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英怼了一下顾建军,提醒到,“户口本。”
顾建军哦了一声,从怀里掏出户口本。
这个时候的户口本有两种颜色,城镇户口封面是红色的,农村户口封面是蓝色的。
星宝的户口是跟着赵英的,留在红岗村。
至于顾建军的户口,早几年就落在运输厂了。
赵英拿过户口本,没好气道,“你再不走就要迟到了。”
都快八点了。
运输厂八点半就开工了,骑车过去还要半小时呢。
顾建军有点不放心,“我走了啊,下班等我来接你们。”
赵英带着星宝开始排队。
一年级报名的人很多,赵英目测了一下,估计都能开三个班了。
这个时候的人都特别能生,家里两三个孩子都算少的,再怎么穷,也会让自己孩子读个一年级,简单的识几个字就行了。
所以,一般一年级的孩子比其它年级的能翻一番。
排了好一会儿,才排到星宝。
赵英将户口本递过去,“顾星星,一年级。”
江老师听见熟悉的声音,抬头看了一眼,惊喜道,“赵姐,是你啊。”
她可佩服赵英了
赵英笑了笑,“我来给我家孩子报名。”她指了指身边的小丫头。
星宝歪着小脑袋,软乎乎的打招呼,“老师好,我是顾星星。”
江老师刷刷的写上星宝的名字,“你也好啊,希望你能分到我的班上。”
星宝用力点头,乖乖巧巧的样子。
周围的人越来越多,赵英不好继续唠嗑,交了钱,拿了报名表之后就带着星宝去自己办公室了。
她叮嘱星宝,“你乖乖坐一会儿,妈妈去五年级报名的地方看看。”
赵英走了之后,星宝抱着书包,守在妈妈的办公桌旁,好奇的打量着这间小办公室。
看了一会儿,有点无聊,就从书包里翻出小话本,趴在桌子上津津有味的看了起来。
安安静静的,也不打扰其他人。
别提多乖了。
对面办公的李老师盯着星宝看了好久,最后还是没忍住,“你多大啦?”
星宝抬头,朝着她笑笑,“我叫顾星星,今年六岁。”
她想了想,大声说道,“我的妈妈是赵英。”
就是那个很厉害的赵英。
星宝笑得骄傲。
李老师被逗笑了,“书上的字你都认识吗?”
她刚刚瞟了一眼,好家伙,竟然是不带拼音的。
星宝晃了晃手上的书,“也不是全都认识,遇到不认识的我可以查字典啊。”
她有一本小字典,就在书包里。
她翻出来给李老师看。
李老师的眼睛都瞪圆了,“你还会查字典啊。”
星宝点头,“三年前就会啦。”
这下子不止李老师惊呆了,整个办公室的人都朝星宝看去。
三年前,这个丫头才三岁多吧。
有个老师不信,试探道,“要不我考考你?”
星宝从凳子上爬下来,“可以哦,你来吧。”
小丫头一本正经的。
几个老师齐刷刷的将星宝围起来。
“这个字是什么意思?”一个男老师指着一个字道。
星宝低头看了一眼,不假思索道,“砚,指的是文房四宝之一的砚台,其它三宝是笔墨和纸。”
“那这个字呢,你认识吗?”另一个女老师悄摸摸的加大难度。
星宝摇头晃脑,“厦,是指高大房子,杜甫曾经写过一句诗,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嘶!”
这不是小学应该学的吧。
办公室里响起此起彼伏的抽气声,然后就是沉默。
震耳欲聋得沉默。
赵英进来的时候就看见这一幕。
她瞄一眼星宝,又瞄一眼她的同事们。
“大家怎么都这副表情啊,发生什么事了吗?”
李老师神色复杂的看她一眼,“你闺女懂得也太多了吧。”
赵英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这句话怎么听着有点阴阳怪气的啊。
赵英无奈,“能不能来个人给我解释一下啊。”
李老师斜着眼睛瞟她,“你这样说,我怀疑你在炫耀。”
好气哦。
赵英居然拥有一个这么聪明的女儿。
关键是不仅乖,长的还像个小天使。
她揉揉星宝的脸儿,想偷回家。
也不知道小丫头喜欢什么样的麻袋。
再想想自己家那个考鸭蛋的傻叉儿子,就更气了。
赵英:?
抬头看向其他人,发现大家都在用一种嫉妒又羡慕的表情盯着她。
她紧张的吞了吞口水,“我是真的不知道。”
就差举着手指发誓了。
李老师解释道,“我们刚刚考了一下你女儿,发现她的知识储备量完全不像一个小孩子,就是和初中生比,也不差了。”
赵英松口气,还以为出了什么大事呢。
她挥挥手,“嗨,她没事就喜欢看书,还喜欢写信,家里的信摞起来都有一米高了,知识面能不广吗?”
李老师蠢蠢欲动,“你平常都是怎么教的啊,我家孩子别说写信了,看书都费劲。”
这话一出,大家齐刷刷的盯着赵英。
说实话,他们也好奇。
赵英被问的一愣,这还需要教吗?
星宝一直都是主动去学的啊。
她张了张嘴,到了嘴边的话,又被憋了回去。
她再神经大条,也知道这句话说出来,是要被打的。
大家围着她打的那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