能对她说出的自己的想法,因为周兰兰需要在西城小学的成绩稳定之后起跑,那样的话,她走到哪里都有话说,毕竟这样的成绩在全市的小学校中仅有十五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