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03章 青州的历史底蕴
唐家五少2025-07-02 19:363,580

青州的传说

  一、概况:

  青州在远古时为东夷之地,传说大禹治水后,按照山川河流的走向,把全国划分为青、徐、扬、荆、豫、冀、兖、雍、梁九州,青州是其中之一。中国最古老的地理著作《尚书`禹贡》中称“海岱惟青州”。海即渤海,岱即泰山。并注释说:“盖以土居少阳,其色为青,故曰青州。”青州历史上有许多著名人物人物例如贾思勰,他的《齐民要术》是中国最早的农业专著。其他跟青州有关的名人有范仲淹、李清照,现在的“范公亭公园”就是为了纪念他们两人而修建的。青州原来的名字是益都县,好象在86年才撤县设市。青州地理位置相当重要,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交通相当方便,胶济铁路和济青高速公路横贯市区。青州自古风调雨顺,人民生活富足,民间有“要想吃好饭,围着青州转”之说。青州市博物馆是全国唯一一座县级一级博物馆,馆藏文物达三万余件,国家珍贵文物就有一千多件,其中馆藏明代赵秉忠的殿试卷(状元卷)、东汉“宜子孙”玉璧、战国玉人、龙兴寺遗址佛教造像,既是我们的镇馆之宝,在全国也绝无仅有。

  青州当地有一拜寿、二拜佛、三拜清官之说。

  城市的西南郊区有云门山、驼山、玲珑山,“三山联翠,障城如画”。云门山是1985年省政府公布的第一批省

  青州市博物馆

  级风景名胜区之一,位于青州城南2.5公里处,海拔421米。主峰大云顶,有洞如门,高阔过丈,南北相通,远望如明镜高悬,夏秋时节,云雾缭绕,穿洞而过,如滚滚波涛,将山顶庙宇托于其上,若隐若现,虚无缥缈,宛若仙境,蔚为壮观,

  谓之“云门”,或称“云门仙境”,云门山因此得名。。古“青州八景”称之为“云门拱壁”。登临山巅,便可饱览“驼岭千寻”、“劈峰夕照”和“三山联翠,障城如画”的壮丽景观。在主峰云门洞南西侧有一天然石罅,深不可测,当气压低时,常有蒸气泛出,名曰“云窟”。在夏秋季节,云门山南侧的“云窟”开闸放云,即时白云腾空而出,经云门洞冉冉升天,平原拔笏,松荫盖足,山虽不高而有千仞之势,自古为鲁中名山。

  置身山巅,望云海时隐时现,云门仙境,名不虚传;天气晴朗时,绿地伴青山,层山叠峦,北国风光更使您陶醉,令您流连忘返。

  青州当地有一拜寿、二拜佛、三拜清官之说。近年来,众多的中外游客都把能到云门山参拜大寿字作为自己最大的心愿。

  明嘉靖年间为第二个衡王朱戴圭祝寿,内掌司冀阳周全,在山阴处摩崖上镌刻了国内外罕见的大“寿”字,讨好衡王。大“寿”字,字体结构严谨,端庄大方,坐南朝北,通高7.5,宽3.7,仅“寿”字下面的“寸”字就高达2.23米。所以当地人经常说:“人无寸高”,“寿比南山”,“南佛北寿”等。云门山、大“寿”字还流传着许多美妙的传说和典故。云门山海拔四百零八米,游人可拾阶而上,信步登极,立足“寿”下,可使您思绪万千。

  山上的“三元占”、“三仙玉女祠”等建筑都是几代历史风雨的遗物。山巅的天仙玉女祠是典型的明代全石无梁建筑,匠工非凡。最近修复的“望寿阁”,东西“阆风亭”,给游人又添了新的乐趣。云门山不仅有佛窟,还有不可多见的“道洞”。洞雕有宋道教首领陈抟老人枕书长眠的卧石像一尊。据传说也是寿的象征,吉的祥物,是与山上的大寿字一缘而来。故老百姓有云:“摸摸陈抟头,一辈子不发愁,摸摸陈抟腚,一辈子不生病”。所以不少游人,为图个吉利,已经把陈抟老祖的头和腚摸得净光发亮了。

  主峰云门山主峰名大云顶,形若鱼脊,东西走向,上多寺庙宫观。山巅植“东岳大帝”之宫,树“泰山老母”之祀,东西建阆风亭,修盘山石级968级。建云门山天仙玉女祠、望寿阁,红墙青瓦,古色古香,宏伟壮观。

  云门山景色

  望寿阁位于北极山腰,由正阁、东西厢房和垂花门组成。置身阁中,仰望南山,恰好望见“寿”字,故名望寿阁。

  天仙玉女祠位于山巅,为石质无梁建筑,结构奇特,富丽壮观,在建筑史上别具一格,祠内塑有泰山老母像。

  云门山造像云门山的阳坡有大小石窟5个,造像272尊。这些造像,虽经过一千余年的沧桑,风雨侵蚀,战火洗劫,但大部分还基本完好,现已成为研究古代佛教艺术和当时造型艺术极为珍贵的实物资料,它是我国东部现存石窟艺术中的一朵奇葩。

  云门山大“寿”摩岩题刻

  万春洞云门山后东侧,还有冀阳周全开凿的“万春洞”。该洞高1.6米,宽

  1.2米,洞室宽阔,深达5米。在洞内南侧,雕有陈抟老人枕书长眠的石像一尊。玲珑山,在青州城西南16公里处的群山环抱中,海拔567米,面积2.73平方公里。峻峰锐起,耸拔突兀,为一方之冠。北魏时期的大书法家郑道昭留在这里的几处“魏碑”真迹,更使得玲珑山闻名遐迩。

  驼山,名为“驼岭千寻”的驼山距,与云门山东西相望,因山形似驼,故称“驼山”。驼山除天然景观外,主要以它为数众多的石窟造像而闻名海内外。

  驼山,位于青州城西南,离城6公里,主峰海拔408米,为古青州八景之一,被称为\\\"驼岭千寻\\\"。它绵延数

  明朝乔宇书写的“驼山”摩岩题刻

  城,顶上双峰对峙,远处望去,还真有点儿象卧着的骆驼哩!明朝正德年间,官居兵部尚书,太子太保的乐平人乔宇书写的\\\"驼山\\\"两个大字,镌刻在山前的石壁上,至今仍赫然在目。单凭这两个字,游客们就会觉得驼山气势非凡了!

