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秦姚身为联盟利益团体的重要一份子,却冒天下之大不韪的公然叛出部落联盟,旗帜鲜明的站在了改革派的那一方,自然会成为各大部落的眼中钉肉中刺。
“不知道秦尚书有什么神机妙算,能够解决这令所有人都束手无策的难题?”
礼部尚书哲离阴阳怪气的问道。
“是啊,我等也想听听秦尚书到底有何高见。”
工部尚书温罗也是皮笑肉不笑的道。
其他人也是个个面带嘲弄之色,斜吔着秦姚嗤笑不已。
秦姚面色不改,淡淡的道:“我自有办法,至于是什么办法,抱歉,无可奉告。”
“哈哈哈,无可奉告,我看秦尚书是根本没有办法吧。”
温罗哈哈大笑着嘲讽道。
“秦尚书,这可是当着陛下的面,你若是胡言乱语,哗众取宠,这可是欺君之罪啊。”
哲离更是阴恻恻的道。
“够了,你们若是有好办法,就说出来,没有办法就闭嘴。”
女帝猛然一拍龙岸,冷声呵斥道。
众人顿时噤若寒蝉,乖乖的闭上嘴巴不敢再多言。
女帝目光平静的看向秦姚,淡淡的道:“秦尚书,你有何解决方法,方便现在说出来吗?”
“陛下恕罪,臣有办法,但只能跟陛下单独禀告。”
秦姚不卑不亢的道。
“也好,若无事,其他人便散了吧,秦尚书随朕来。”
女帝对秦姚表现出了极大的宽容,站起身来向后殿走去。
“陛下退朝,百官拜送。”
随行女官高声大喊道。
“恭送陛下!”
文武百官齐齐躬身弯腰,恭送女帝退朝。
秦姚紧随着女帝去了御书房,其他朝臣这才脸色忿忿的三五成群,小声议论着纷纷散去。
“姚姐姐,现在没人了,你有什么办法可以说了吧?”
御书房里,女帝脸色温和,跟秦姚开始姐妹相称。
自从秦牧失踪后,女帝化悲痛为动力,把所有的精力来放在了政务上,已经很久没去过王府了,倒是和众女生疏了许多。
“陛下,江州之灾看起来很难,但其实并不是没有办法可行,江州城外被洪水淹没,但能够拦住普通人,但却并不能难住神级强者。”
虽然同为秦牧的女人,但君臣有别,秦姚不敢有丝毫失礼,恭敬的束手回答道。
“你是说?出动神级强者去赈灾?”
女帝眉头微微一蹙,思索着其中的可行性。
“是。”
秦姚笃定的回答道。
女帝却没有立刻答应,思索片刻后道:“那赈灾的粮草呢?又该如何送进江州城?”
“这个也不难,别忘了,咱们可都是有着储物戒指的。”
秦姚信心满满的道。
女帝却脸色一沉:“胡闹,一个储物戒指才多大?又能装多少粮食?就算把……把夫君送给咱们的所有储物戒指加起来,也根本不够江州灾民的口粮,更何况,江州城现在也被洪水围困,城里的百万居民也要吃饭的。”
女帝所言不假,现在已经不仅仅是江州灾民没有饭吃了,被洪水围困的江州城居民,也同样面临着没粮食吃的困境。
可秦姚却早有准备,笑着道:“陛下,您这是关心则乱啊,我可没说靠着姐妹们的储物戒指,就能够一次性解决江城所面临的的困境啊。”
“噢,此话怎讲?”
女帝黛眉紧蹙,一时之间没想出个所以然来。
秦姚也不再卖关子,轻笑着道:“陛下可以慢慢从长安调集大量的赈灾物资送往江州,而属下则带着装满粮食的储物戒指先行赶往江州,以解燃眉之急,为押送粮草的大军争取时间,然后属下再原路返回,跟押送粮草的大军汇合,再次取粮食送往江州,这样来回几趟,江州缺粮危机可解。”
女帝眉头舒展,一拍大腿兴奋的道:“好办法啊,朕怎么没有想到。”
“陛下只是关心则乱,才没有想到罢了。”
秦姚笑着恭维道。
女帝无语的翻了个白眼:“行了,咱们姐妹之间,就别拍马屁了。”
秦姚嘿嘿一笑,神色间却有些黯然。
秦牧在时,大家还都是姐妹,可现在秦牧生死未卜,现在时日尚短还好些,可时日一长,姐妹还能是姐妹吗?
