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怜他家少爷了,明明迎娶了公主之尊,却过得还不如未成家的时候。
高门娶媳妇,果然不是所有人都能承受的住这种荣光的,特别是三公主这样厉害的人物,就更加不会对男人卑躬屈膝了。
以后他娶妻,绝对不会找一个如三公主一般的。
李成认命的给孔子莫端洗脸水,好在厨房的温水还是有他家少爷一份的。
当温热的布斤子敷在脸上,孔子莫总算是觉得自己活了过来,脑子也变得清醒了不少。
“那个女细作开口了吗?”想起昨天的审问,孔子莫心里就一阵憋屈,耗费了那么大的心力,竟然什么都没有审问出来。
李成讪笑着,“回禀少爷,咱也是刚醒,还没来得及去牢房里询问。”他也是被人叫起来的,哪里有时间去问?
“算了,既然你也不知道咱们一会儿就去王参将哪里瞧瞧去。”
孔子莫心里很明白,他可以从牢房里回来歇息,身为有嫌疑的王参将,却是要彻夜都跟着审问的,也是为了他身上的冤屈。
诚然王参将很想让人跟着他一起审问,一起做一个见证,可在军队里面,大家也是活成了人精的。
谁也不愿意变成“同流而污”之人。
这就造成了王参将离开不是,不离开也不是,只能自己苦苦的守着。
不让人睡觉,对人的精神是一个很大的打击,特别是连眼皮都不能合上,涩涩的眼睛,让人禁不住落泪。
因为在内城逮住了细作,外城的巡防更是严了好几倍,在兵将能够得到休息的情况下,看守着城池。
一小股一小股的打斗攻城,素日按耗费的兵力不大,但是也浪费众人的心力。
在秋收的时候攻城,是大江王朝和瓦塔族共同商量的结果,“秋收”二字,对于连年遭受蝗灾的地方来说,有着巨大的吸引力。
“凭什么他们遭受蝗灾,要忍受饥饿?星月王朝的人能够吃饱喝足?”
家国遭到了破坏,向往着安居乐业的百姓都会成为凶狠的流民,更是会拼上老命去获得生存的机会。
“公主,这已经是今天的第三波骚乱了。”
青荷站在城墙上,犹如看蝼蚁一般,看着城池下面瘦骨嶙峋的百姓,想要攀爬爬壁墙壁,突破城门的防线。
对待这些无辜想要活命的百姓,他们对敌的招数已经不适用了。
残忍只是对侵略者而言,而不是对想要活命的人定义的。
如琛从来都不是一个热情的人,仅有的善良也在上辈子磨没了,对青荷描述的百姓凄惨的模样,根本没有半分仁慈。
“骚乱太过频繁,会扰乱军心,若是这些人还要拼死往上爬,让大家也不用有所顾虑,直接射杀了就是。”
穿着一身红衣的如琛,说着最冷酷无情的话。
弓箭手在一旁做准备都有些不忍,只是在绝对的命令面前,灭有违反旨意的心,他也想活着!
这种小范围的骚乱,一直持续了小半个月,小半个月的骚扰,已经让敌人摸准了他们星月王朝换防最薄弱的时候。
只听一声剧烈的哨声响起,纷沓而来的哭喊声,已经嘶哑的求救声,瞬间将安静的城池给充斥了。
漫天的火光,仿若太阳一般明亮的山林。
“走水啦,走水啦,大家快来救火啊!”不知道从哪里射来的箭羽,带着油布火苗嗖嗖嗖的往山林里射了过去。
当熊熊火焰遇上积累的落叶,犹如往火上浇油一般,迅速的燃烧了起来。
山林大火,可是比攻城还要令人恐惧,贡州县可是被山林环绕的县城,若是整个县城都被火光环绕?
如琛简直不敢想象,大皇子抓着如琛的肩膀,阴狠的表情,让如琛犹如见到厉鬼一般。
“傻愣着做什么?还不组织人救火?火箭由本王带着人揽下来,你去号召城里的百姓,让人来救火!”
眼下还只有西边的山林里燃烧了起来,东边靠近湖泊,还比较安全。
可正式这种安全,也阻断了西边山林的希望,西面没有水源,若是让人从内城里一桶一桶的往外送水,根本不管用。
眼下,竟然成了困境。
躲在山脚下的大江王朝的常将军,看着自己的杰作,很是满意。
“二王爷,您不要担心,很快咱们就能够光明正大占据南疆了,南疆会成为我们的囊中之物,那些活着的人,都会成为咱们的奴隶。”
烧吧烧吧,烧的什么都不剩的时候,他们才能够接手。
常将军是个瘦杆儿一样的男人,很早之前就投靠在了大江王朝的二王爷的麾下。
二王爷李辰是大江王朝的德贵妃所出的儿子,只不过却不怎么得皇帝陛下喜欢,但是二皇子有勇有谋,关键为人很是毒辣,很是符合常将军心中的主子形象。
李辰有了常将军的谋划,更是如虎添翼,这次想出来的法子,更是让两人不谋而合。
“常将军说的对,等把这些人都给烧死了,咱们再去接守,说不准还能闻见人肉的香味儿呢!”二王爷李辰舔了舔嘴唇。
因为蝗虫灾害,大江王朝能够挪用的资源非常的少,就是身为皇族,都要节衣缩食。
因为不甘,二皇子直接和皇帝陛下应承了夺取星月王朝城池,抢夺粮食的任务,更是趁机把持住了大江王朝的兵力。
常将军,是个很好的棋子!
箭羽还在分散的从各个地方往城墙的方向攻击着,只可惜星月王朝的城墙和城门不是木头的,不然直接一把火烧了得了。
二王爷身边跟着一位神射手,几乎是百发百中,飞向山林的火箭,大多数是此人射出去的。
侦察兵猫在城池的堡垒上,飞快的吹起了笛子。
短促的笛声,让大皇子根本顾不上火焰最灼热的地方,飞奔而去。“怎么样,有什么发现?”大皇子抓着侦察兵的肩膀,顺着侦察兵的手的方向看了过去。
“将军,就是那个拿着弓箭的人,他射的火箭,几乎是百发百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