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谋士想了好几天,一直以来都没干说出口,就怕说的错了,会被大皇子惦记,然后小命就没了。
他年纪已经大了,拖家带口的,总不能就这么没了吧?
南疆这个地方,着实不太适合他这把老骨头埋骨,他还是努力活的时间久一点比较好,最起码不是死在这里。
因为朴中元谋士的事情给他的冲击力太大了,一直以来,他都谨言慎行,唯恐会落到和朴中元一个下场,这才闭起了嘴巴。
现在看来,单纯的闭紧了嘴巴,好像也不能活着了。
虽然为了避免被三公主惦记着丢了小命,要闭紧了嘴巴,但是一直需要他们给出主意的大皇子,似乎并不怎么满意他们的状态。
不满意就要发泄,皇家的人要怎么发泄,才能将心中的怒火给灭了?
是没了怒火,还是灭了引起怒火的源头?这个界限,可不怎么好鉴定,大约是直接进解决了他们吧?
这个,冯谋士单单是想想,心里就慌的厉害,他可还不想死,他想活的好好的,想要努力的活着。
想通了这一点,冯谋士直接把这几天琢磨出来的事儿,以点拨的方式,和大皇子交代了。
当然,只能点拨,还不能说破,说破了就糟糕了,到时候倒霉的就是他了。
见大皇子恍然大悟,冯谋士就又闭紧了嘴巴,现在看来,小命是保住了,最起码不用被大皇子给拖出去了。
跟在冯谋士身后的魏谋士,悄悄的对冯谋士竖起了大拇指。
要知道,冯谋士刚才说的话,不仅仅是保住了他自己,更是保住了他,他脑子转的慢,死的就快。
现在冯谋士能够捞他一把,对他来说简直是生命的再造之恩。
冯谋士没敢和魏谋士有太多的就交流,跟在大皇子身后。而大皇子已经飞快的将其中的关键信息给串联了起来。
衔接瓦塔族和大江王朝的女人,是月柔然,那个女细作,就是月柔然。
月氏一族的人都是狡猾的,怪不得会不着痕迹的渗透到南疆里来,因为南疆原本就是在月氏一族的侵染之中。
只可恨因为百姓无辜,他们从来都没有采取过更有效的办法,阻止这件事情的发生。
“传本王的命令,权利搜查城里信奉月氏一族的百姓,单反稍稍露出不一样的情绪,不管是真是假,都先看管起来!”
大皇子是真的下了大力道整治了,以至于让冯谋士都有些反应不过来。
若真的按照大皇子说的,下力度搜查,不仅仅会引起城里百姓得劲惊慌,还会让百姓感到恐惧,想要逃离。
这种情况,大皇子没想到吗?
冯谋士小心翼翼的抬头看了一眼大皇子的神情,只能同意了。
他知道,若是他现在不按照大皇子的旨意办事儿,倒霉的就是他了。幸亏,幸亏三公主已经出城了。
不知不觉的,冯谋士已经将三公主的恐怖程度放在了最前面。
三公主比大皇子还要恐怖,会更要人命,他要小心小心再小心才是。
出了城的如琛和孔子莫一行人,穿过官道,几乎是在天黑的时候,才赶到百姓嘴里说过的小破庙里。
破庙比他们想象中的还要大,好在并不怎么破败,最起码头上遮挡的房顶,还是好好的在的。
因为天黑的缘故,他们进来的时候,破庙里面已经有人了,还有不少的人,两人一团的坐着,谁都不挨着谁。
有的是单人的,不过都选在最角落的地方。
因为他们骑马过来的,马蹄的声音很大,早就吸引了破庙里的人了,见着他们进来,不管是离得远的还是离得近的,豆浆目光放在了他们的身上。、
一个个好奇的目光,让一行人有些不自在。
老叁从包裹里拿出了被油纸布包裹的严严实实的火把,将火把给点亮了。
有了火把,他们就能够看清楚破庙的情形了,只是这里,着实不适合人栖身,地上只有稻草的存在,还早就被占走了。
如琛看着破庙里供奉的石像,一时间竟然不认识?
“这里供奉的是哪路神仙?”如琛理所当然的问起了已经在南疆生活了很久的孔子莫。
还真别说,饱读诗书的孔子莫也不知道,南疆的神仙,不是佛家也不是道家,仿若是自成一派,只有当地人清楚。
靠在佛像底下休息的老头儿,被火把的亮光给晃着了眼睛,却也不敢真的在这群凶神恶煞的人面前造次。
听到这群人说的是正经的官话,又问的的是他们南疆供奉的神佛,吓得默默的挪过了地方,不再靠着石像的石阶。
两人都不清楚,自然而然的将询问的目光转向了一边,意思自然不言而喻。
被一群人盯着的老太太,紧张的打着哆嗦,说话的声音也是小的就像是蚊子哼哼一样。
“这个是南疆的铜女儿,不是神佛,却胜似神佛,在南疆,只有拜见铜女,生活才会有盼头,铜女是药女。”
“妖女?”如琛没有听清,还有些惊讶?
不知道是不是老太太耳朵不好使,听见如琛的询问,老太太只抓紧了手里的破碗,挪到了一旁,像是什么都没有听见一样。
如琛还想要追问,不顾却被孔子莫给拽住了。
铜像是谁并不重要,这并不是他们来这儿的重点,他们现在最紧要的,是要弄清楚这里的人,有没有作案的惯犯。
亦或者说,这里有没有掺杂着动乱的贼人。
孔子莫为了不让如琛和乞丐接触,直接让几个金吾卫进去盘问了,他们只在外面等待消息就好。
现在最紧要的是,现在已经到了闭城的时候了,他们回不去,也只能在这个破庙里凑合一宿。
只是,三公主金枝玉叶,怕是受不了和一群乞丐吃喝在一起,还得去外面找休息的地方,也不容易。
他们来的匆忙,行李什么的,什么都没有!
“如琛,你先坐在这里歇息一下,为夫去看看有没有能凑合着休息的地方。”孔子莫有些发愁,是真的发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