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念如的情报网。
对于大燕的渗透微乎其微。
究其原因,便是因为双方的地理位置使然。
大燕不同于大周,前者不与大梁接壤。
若是想要派人潜入过去,尚须跨越几座小国之远。
一来一回,至少要花上三个月以上。
就算获得了什么重要的情报。
等到传递回肖凌手里的时候。
基本也都尘埃落地,无可更改了。
正因如此,在肖凌与苏念如的考虑之下,他们的情报机构优先向着大周进行渗透。
只是如今听闻了越王勾结大燕之事。
肖凌就知道。
自己这一步,不得不抢先行走了。
好在,先前以苏念如名义建立的苏氏商会。
这一步棋却是发挥出了妙用。
他完全可以利用商会的名义贩卖酒水香水,从而打入大燕内部。
如此一来,很多难题迎刃而解。
得知了肖凌这一计划,苏念如顿时惊讶无比。
看向肖凌的目光之中,更是带上了些许崇拜。
说完了此事,肖凌又提起了另外一事。
“前几日的刺杀之事,终究是给我提了个醒。”
“锦衣卫毕竟是陛下的,目前我只是暂代其职,无法、也不能彻底掌控住它。”
“一旦陛下认为我在京城站稳脚跟,自然就会将其收回。”
“所以在此之前,我们要培养出一支属于自己的势力。”
肖凌握着苏念如的手。
一时之间,目光炯炯。
“你在情报机构之中选出一些忠良之人。”
“我要对他们进行一些培训,以免再出现类似的乱子。”
得知此事,苏念如却是颇为惊讶。
“你还会训练死士?”
肖凌摇了摇头,解释道。
“不是死士,是特种部队。”
“他们不单单要掌握基本的战斗,同样还要具有强大的侦察与反侦察意识,能够在各种极端情况下,做出准确有效的判断。”
“有了他们,情报的建立就会变得更加容易,所以你需要多加留意此事。”
见到苏念如点头答应,肖凌这才轻松了不少。
他在对方额头上亲吻了一下。
这才离开了小院子。
望着肖凌离开的背影,苏念如双目迷 离了片刻,方才回过神来。
随后,伏案准备起了商会前往大燕的计划。
……
一如往常。
肖凌在离开小院后前往了工部。
监督起了水泥炉的制作。
同时,与尚书张赛千仔细商讨了一番售卖与定价。
正在这时,官署的房门猛然被人撞开。
两人心中一惊,瞬间站起身来。
基于之前的数次刺杀。
肖凌心中的警惕霎时间升到极致,瞬间将手搭到了燧发枪上。
只是还没等他拔出枪来。
两人就已认出了来人是魏风。
肖凌这才松了口气,不禁叹道。
“发生什么事了?魏兄怎么风风火火的……”
“琉……琉璃!我好像做出琉璃来了!”
魏风跑得上气不接下气。
他简单说了一句,一把拉住了肖凌的手臂。
拖着他就向外跑去。
“卧槽?”
听到这话,肖凌脸上顿时露出了惊喜之色。
他当即爆了句粗口,一同跑向了试制场。
直到此时,张赛千才隐约反应了过来。
他瞬间瞪大了双眸,当即撩起袍子,快步向外跑了过去。
造出琉璃这种大事,怎能少得了他!
一番狂奔之下,肖凌两人终于跑到了试制场内。
随后便看到了守在炉旁的匠人正一脸激动的模样。
瞧见肖凌到来。
那名匠人顿时语无伦次地说道。
“肖,肖大人!”
“魏,不是,小王爷好像造出琉璃来了!”
见他这副模样。
魏风心中顿时着急不已,连忙喊道。
“快!快将琉璃拿出来!”
“是!小王爷!”
那人应了一声,手掌哆嗦着摸向炉门。
眼见到后者激动得连事都做不好。
索性,肖凌直接上前,一把将其挤开。
他抄起一旁准备好的长条石块,直接挑开了炉门,将其放入内部,向上一挑。
顿时,一股颇软的触感从条石上传来。
肖凌心中顿时一喜。
刚刚出炉的玻璃,定然是处于熔化状态,质地较软。
如今的这番手感,恰是证明了这一点。
当下。
肖凌连忙将里面的玻璃挑了出来。
放在地面在一块石板上。
顿时,一团滑腻的、类似糖浆般质地的玻璃液体展现在了几人的面前。
这团玻璃液体。
经过高温的加热,如今正处于发红状态。
哪怕以肉眼看去,肖凌也能看出这东西就是玻璃的液体状态。
魏风则是一脸紧张地模样,连忙催问道。
“肖兄,你快说呀,这是不是琉璃!”
“我们是不是成功了?”
肖凌连连点头,当即笑道。
“不错,这正是玻璃。”
“魏兄!真有你的!你到底是怎么将它做出来的?”
得到肖凌的肯定。
魏风已然激动得手舞足蹈了起来,连忙答道。
“肖兄你之前曾说过,造玻璃不能光用沙子,需要加些东西。”
“我这次尝试着在里面加了一些草木灰与碱土,还放了些石灰石。”
“结果烧着烧着,它们就化成了一团!”
听到这话,肖凌顿时恍然大悟。
玻璃的成分是二氧化硅。
但沙子之中并不完全是这东西,还存在着不少的杂质。
想要在如今的简陋环境下造出玻璃来。
要么想法进行提纯,要么就要从其他方面进行增强。
魏风如今所做出来的玻璃。
算是正宗的土法。
他正是考虑到这两方面。
于是依照自己的建议,选用了较为纯净的沙子。
又在里面加了一些其他的配料。
像是前世的古代。
亦或者是如今的大梁,很难达到对应的温度。
所以制造这东西时就需要加一些帮助燃烧的物品。
魏风放的那三样配料,恰好就达成了这份促进作用。
才使得火焰达到对应温度,勉强烧出了玻璃。
想通这一点,肖凌长吐出一口气。
看向魏风的目光之中,不禁带上了些许赞叹。
不论过程如何。
不管其中有多少运气的成分,魏风终究是将玻璃造了出来。
古往今来。
多少物品的发明,都是在不经意之间摸索出来的。
恐怕自今日之后。
魏风的名字,怕是就要印在后世的教科书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