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随着颜沐茹愈发蹙紧的眉头,两个男子就意识到,事情没有他们想象中的那么简单,好像和原先预想的结果,出现了那么一些偏差。
四皇子一看这架势有点不对,差点没打算冲上前去,问问女子他母亲到底是什么情况,难道这汤药对他母妃的病情不管用吗?
揽慕公子相对于比较镇定,虽然这丫头把眉头蹙得很紧,但在她还没有下定论之前,一切就有能挽回的转机。
再说了,为什么一定要往不好的方面去想呢,说不定是因为梓妃的身体,喝了汤药以后渐渐好转起来,她只是惊奇这汤药的疗效呢?
为了避免他打扰那丫头把脉,揽慕公子伸出一只手来拦住他,挥了挥折扇示意他再等一会儿,让女子看完诊再说。
只要梓妃现在没有其他情况,就代表身体没有出现什么大问题,若是汤药没有疗效的话,他们再找其他的药方来试试不就好了。
良久女子才放下把脉的手,掀开被子将梓妃捂得严严实实,然后转过身去若有其事地思考着,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汤药的事情犯愁。
“你说我这药方也没有问题,昨天采集来的水源,也确实就是引发瘟疫的源头,怎么梓妃喝了药一点效果都没有,难道是汤药的粘稠度不够吗?”
颜沐茹看完诊后喃喃自语道,如果这里还多出来一碗汤药的话,她现在肯定二话不说自己尝一口,这种没有效果的汤药,就算发放给百姓也没有什么用。
但若只是汤药太过稀释的话,不可能一点效果都没有,说到底还是因为药不对症,可中间并没有哪里出现问题,所以现在她怎么想都想不明白。
不过很快她就有了解决办法,还没有来得及和四皇子,说说梓妃脉象上的情况,就拉着揽慕公子匆匆而去,看样子多半是去城里找百姓,想问问这个药到底有没有效果吧!
然而她并不是在意这些东西,百姓们那边她现在去看已经来不及了,这时候的汤药应该发放完毕,她要去找的就是昨天采集到井水的那个地方。
等她把井水采集了之后,放在随身携带的竹筒里带回去,就用刚才那个药碗盛着,带着些澄黄的井水,用肉眼也看不出什么情况来。
而四皇子和揽慕公子一声不吭,站在旁边看女子这古怪的动作,盯着碗里的水眼睛都不眨一下,仿佛多看看就能看出什么情况来。
只见女子伸手拿出一根银针,放到水里去搅拌了好一会儿,拿出来的时候却没有任何变化,足以证明这水里是没有被人下毒的。
不过很快她就想明白了,换成她也不会在井水里下毒,这么明显肯定很快就被人揪出来了,可不是有毒那又是什么东西,会让汤药起不了效果。
灵机一动的颜沐茹,也不知想到了什么事情,随手掏出一包药粉往水里洒去,估计是想出了什么对策。
只见原本还澄黄的水,不仅渐渐变得清澈起来,还出现了很多活蹦乱跳的小东西,不停地扭动着自己的身子,将头探出来像是要觅食。
见状两个男子同时往后退了一步,也不知是被这场景给吓坏了,还是怕它们到时候跳到自己身上来,反正这样看着觉得挺恶心。
女子则和他们的表现完全相反,望着这热闹腾腾的一碗水,嘴角展露出的得意洋洋的表情来,伸出手又是一把药粉撒下去,那些像虫子似的东西瞬间就安静下来了。
“丫头,你这是弄的什么东西啊?恶心吧啦的也就算了,怎么情绪还这么激动呢,弄得像几百年没吃过东西似的。”
揽慕公子十分嫌弃地看着碗里的东西,然后和药碗保持一定的距离,确定自己不会受到伤害之后,才敢在凳子上老老实实地坐下来。
四皇子也紧跟着坐下来,不过他好像并不惧怕这些东西,反而觉得像是在哪里看见过,总有一种它们并不会伤人的直觉。
然而面对男子的疑问,颜沐茹也没有办法给他合理的解答,因为她也是猜测水里面有什么东西,所以才会往水里撒了一把药粉。
原本也就是抱了试一试的心态,谁曾想里面真的有东西,看起来还很活泼好动的样子,所以她只能先让这小东西安静下来,看看它是什么东西再说。
随后颜沐茹也在他们身旁坐下,用银针挑起一条浑身柔软的虫子,放在桌子上翻来覆去也没有看明白。
如果她没有猜错的话,这应该是蛊虫的一种存活形式吧,要不然怎么一开始看不到,后来就活蹦乱跳弹出来这么多。
即便井水里原先就有寄生虫,应该也做不到,能随着井水的颜色变化而变化吧,而且寄生虫哪有长成这个样子的?
想罢女子就掏出另外一根银针,左手将蛊虫牢牢实实地钉在桌子上,右手则用刚拿出来的银针,眼疾手快地将蛊虫的身体划开。
可惜里面什么东西都没有,只能看见一条十分光滑的血管,但划开来看却瞧不见一星半点的血液,不过却能闻到扑面而来的腥臭味。
颜沐茹嗅到那味道的时候,就连忙松开了拿着银针的手,随意撕下一块布条掩住口鼻,才敢凑近去仔细观察。
看情况这小东西不会攻击人,也不会吸食人体内的血液,否则不可能一点残渣都不剩,既然不以人的身体作为粮食,那它存在的意义又是什么呢?
“这东西我好像在哪里见过,你们是从哪里打过来的井水啊?”
就在颜沐茹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四皇子不知道想到了什么场景,侧头连忙追问他们俩。
女子一听有人认识这东西,不由得在刹那间喜上眉梢,虽然她现在还不是很确定,不过这东西十有八九和瘟疫有关系。
“井水我们是在城南附近打来的,全城就属那里的井水污染最严重,而且我们已经找到了疫病的原因,就是因为大家喝的水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