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古诗
贾飞2024-08-26 16:105,650

  古诗,又称为古风、古体诗,它的格律自由,不要求对仗、平仄,押韵较自由,篇幅长短不限,句子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体和杂言体。四言诗便是四个字一句,五言诗是五个字一句,七言诗是七个字一句。

  四言诗,在近体诗中已经不存在了,属于古体诗。例如,《诗经》中收集的诗歌大多以四言诗为主。曹操的《观沧海》、陶渊明的《停云》都是四言诗。

  五言和七言古体诗作较多,简称五古、七古。五古最早产生于汉代。《古诗十九首》基本都是五言古诗。汉代以后,写五言古诗的人很多。南北朝时的诗大都是五言的,唐代及其以后古体诗中五言的也较多。而七古的产生可能还早于五古。但在唐代以前篇幅不如五古多。到了唐代,七古大量地出现,唐人又称七古为长句。

  杂言诗是古体诗所独有的。诗句长短不齐,有一字至十字以上,一般为三、四、五、七言相杂,而以七言为主,故习惯上归入七古一类。《诗经》和汉乐府民歌中杂言诗较多。

  汉魏以来乐府诗配音乐而作,有歌、行、曲、辞等。到了唐时乐府诗大多已不合音乐。

  唐宋时代的杂言诗形式多种多样:有七言中杂三言的,如张耒的《牧牛儿》;有七言中杂五言的,如李白的《行路难》;有七言中杂三、五言的,如李白的《将进酒》;有七言中杂二、三、四五言至十言以上的,如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有以四、六、八言为主杂以五、七言的,如李白的《蜀道难》。

  近体诗是叫法上相对古体诗而言的。唐代以来,格律严格的诗都可称为近体诗。当然,唐代及以后的诗人作古体诗的也大有人在。因为唐代一部分古诗有律化倾向,乃至古体作品中常融入近体句式。但也有些古诗作者有意识与近体相区别,多用拗句,间或散文来避律。新体诗出现于南北朝后期,介于古诗到律诗之间的诗,尚未形成完整的格律,是一种过渡形态。

  

  

 

(一)节气七首

其一·新年辞

昔闻东坡语,岭南多荔枝。

虽隔天地远,心宽亦成词。

今飞三亚岛,层层白浪低。

云海共一色,蓬莱有天梯。

难得出樊笼,且忘三年疫。

病毒新初好,疲乏偶喘息。

邀约异乡客,举杯长相忆。

品茶不斟酒,茶中有情谊。

悠悠沧溟水,洗掉愁与思。

心安即故乡,新年迎秀辞。

其二·五一

南山不种豆,桃源未养鱼。

带月草木生,来回风尘里。

城中人渐少,缘是村野去。

五分堵路上,一半常唏嘘。

芸芸何功德,晴空遥天碧。

幸得腹中满,学文有余力。

但愿少闲田,怜得盘中粒。

四海皆太平,日照金缕衣。

其三·归甜城

?????

端午非佳节,溯源吊湘客。

楚江空渺渺,微雨湿天街。

事古贤留名,情散随秋叶。

白发感慨生,愁绪千千结。

闲来归甜城,江水绕石碣。

田家渐荒芜,梧桐倒墙斜。

相约少年友,无语竟凝噎。

悠悠赤子心,十五一台阶。

其四·端午辞

故乡划龙舟,万人齐空巷。

四方来做客,鼓瑟又传觞。

遗风成竞渡,世俗年积长。

粽香飘万里,凭吊赋渠江。

潼南衔锦标,忘忧列金榜。

川渝是一家,同浴日月光。

感叹千古事,离骚总堪伤。

至今思楚子,唯有句断肠。

其五·中秋

???????????????????????