“粮食危机倒是可解了,可瘟疫……”
女帝却并没有喜形于色,很快又蹙起了黛眉,沉吟着道。
“瘟疫我可没办法,只能陛下亲自出马,请常姨出手了。”
秦姚无奈的说道。
常姨也就是常娥,只是大家对她的称呼也乱七八糟,根本无法统一。
像萧香和兮兮她们,都喊常娥为嫂子。
可她出自女娲部落,而伏羲昊最早也是女娲部落的族人,按照辈份,她应该喊伏羲昊夫妻为祖爷爷祖奶奶的。
若不是常娥怕被喊老了,这声阿姨她是无论如何都喊不出口的。
可这也是没办法的事,谁让秦牧既是伏羲昊的女婿又是他的结拜兄弟呢,辈分早就乱的一塌糊涂了,也没有人会较真儿。
“常娥嫂子,她肯去江州吗?”
女帝有些迟疑,心里很是没底。
要知道,这可是瘟疫啊,在这个年代,所有人对瘟疫都是畏之如虎。
一旦感染了瘟疫,就等于被判了死刑,只能将其隔离,任由其自生自灭。
“这个,我也说不准,也只能征求下她的意见了。”
秦姚也担心常娥不肯去,毕竟没有人愿意跟瘟疫打交道。
哪怕常娥是神级强者,谁也不敢保证神级强者就一定不会被瘟疫感染。
“行了,我去跟常娥嫂子谈谈吧。”
女帝头疼的揉着太阳穴:“哪怕她不肯去,能派些经验丰富的医师去江州分院坐镇防疫也是好的。”
皇家医院集中了人族最优秀的医师,再加上这几年毕业的医学生,可谓是人才济济。
其实,江州分院早就筹建完毕,只是在进行内部装修,医师还没有就位,医院自然也没有正式经营。
目前,唯有两名医师带着数名医学生,在江州分院做着前期准备工作。
“现在江州受灾的消息已经在长安传开了,米价已经开始上涨,帝国的储备粮都拿去赈灾后,长安的粮食还够吗?”
秦姚有些担忧的问道。
“放心,夫君对这样的情况早有预料,三年前就悄悄建立了帝国粮仓,三年下来,储备的粮食足够维持整个帝国所有人口加起来的一年所需。”
女帝眸中闪过一抹浓浓的仰慕和敬佩之色。
随着灾难的发生,女帝才深切体会到秦牧当初是何等的高瞻远瞩。
他提前谋划帝国粮仓,就是防患于未然,无限增强了帝国的抗风险能力。
否则,这一次江州洪灾,就足以让帝国元气大伤,即便不能伤筋动骨,但若是没有三五年的时间也休想缓过劲儿来。
更何况,天灾无情,谁敢说明后年的年景就一定会风调雨顺呢?
所以,秦牧的未雨绸缪,在此时才显得尤为弥足珍贵。
秦牧说过,帝国农场种植的粮食作物产量虽然远超其他地域,但终究还受限于耕地面积的大小而抗风险能力有限。
遇到一般的自然灾害,动用帝国农场的储备粮还可以应付,可一旦遇到连续几年的天灾人祸,农场的储备粮就远远不足以应付了。
所以,帝国最大的粮食保障最终还要着落在北域。
女帝本对此还有些不以为然,可此刻终于意识到,秦牧当初的说法是何等的真知灼见。
北域,才是帝国能够高枕无忧的终极粮仓啊。
想到这里,女帝暗自下定了决心,一定要尽快加大农户入驻北域的数量,为帝国打造一个万世无忧的天然大粮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