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梁说,一把手局长的位子或许另有其人,不信,你就等着瞧。关学经半信半疑地揣摩着这句话,他表哥正处于事业的爬坡期,他还等着他荣升后沾他的光呢。
然而,处于机关单位,“站队”很重要,他表哥和他喝酒的时候已经明确的表示过他开始设计与王光华副局长站在一起了,王光华也开始对他表现出来赏识和好感。
那么,这次提拔,如果王光华上不去的话,他的表哥也会失去一次翻身的机会。然而,上不去不怕,王光华毕竟是副局长,罩着他表哥也是绰绰有余的,他怕的不是这个。他最怕的,是他不仅上不去,还会摔下来,那么,他表哥可就惨了。顺理成章的,他也失去了一次机会。
关学经试探着问董梁,这件事是不是事实,他怎么觉得这么像八卦呢?董梁急了,说你知道原来的那个郭副局是怎么被拿下的吗?
郭副局的事关学经知道一些,因为那个时候他表哥和他说过,他好像是败在男女作风问题上。那么,这又与王光华有什么关系呢?
董梁冲他眨了眨眼睛,说你把耳朵凑过来我和你说,千万不要让别人听去了,这可都是第一手资料。关学经认真地把脑袋凑到了董梁的嘴巴底下,竖着耳朵想弄出个所以然来。谁知,董梁却一下子把他往一边一推:“干活干活,周校长,我们闹着玩儿呢。”
关学经看着门口的周兰兰,立刻明白了,他从桌子上抓起一把材料走到周兰兰跟前,问她:“周校长,你说这一项检查内容应该怎么准备呢?我们研究了半天都没看懂。”
周兰兰接过关学经递过来的材料,那是局里下发的“风尚年”建设工作的检查提纲,里面用大纲的形式列举了年底对基层单位的检查内容以及评分标准。
关学经说的这一项内容,根本就不是教学和总务管辖范围内的,她一看就知道他们是在搪塞自己。
她冲两个主任笑笑说:“你们倒是挺无私的啊,德育口的活你们全揽了。改天我得叫德育孙主任请你们吃饭呢。”
关学经红着脸说:“都是看材料看多了,眼睛都看花了。”
董梁也没好气地说:“可不是吗,眼睛都看花了,”然后他又发起牢骚来,说,“这局里的领导整天在机关里待着,一点儿都不体恤民情,再这样下去,我看学校老师都不用教学了,把学生都撵家去,窝在办公室里编材料得了!”
董梁说话一向是口无遮拦,这一点周兰兰是了解的,但是面对着辛苦加班弄材料的众位领导说这些丧气话,她却不能纵容他胡说。她拉下脸来训斥他:“董主任,连你当主任的都这样想,那普通老师又会怎么想?身为领导你以后说话可得注意了。不管怎么说,这是市里督促教育改革的一种方式,我们应该举双手赞成才是。”
关学经也说:“是啊老董,这话咱们说说也就罢了,千万不能在群众跟前说。”
周兰兰眉头一皱,她不知道现在的人都怎么了,什么叫咱们说说也就罢了?她没好气里白了关学经一眼,离开了他们办公室。
从关学经和董梁那里出来,周兰兰又来到副校长室。
邓大鹏正在闷头准备一份学校建设的计划书。最近他的表现很积极,也许是经历了“邓杜事件”他在刻意收敛,也或许,他迷途知返看到了人生中更广阔的道路。
总之,他离开了杜娇娇,杜娇娇也离开了他。他的心扑向了工作。
见周兰兰走进来,他抬头冲她一笑,说:“计划书今天是完不成了,我弄了个大纲,明天接着弄。”
周兰兰说:“不急不急,今天只是让大家有个大概的轮廓,主要是两三天内把局里要求的先期计划先弄出来。”
“没问题。交给我了。”
周兰兰从副校长室走出来进了杜娇娇的办公室,两个女老师正在忙活着打字,她却坐在那里摆弄一个款新式手机。看到周兰兰走进来她从椅子上站起来,惊慌地叫了声:“周校长。”
她惊慌的眼神让周兰兰稍稍安慰,不管怎么说,从那次事件以来,这个向来自以为是天不怕地不怕的女孩儿对她开始怀有了畏惧。这是个好现象,说明她的威信开始在她的心里播种并发芽。她在领导位置上又征服了一匹野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