故乡桂花开,迟采寄三峡。

十五明月夜,游子不在家。

锦江吹芙蓉,金风动云霞。

北湖飞南雁,红尘思无涯。

劝君一杯酒,巨树发新芽。

不费佳节日,唯川度闲暇。

其六·教师节

曾经桃李下,愿做桃李花。

春风吹又去,怀志去天涯。

如今桃李下,桃李已白发。

当年凌云志,已过凌云霞。

又到佳节日,把酒话桑麻。

桃李多芬芳,何用堂前花。

其七·丰年记

喜逢己亥,时光静好。

香草四溢,绿花渐浓。

岭山雪化,草堂东风。

携唐诗宋词,带金樽古琴。

忆裴度剑气,思张旭书法。

赞东坡豪迈,感射阳行空。

悠悠历史,几多人物。

浮名虽去,风骨如松。

新桃换旧符,万象气更新。

爆竹一声脆,共说此年丰。

(二) 会友六首

其一·喜王知县见访

黄狗睡花下,翰林文士家。

知县来做客,把酒话桑麻。

青青碧草地,声声池塘蛙。

朝雨浥清晨,春风吹绿芽。

鸿儒相对饮,围坐品晚茶。

百年大变局,家风传天涯。

其二·赠别包惠君

惠君辞别日,凤凰飞铁山。

莲湖增秀色,春草碧连天。

吏民争相送,依依不舍还。

无语竟凝噎,握手此相看。

江水东流去,女子湿青衫。

丈夫非无泪,不洒离别间。

虽无钟鼓乐,政声响云天。

功名且不论,松柏知岁寒。

惠风化细雨,晨曦染巴山。

九年如一日,未敢有清闲。

百废已俱新,通州换新颜。

待有新人到,接力永无前。

天下谁不识,明月照尔还。

但怜渠江水,相期在何年。

其三·闻同窗刘君右迁

昔日彭州学堂上,悠悠渊源几曲长。

他乡学子来深造,个个才高名远扬。

潜心笃志学理论,聚精会神读思想。

科教百业能兴川,竞技千帆乘风航。

同窗互勉要奋进,学员共度岁月霜。

锦城郊外欢愉短,但使厚谊胜湖江。

近闻刘君添喜事,履新右迁凌空翔。

常道人间真情在,桃花潭水把酒酿。

其四·闻中书舍人迁渝州有感

昔闻少年名,起步嘉陵江。

又过西岭峰,展翅白云上。

蜀道多寂寞,无边是苍茫。

燕京璀璨地,磨砺出寒光。

中书门下省,锦绣吐辞章。

金銮殿上客,玉阶千宫帐。

皇州春色阑,紫陌起凤凰。

朝罢裁五诏,夜来动仙掌。

一首阳春曲,十年在文场。

拂晓旌旗飘,济帆万里长。

天子恩浩荡,功成归故乡。

凌云已道高,朝天向北望。

其五·大连海边遥寄燕京于君

卿本齐鲁人,贵地出俊秀。

白马奔大道,春风四海游。

长安辞家不惧远,二十才第登高楼。

挑担移家三万里,从此田郎觅封侯。

职场有海驾轻舟。

锦官城内多兄弟,天子脚下逢故友。

长安城上蓬勃志,沧海浪中斥方遒。

茫茫白雪东北地,烈烈雄风西南州。

跌宕人生风雨里,颠簸岁月几度秋。

五十知天命,换作盐道使。

浮云偶蔽日,萤虫不足忧。

烤鸭翅,添米粥,悲欢离合将进酒。

五粮液,重阳九,琥珀金樽十千斗。

噫吁嚱,何惧高哉。

长风破浪常有时,直挂云帆济海洲。

其六·赠京城诸侍郎

宕渠多秀士,如虎驾轻舟。

文采已斐然,声名扬神州。

北方有词客,丽文刻高楼。

绵绵江湖情,悠悠岁月愁。

岳阳洞庭湖,奈何通渠沟。

巴蜀诗赋地,相约重阳九。

一杯复一杯,对饮佳酿酒,

酒中映日月,人生几度秋。

归来入好梦,平添几分忧。

古今一轮月,江河万古流。

(三) 风景五首

其一·观云

开春多吉日,登楼赋新诗。

