磐井虎三郎的确是下达了正确的撤退命令,但是手下的士兵并没有全部听从他的命令。
撤退的途中,在村落进行死守,搭建临时工事,意图进行阻击。
追上来的部队,并没有立即就发起进攻。
马大刀在战斗支出就下达了命令,现在不比以前,遇到日军的工事不要冲动,呼叫后方炮火支援。
战士们按住了充分的冲动,向上汇报坐标,呼叫炮火支援。
坐标信息优先送到了榴弹炮团,新式炮团需要训练,实战才能快速成就强兵。
122mm榴弹炮向这边瞄准,大口径的炮弹装填,调整角度,一发试射。
炮弹落下的位置有点偏,但问题不大,经过校正,立即展开齐射。
下一轮,12枚的炮弹砸在鬼子的阵地之中。
呼啸的炮弹声带来极致的压迫感,这种声音,正是夺取日军狗命的死亡之镰。
大口径的炮弹就是威力大,一炮下去,泥土夯成的墙瞬间化作粉末,连同一旁的鬼子,全都成了灰尘。
临时工事能有多强的防御力?连山野炮都扛不住,就更别提大口径的榴弹炮了。
弹坑超过五米,深度超过三米,这种炮弹,除非是永久性工事。
本就损失巨大的日军,被重炮轰击,再次丢下一地的尸体,狼狈后窜。
从村落向龙关,几乎是一马平川,日军慌慌张张地撤退,暴露在旷野之中,引来周围火力的打击。
野炮不断地轰击,炮弹全部往带头的日军那里射,一炮下去,汽车炸翻,一车的鬼子压在下面,惨叫声让其他鬼子胆寒。
有鬼子耐不住这种恐惧的压迫,嘴里叽哩哇啦地喊着,端着刺刀就向后冲去。
不少鬼子有模有样地学了起来,发起决死冲锋。
迎接他们的,是战士们手里的钢枪。
山头之上,九二式重机枪和水冷式重机枪对准日军,扣动扳机。
机枪哒哒哒的扫射,子弹狂吐,冲锋的鬼子没走两步,大腿立马炸开,惨叫着倒地。
其余的鬼子更惨,民24式重机枪的火力不弱,一梭子扫过去,齐刷刷倒下一片。
血液刺激着日军的眼球,立马有更多的日军向后冲锋,但毫无意外地被重机枪火力覆盖,连尸体都拼不全。
等到中村静夫大佐再次清点人数的时候,发现他的联队仅剩不到六百人。
要知道,他的联队可是拥有三千多人的,居然在短短的时间之内,损失六分之五的兵力。
其他的联队损失并不是那么大,主要是中村静夫直面第四支队的火力,各种炮火往他这边打,死的不多才怪。
鬼子惨叫着后撤,再也不敢反扑,大和魂都被打散了。
坦克掩护步兵追击,从身后向日军开火,屠戮!
中村静夫想要撤,但双腿怎么跑得过子弹和坦克?
九七式中型坦克的速度可不慢,稳稳地拉近双方之间的距离,亲眼看着自己的士兵被坦克扫射,中村静夫怒了。
“八嘎呀路!”
噌!
看着越来越近的坦克,他居然停下了脚步,拔出自己的军刀,双手握持,咆哮着向坦克冲了过来。
这一幕把双方士兵都看蒙了,怎么回事?
日军指挥官是想用钢铁般的意志来对抗钢铁吗?
不懂,每人可以了解这位大作的心思,既然你想对抗,那就对抗一下好了。
九七式中战车以三十几码的速度与中村静夫撞在一起,大佐阁下立马就飞了出去,骨头断裂好几根。
关键,装甲兵视野有限,没看到这家伙,还以为被炮弹砸了一下呢。
立马加足马力,厚重的履带快速碾压上来,传来一声捏碎鸡蛋的声音,大佐阁下的精神很不错啊,愣是一声不吭地扛过去了。
倒是车内的装甲兵懵了,好像是压到了什么东西,立马停车,生怕栽进了什么坑洞之内,那就危险了。
坦克又向后退了一段距离,原本还有一口气的大佐,这下是彻底没了。
只可惜,到死都没有喊叫一声,不愧是武士道精神!
但前面的鬼子可是看见了,他们的联队长被支那人的坦克撞飞压过去之后,又退回去来回碾压!
惨,太惨了!
一股恐惧的感觉从背后升起,去他妈的武士道精神,武士道精神能挡坦克吗?
这一刻,鬼子心中无不想到了他们的妈妈,哭爹喊娘地逃窜,连武器都不要了。
你别说,这没了武器,速度的确是快了不少。
立马超越前方的部队,跑到了前面,这给那些没见识到的鬼子看蒙了。
“慌慌张张地干什么,闹鬼了吗?”
闹什么鬼,你这不就去见鬼了吗?
战士们冲杀上来,对着鬼子扫射,只要没放下武器,那就是敌人。
什么,武器丢了?
谁说放下武器就不是敌人了?只要没喊投降,那就是敌人!
关键一群畜生不会喊投降啊。
一梭子子弹打过去,全都躺在地上哀嚎。
听不懂,真的听不懂啊,太君。
就算是听懂了也得装作没听懂,不然容易遭到队友的排斥。
几乎是一路横扫,什么关东军,什么精锐,去他娘的,跟老子的子弹说去吧!
磐井虎三郎察觉到了危险,但是万人的部队运转需要秩序,不然一窝蜂地逃窜,损失只会更大。
先头部队已经接触到了龙关三岔口地界,可这边已经被三团牢牢占据。
三岔口这个地方,一听就知道有三座小山,三个营呈倒品字布防,在高地架设机枪,部署重火力。
一个满编团,将近三千人的兵力,就问你108师团,短时间能突破吗?
三千人,就算是一人拉一个垫背的,108师团你也别想过去。
鬼子乌泱泱地冲过来,山上的轻重机枪立即开火,两千米的距离之内,所到之处无人能挡!
视野开阔,指哪打哪,火力密度超过以往,密集的子弹扫退日军的前进兵力。
三岔口这个位置相当重要,毕竟万人的队伍,翻山越岭那就是死路一条,只有强攻一条路。
奈何三团牢牢守住山口,扎紧了口袋。
而第四支队的主力又在后方,跟着坦克的步伐压上来,六个主力营同时推进,简直强横得不像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