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遇到危险状况,安平侯怎么可能让三个儿媳妇一起南下寻找赵庆呢。
这种事可是机密,绝对不能写在信中。
而在信中只字未提,说明当时负责监视的人并不了解安平侯府内的情况。
并不知道赵庆还有三个媳妇的存在。
而这一切老侯爷也能猜得出,凭借着赵庆的机智,一定可以从这封看似平常的家书里读懂她们。
“所以说发动叛乱的绝不是九江王,如果是那个老相识的话,她们三个绝对没有活下去的机会。”
赵庆信誓旦旦的说道,他对九江王太了解了,两个人斗了一段时间,九江王虽然阴险,但实力不行,只能靠着搞阴谋乱中取胜。
但是却没有想到朝中发生了如此变故,而大臣们却都保持着沉默。
这也不太现实,不管什么时候,忠君爱国的忠臣是不稀缺的。
为什么他们全都默契的保持了一致。
而大皇子也恰在此时被册立为太子。
是不是一切都发展的有些出乎预料呢?
不管从亲情的角度,还是从治国理念的角度,亦或者是从个人能力出发,大皇子都不是那个最合适的人选。
或者说大皇子都是最不能成为太子的人,偏偏的被册封为太子了。
是文德帝看上了大皇子什么优点?
一定是那个背后势力看到大皇子胸无大志,只知道逍遥快活,玩弄权利,没有心机和深厚的城府。
一旦选择了大皇子就意味着他能够更好的掌控朝局。
“康王有新动作吗?”
一直站立在一旁的宋秉合看到赵庆问他时局,立刻站出来回答。
“启禀,回陛下,不不,那个康王拥兵自重了,割据越州并没有北伐的打算。”
宋秉合这几天几乎每天都要被康王召见,商量一下越州的经济问题。
不当家不知道柴米油盐酱醋茶啊。
当康王彻底控制越州之后,才发现,无论是军费开支还是维持政权运转都离不开银子。
越州穷困府库空。虚日久,只好找这些荀贵借钱维持开支。
更不要说大军未动粮草先行耗费钱粮的行动了。
“不对啊,康王不动作,难道是北部边疆要发生战乱了吗?”
赵庆紧皱眉头。
如今时局对于文德帝来说一场危险,太子已经册立,相当于国本安定,那么皇帝是不是就可以御驾亲征了?
文德帝不是一直以来都有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吗?
“九江王,没有那个实力,六皇子隐藏的好深啊。”
这个时候六皇子的影子浮现在赵庆眼前。
这个六皇子向来标榜尚武不好政治,所以文德帝对他的监控基本上是失控的。
而北疆的防御几乎全靠六皇子在苦苦支撑。
曾经在随州经历过军旅生活的赵庆深知,什么苦苦支撑,分明就是六皇子邀功的把戏。
他越是说的惨,文德帝才能给他特别拨款,逐渐的壮大了六皇子的势力。
如今整个京师都被六皇子的武装所控制。
“有六皇子的消息么?”
赵庆问道。
“听说北疆有贼寇犯边,六皇子早就驻守边疆去了。”
宋秉合想了想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