拨得云雾开,不可夸往昔。

偶遇素心人,归来黄龙溪。

长安花正艳,借风马蹄疾。

其二·晚风

霓虹照青石,晚风吹细柳。

北湖映秀色,明镜动渔舟。

只在竹林里,叶落亭更幽。

鹭鸣破长空,花香藏衣袖。

金地多灿烂,闲坐话渝州。

云深夜已凉,明月几多愁。

其三·溪云

晚风孤舟,清夜无尘。

虚名浮利,梦醒时分。

路途漫漫,寄声鹭鸣。

短歌残书,独坐天明。

锦绣文章,谁与相亲。

不如归去,做个闲人。

半壶老酒,一张素琴。

且住南山,几片溪云。

其四·北湖

北湖日光好,凉面红糖早。

微风徐来时,暂且架烧烤。

鹅翅麻辣面,牛舌黑猪腰。

交警五大队,罚单令人恼。

景色虽秀丽,交规应学到。

好事多磋磨,凌云始道高。

其五·大雪

昨夜寒风起,今晨冰雪来。

总嫌春色晚,偶思轩辕台。

吏部传书信,金榜未曾开。

借问酒家是,万里轻尘埃。

(四) 感怀二十一首

其一·新长恨歌

通州一狱卒,原住桃花溪。

山高路且险,僻壤又贫瘠。

父母皆务农,漂泊且无依。

五更村鸡鸣,呱呱坠落地。

幼小多病苦,无钱寻良医。

由是身单薄,时时染恙疾。

四岁进学堂,七岁父远离。

南方云海边,家书难为寄。

十年寒窗苦,虚名榜上题。

家族咸荣光,名震四邻里。

敲锣送村口,打鼓别路歧。

发奋度四载,写稿足丈低。

同窗均酣酣,挑灯犹驰笔。

潺潺渠江水,时光疾飞驰。

苍天不负我,文名震京西。

著作二十部,篇载长千米。

卿相京城见,拳拳多鼓励。

毕业做游侠,丈剑走马蹄。

燕地通巴蜀,崤山至磻溪

伶仃一孤客,思亲回故里。

捧书志科举,探花考典吏。

禁苑在荒山,寒风雨凄凄。

两日一夜班,三天不缺席。

逢四开例会,遇六不休息。

铁门开与锁,人生有玄机。

监区扫九遍,凌晨星月泣。

囊中常羞涩,工资差可比。

多年酬未变,卑职常戚戚。

近闻同事悲,悍妇把婚离。

要问缘为什,寒门无房邸。

离离园中葵,朝露待日稀,

劝上多垂怜,加薪再添米。

休提千金裘,勿谈百家事,

他朝鲲鹏志,直上九万里。

其二·?神女记

你从唐宋来,隐居在巫山。

历史早远去,千年难再现。

青灯古佛旁,孤影旧竹简。

梧桐兼夜雨,滴滴穿阑干。

薄纱阴风劲,三更泪难眠。

宝塔压白蛇,郎女鹊桥仙。

孟姜送寒衣,哀嚎长城巅。

垓下马悲鸣,虞姬寸肠断。

孤坟幽梦处,相顾却无言。

纳兰悼卢氏,热泪湿青衫。

李冰故乡地,孔雀向东南。

文庙常祭祀,祈福半生缘。

你从唐宋来,凡夫难相见。

倾城又倾国,窈窕赛婵娟。

羞花弄舞影,红霞落飞雁。

素手撩衣裙,淡妆抵玉环。

眉如细翠柳,面似芙蓉盘。

朱唇不点红,皓齿白如兰。

玉指类春葱,小脚三寸莲。

芊腰摆云袖,飘丝过香肩。

凌波呈柔腕,吐气若幽兰。

共道田径场,清风白云淡。

有幸逢佳人,游子不顾还。

遥看绝代色,三日忘酒餐。

你从唐宋来,四月艳阳天。

巴山一孤客,旧地半晌欢。

道路虽荆棘,但见神女颜。

谁知心中事,鼓瑟弦琴断。

苦饮三杯酒,绝唱声声慢。

千金买一笑,百媚香淡淡。

烟光残照色,凭栏衣渐宽。

夜半无私语,惊起满身汗。

但愿景尚好,明起早扬帆。

沧海难为水,乘风赴彼岸。

不关风月恨,何时还相见。

其三·行路难

行路难,行路难!