  驼山之所以引人注目,遐迩闻名,不仅仅因为它有陡峭的山峰、古老的松柏以及盘桓而上的\\\"天梯\\\",更重要的是这里有为数众多的石窟造像和\\\"昊天宫\\\"等价值极高的文物古迹。现在它是省级重点保护单位。山前,悬崖耸空,峭壁峥嵘,夏秋季节常有云雾缭绕,著名的驼山摩崖石窟造像群就在这里。崖壁间并排着的五座石窟和

  驼山现存山顶的“昊天宫”

  一处摩崖,共有大小佛像六百三十八尊。最大的高达七米有作,最小的还不中十公分。这些大小不一的石佛,雕刻技术精湛,造型优美生动。据专家鉴定,它们早的诞生于北朝后期的北周,晚些的刻成于中唐,是我国古代造像中的珍品。驼山,离石窟不远,现存山顶的\\\"昊天宫\\\",乃是过去道教盛行的痕迹。昊天宫,南北长约一百五十米,东西约一百米,是一组规模宏大的古代建筑群。它分为七宝阁、玉皇殿、戏楼、东西配殿和廊房等,共计殿、堂、楼、房等五十多间。玉皇殿为木石结构,雕梁画栋,气势雄伟;七宝阁则系石质无梁双拱阁楼式建筑,结构奇特,坚固耐久。院内南侧,有两眼深池,名日天泉。池边耸立着的一块石碑上,镂刻着明朝青州知府杜思撰写的\\\"天泉\\\"两个大字。南门外还有\\\"天河\\\"、\\\"天桥\\\"和\\\"五龙池\\\"等。东门外不远处的山岩下,有\\\"净海池\\\",池水清澈见底,平明如镜,根本看不到有泉水外涌,但是池子却四季盈溢,怎么汲用也不见少,这就是志书上多有记载?quot;龙湫\\\"了。山门外,古柏夹道,柏树下自然错落的青石如同条凳石几过去那些上山朝拜的香客们是务必要在这里休息片刻的。昊天宫始建于什么年代,现在已无从考究,人们只是从里里外外那一百二十多座石碑上查知,它在元朝至元二十七年就重修过了。即使从这次重修算

  青州滑雪场

  起吧,到现在也有六百九十多年的历史了。

  玲珑山,在青州城西南16公里处的群山环抱中,海拔567米,面积2.73平

  方公里。峻峰锐起,耸拔突兀,为一方之冠。北魏时期的大书法家郑道昭留在这里的几处“魏碑”真迹,更使得玲珑山闻名遐迩。

  玲珑山玲珑剔透的怪石,形态各异的洞穴遍布山体。远处望去像一块巨大的盆景石搁置在天地之间。它三面崖壁陡绝,只有一条蜿蜒小径可以通达山顶。山顶瑶台王母宫东墙,有清康熙十一年青州府学教授魏世名的“游北峰山记”石碑。碑文说,清康熙初年,隐士吴恪三于地震后发现山腰石畔有隙,依稀有光,召子侄发之,愈发愈曲,通体玲珑矣,这便是玲珑的由

  玲珑山主峰

  来。山如其名,秀丽婀娜。山体遍布各式各样的洞穴。这些洞穴有的前后串联,有的上下相通,有的内外套接,有的独成厅堂。人游洞中如进迷宫,时而进入宽阔的厅堂,时而钻进狭窄的小巷,空间越来越小,仿佛已入绝境,但拐过一弯之后眼前豁然开朗。石洞曲折勾连,变幻莫测,可居、可行、可玩、可守。洞内的石头千姿百态,常常使人产生一些奇怪的联想。这里早在2000年前已有人居住。汉代香火颇盛,祭祀不绝。人们根据各个洞穴的造型特点、神话传说,再加上自己丰富的想象,分别给这些洞穴命名为“串心洞”、“通天洞”、“仙宝洞”、“观音洞”等等。那高不可攀的“峰顶洞”便是飞鸟理想的安乐窝了,它们成群结队,朝出暮归,时而翱翔谷口,时而呱噪峰尖,喧喧闹闹地搅扰

  玲珑山摩岩题刻

  着云崖间的静谧。

  至于那兀立云端的奇峰危石,更不乏诱人的魅力。玉皇顶、凌霞关、卡天门等,都别开生面,独有妙处。“天降石”、“飞来石”等,虽属附会,却也维妙维肖。偌大的一块“天降石”搁置在一根孤耸云端的石柱子顶上,背衬着缓缓移动的白云,似乎柱在摇、石在动,有眼看要滚下来的危险。“飞来石”从天外飞来,溅落“瑶池”的姿态更是逼真。

  仰天山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点,位于山东青州城西南46公里,主峰海拔800多米,最高峰摩云崮海拔848米,因千佛洞(古称)有天窗,“一窍仰穿,天光下射”而得名。2000年2月22日,经国家林业局正式批准仰天山为国家森林公园。由溶洞、翠谷、峭壁、秀水、寺院、碑林、幽洞

继续阅读:第0004章 扬州的历史底蕴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九州历史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