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边星宝带着一篮子蘑菇回家,赵英好奇的瞅瞅,“哟,真不错,看这蘑菇,又大又水灵。”
星宝红着脸,“是大丫姐姐给我的。”
大丫?
赵英疑惑,大丫平常不是都不搭理她家星宝吗?
星宝乖巧的将小人书交给妈妈,说:“我们今天一起看了小人书哦!”
赵英懂了,收回视线。
于是晚饭的时候,星宝家的餐桌上多了一道炒蘑菇。
第二天,大丫来要篮子的时候,远远就听见了朗朗读书声。
她推开门一进院子,就看见了赵英的小课堂,小课堂持续半个多月,如今已经从简单的拼音学到了常见的古诗词。
几个小孩学的认真,赵英同样教的也认真,一时都没注意到院子里多了个人。
大丫静静的看着,也不知道自己看了多久。
最后还是星宝先发现了大丫,“大丫姐姐,你是来拿篮子的吗?”
大丫面无表情,嗯了一声,接过星宝递过来的篮子,什么也没说就走了。
星宝挠头,“大丫姐姐好酷哦。”
顾大丫拎着篮子,走出院子,回头看了一眼顾家小院,抿抿嘴。她在心中默念,不管怎样,她就是不喜欢星宝。
自那天以后,每次九点左右,她总会路过顾家小院,有时候是挖野菜,有时候是采蘑菇,有时候是捡柴火。她也不知道自己在想什么,可能就是单纯的喜欢这条路。
日子一天天过去。
大丫每天下午都去小河边,和星宝一起看小人书,但是同样的每次都或多或少的送一些东西,听着星宝和小花背着听不懂的诗词,心里都会很平静,但除此之外,她和星宝之间再没有别的交际。
这天,大丫看完小人书像往常一样拎着篮子回家,刚走进院子就被刘翠芳揪住了耳朵。
刘翠芳看着零零散散的野菜,一盘都炒不到,气的不行,破口大骂,“你最近是不是偷懒了,人家三丫每次都能带回满满一大篮子,你倒好,带的一天比一天少。”
大丫感觉自己的耳朵都要被揪下来了,只能求饶,“妈妈,我下次会带更多的。”
对付爸妈,她已经很有一套了,只要道歉的快,可以免受很多皮肉之苦。
果不其然,刘翠芳松开手,吐口唾沫抱怨道,“妈妈也是为了你好,女孩子不可以偷懒。”
大丫乖巧的点头,她爸妈面子功夫一向做的好,外人都以为他们是个疼女儿的,事实怎样,没有人在乎。
次日一早,还是九点钟,大丫再次出现在顾家小院附近,听着里面叽叽喳喳,她有点想哭。
她蹲下来,抱住自己,她还是讨厌星宝。
“大丫,你怎么在这?”
课间休息,赵英感觉到院子外好像有人,一出来就看见蹲在地上的大丫。
说实话,对于大丫,她是有点不喜的,以前没分家的时候,大丫就老盯着星宝,还喜欢告状。
但是此时此刻,看着二丫脆弱的样子,却觉得自己应该放下。
老宅都是一些什么牛鬼蛇神,小孩子没经过正常引导,大丫长成这个样子也不错了,想到自家最近吃了不少大丫的菜,叹口气,“进来歇一会好不好?”
赵英的语气温柔。
大丫低着头,小声的嗯了一声。
赵英搬出一把凳子,放在星宝她们旁边,招呼大丫坐下。
星宝瞅瞅右手边的大丫姐姐,手指戳戳她,可好奇了,“二丫姐姐,你也要加入我们的小课堂吗?”
空气安静下来,星宝见大丫姐姐不搭理自己,尴尬的挠挠头。
赵英小课堂再次开课了,三个小孩子变成四个小孩子,大家都挺起背,直起腰,聚精会神的听起讲。
小课堂结束,就是星宝玩耍的时间了,她热情的邀请大丫,“大丫姐姐,你要和我们跳格子吗?”
大丫冷酷的摇头,“别叫我大丫,我有名字。”
星宝委屈:“好吧!月月姐姐”她再也不要搭理大丫姐姐了。
大丫拎着篮子,走到赵英面前,礼貌道谢,“谢谢三婶。”然后转身就出了院子。
被道谢的赵英一头雾水,她也没做什么啊,就是请她进来坐一坐啊。
不过第二天,赵英就懂了。
她站在黑板前,看着和星宝坐成一排的大丫,无语住了,这丫头看着不声不响,但是主意大着呢。
也行吧!就当自己多了一个学生,这年头,爱学习的孩子本性都差不到哪去,而且大丫清醒着呢,从每天星宝带回来的野菜和蘑菇就知道。
晚上,顾建军回来,赵英和她说起大丫的事。
顾建军叹口气,怎么说也是他侄女,性子虽有些拧巴,但是好好教,也能教好。
“她要学就学吧,但是她加入的比较晚,可能跟不上。”
赵英挥手,“那都不是事,你要相信我的能力。”
说是这么说,第二天,她还是将那本拼音识字的书送给了她,不过被大丫拒绝了就是。
就这样,赵英小课堂由三个学生壮大到四个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