大道有拥堵,小路多荆棘。

命运是常岐!

空有才学无君赏,垂钓闲坐黄花溪。

人生自古多曲折,寒风直摧鬓毛低。

屈原含恨沉汨罗,司马受辱创史记。

伊尹寒夜梦日边,子牙七旬直向西。

吾辈岂是平凡人,猿猴怒哀江水急。

挥刀斩草过峰山,腾云直上九万里。

明月清风温旧梦,绿叶红花思新人。

海上龙门无所远,长风展翅跃天梯。

其四·新游子吟

慈母别村庄,去川下南洋。

少小离家苦,自幼宿学堂。

他乡吹琴笛,声声是苍茫。

悲泪哽在喉,滴滴掉渠江。

秋风吹落叶,春鸟云中翔。

乌雀绕三枝,静夜辰无光。

都云思亲苦,逢节多感伤。

家信迟不寄,邮马道路长。

须臾三十年,尘土飞与扬。

母爱无所报,寄予家国上。

其五·且为乐

人生在一世,不过灰与尘。

胸怀维地才,卓尔独不群。

夜读孔孟书,晨来诗词吟。

汉赋竹中简,哲史纸上经。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华芬。

丈夫且为乐,对月若相亲。

贤哲皆如此,货作帝王臣。

扶摇九万里,从此上青云。

其六·劝学

一目十行书,心无半点尘。

自有颜如玉,诗词如故人。

富家未增田,经史胜纹银。

莫愁无相随,闭卷每相亲。

年少五车书,温故而知新。

浩荡白云下,一字值千金

其七·短章

她在渠江尾,君住渠江头。

共饮渠江水,明月下西楼。

今日忘忧城,何处能忘忧。

黄花香满地,独饮黄花酒。

少年元宵节,春光衣满袖。

琵笆半遮面,相约黄昏后。

又站渠江头,绿波向东流。

思君不见君,落日系孤舟。

其八·饮酒

独酌一杯酒,星垂听江声。

蛙鸣愁几许,夜过已三更。

邀月来我家,闲坐聊此生。

云白风色寒,他乡锦官城。

兴亡千古事,且唱去浮名。

其九·浮生

男人也蹉跎,半醉酒中间。

浮生多匆忙,百计不如闲。

锦官逢故人,莫道行路远。

了却当下事,躺平看青山。

其十·暑热

中夜苦热醒,开窗邀明月。

本是老相识,盛情难再却。

翻书强镇静,字字无心学。

但愿秋风后,夜钓岷江雪。

其十一·晨读

每天晨读一首诗,莫叹前程光阴迟。

阳光须在风雨后,白鹭振翅朝天啼。

草上懒蛙轻鸣闲,莲下绿水多参差。

明镜北湖磨砺中,照得云开秋来急。

年年游人湖光路,岁岁残月寒门衣。

多少浮生名利客,万里悲歌弄长笛。

其十二·年华

夜诵珠玉诗,晨读窈窕章。

偶访二品官,常聚俊才郎。

巴蜀云乐地,明月温柔乡。

花重锦官城,横绝西岭上。

借君一杯酒,忧思万里长。

年华似水去,行路是苍茫。

其十三·池蛙

池中新水老年蛙,笑那少年泳技差。

夕阳尚能有余光,照得小荷半边霞。

寒风一夜秋雨来,龟缩草岸洞穴家。

少年已乘巨楼船,东风做伴至天涯。

云帆西去长流水,无可奈何叹芳华。

青山红日多妩媚,空留怅然是池蛙。

其十四·菩提

莫欺年少谚语传,千古至理不新鲜。

无人能定将来事,有说风水轮流转。

苍天不曾饶过谁,掩耳盗铃恶多端。

积善之家有余庆,积德之人增余欢。

应劝青春读历史,从来因果是循环。

菩提树下菩提心,回头岸上回头岸。

其十五·读书

山中有景须乘鹤,江上无路要驾舟。

男儿应读五车书,并无茶来也无酒。

功名本是当下事,腹有诗书增烦忧。

十年一觉芙蓉梦,搏得文坛虚名愁。

长风自去三万里,江河日下夸长口。

大笑三声闲信步,白云散去是高楼。

其十六·离骚

锦城连夜秋风雨,滴滴浅唱多离骚。

三十有岁难自立,青春妩媚不年少。

窗前梧桐叶声声,声声怅然催人老。

四十有恨而不惑,残月青云系林梢。

哀叹读书年华迟,噫吁庙堂始道高。

或是腹中才学空,好运少来庸自扰。

再读五车竹简书,争春也要争春早。

壮心鸿鹄冲天志,代代风流是天骄。

其十七·青春

早岁哪知世事艰,太白鸟道愁攀援。

如今白发新增几,满面尘灰泪始干。

川西黄鹂空悲切,蜀东明月照空山。

青春芙蓉虚度过,美酒香车凋朱颜。

都云诗书能封侯,半部文章可开关。

曾经沧海难为水,悔不当初已惘然。

其十八·晨风曲

昨夜高楼昨夜风,几缕青丝面朝东。

心有玉尘单相忆,窗无冰花双影重。

他年放荡游侠客,今朝慎微君子穷。

笔墨浸染增愁绪,多少车马月下逢。

温酒送春一杯满,寒梅入冬千盏红。

最是人间留不住,红颜易老雪压松。

其十九·贤妻

都云知己难再求,何况鸳鸯长相伴。

人生有难各自飞,同林双鸟也分散。

谢天赐我贤良妻,遭逢曲折泪始干。

他朝若遂鸿鹄志,与君同上青云端。

曾经悲喜随流水,万花丛中回顾懒。

纵使寂寞开成海,相依有靠在桃源。

其二十·稚子

三年此一别,幼园曾相逢。

稚子相见早,蓬头衣渐松。

莽撞学奥特,打怪气势宏。

课间偶调皮,欢乐亦无穷。

周五带玩具,也扮不倒翁。

散学寻蝴蝶,周末捉鱼虫。

同窗情谊在,他朝陌路同。

恩师多教诲,言慈意更浓。

四月云开散,锦城花几重。

待到相逢时,红日照远峰。

其二十一·伤时

自古才子慕功名,却被功名压残身。

大多水中捞幻月,浪花一朵湿凡尘。

从来万事多磋磨,不如克己求本真。

江湖庙堂随自然,倒骑青牛入草深。

悠悠历史千百载,富贵荣华不由人。

漫雪飞舞水穷处,是如春梦了无痕。

(五) 少年书六首

18岁之前,读高中。写诗若干,选6首。有雕琢之状。

其一·夏雨

雷隆声震地,野寂滚穿云。

大块从天降,怀疑龙点军。

其二·秋夜

日照三秋夜,云开万象新。

相酌一盏酒,可以慰风尘。

其三·诗

诗中人若画,尔若画中诗。

画上出尤物,芬芳令我痴。

其四·赤鸟

苍山观洱海,浪没烈英台。

只见苍鹰去,非闻赤鸟来。

其五·侯院

王侯故院深三许,滚滚红尘落水居。

海客方能随意进,苍松翠柏系骡驹。

其六·赋诗

农家小院牛羊宰,秀色桃花次第开。

爱到七分她自醉,词为酒酿赋诗哉。

继续阅读:第四章 歌行体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屏山古韵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