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王齐显年轻时也曾征战沙场,最为出名的便是与北辰熊冦将军的北域燕朝门一役。
此役双方死伤不下数万人,已故的孟老将军就是在这场战役中落得双腿残疾,余生只能阁中坐,不闻不问天下事,最后抑郁而终。
燕朝门一役,最终是显王齐显带着五千精锐血洗北辰铁骑,虽然燕朝门一役为南楚争取到了北域的领导主权,但是血的代价让两大王朝三年内都不敢再轻举妄动。
而显王也凭借燕朝门一役扬名天下,却也让他背负了太多的血债,此后便不再参与任何一场战役。若非成武帝阻拦,此时的显王已经是护国寺的一份子了。
虽然没能出家为僧显王却是成天关门闭户,清心寡欲的吃斋念佛,期年之间,显王世子都不曾见过他几面。
若非此次北辰来朝,显王齐显可能一辈子都不会踏出显王府半步。
两位亦敌亦友的老者站在城门前冷嘲热讽寒暄了半天,若非身后的安和王实在看不下去了,再这样下去不知道这俩人还要继续多久呢!
安和王齐伯文上前在显王耳边低语:“皇兄,时辰不早了,还是让北辰使团早些前往馆驿休息吧,还要进宫向陛下复命呢。”
显王点了点头,转身看着熊冦说道:“熊将军长途跋涉想来也累了,还是早些前去馆驿休息整顿整顿。早前听闻北辰太子殿下畏寒,本王也提早叫人在室内点上了火炉,还请殿下安心住下。”
熊冦点了点头,道了声谢之后越上马背,在礼部官员的带领下浩浩荡荡的向馆驿行去。
早前京都刚下了一场雪,一眼望去哪儿哪都是白雪皑皑的一片,不少商店门前还都赫然站立着两个雪人士兵,左刀右剑的模样好不威武。
自打北辰的使团来到城门前,城门内的两道旁乌泱泱的已经站了一群一群的人,一个个都探头探脑的想一睹北辰三公子的倾世之颜。
使团走在王城的主街上,南楚的百姓熙熙攘攘的挤着看着,三五成群的窃窃私语着,好不热闹。
三公主也被这份热闹所吸引,轻轻撩起一个缝隙打探着外面的街道,看着沿街的小雪人她乐呵呵的笑了。
人们纷纷指着马车里若隐若现的女子说道,“听说北辰带来了和亲公主!会不会就是她啊?!”
“谁知道呢!不知道谁要遭殃了!”
“没成婚的皇子多的是!皇子不行,不是还有承王殿下嘛?!”
有人忍不住吐槽:“想什么呢!承王殿下成天和将军府的孟大小姐你侬我侬的,怎么可能娶北辰公主!”
说起承王殿下有人笑了,“说起这承王殿下也是奇怪,之前不是传言承王殿下有断袖之癖嘛?怎么孟大小姐刚回来没多久两人就腻乎在一起了?!”
人群里的女子深深一叹,“感情事情我们怎么知道!”
在街道上晃晃悠悠半个时辰,北辰使团终于到达了位于城西的馆驿。
杨辰希裹紧狐裘,刚走下马车就禁不住颤了一下,“南楚的天着实冷了些,这阵阵寒风都好似在耍大刀一般。”
礼部侍郎李泽阳站在杨辰希对面抱拳行了一礼,随即笑着解释道:“这是南楚有史以来最冷的一个冬天,风吹来的全是冰碴子和雪粒,吹打在身上不免凉了些,太子殿下和公主殿下还是进去休息吧,莫冻坏了身子。”
杨露虽然孩子心性,但是他也知道这样的天气对皇兄来说代表着什么,礼貌的对礼部侍郎李大人点了点头之后,挽着杨辰希的手大步走进了屋内。
因为考虑到北辰太子的情况,现在的馆驿内处处都点着了火炉,一踏入馆驿内宛如置身春日。突入其来的温暖,甚至让馆驿内的春兰都误以为春天到了,默默地有了开花的势头。
长途跋涉加上南楚严寒的天气,杨辰希早就变得疲惫不堪,但是他心有执念不寻到便是难以入睡。
刚进入馆驿内将一切事务安排好,杨辰希便明里暗里的向李大人打探将军府的事情。
打着熟悉环境的旗号,杨辰希在管内四处寻找了行踪飘忽不定的礼部侍郎李大人的踪影,今日若是一点苗头都没有怕真的是辗转难眠的。
此时的礼部侍郎李大人正在后院和馆驿内的禁卫军打招呼,成武帝极其看重此次和解,是万万不能有任何闪失的。
看着李大人在前方叨叨了半天,杨辰希也没有要打断的意思,毕竟自己是有求于人,还是安静等着比较好。
李大人安排好所有事宜正打算回宫复命,一转身就瞧见了长廊下对着自己微笑的北辰太子,正是迷糊之时,杨辰希漫步向他走来。
“辛苦李大人了!”
李大人对此人的来意不甚了解,只能是淡淡笑着,“照顾太子殿下的起居,保护太子殿下的安全,这都是下官的职责,谈不上什么辛苦。”
看着杨辰希脸上的笑容,李大人意识到他可能是有求于自己,一时间还有些惊讶。
但是仔细想来也不是不可能,早前小孟将军就说过北辰太子心仪孟大小姐,想来是要问孟大小姐的事情。
李大人定了定神,“太子殿下可是有什么事想让下官代劳?您别客气,尽管说就是。”
李大人善解人意,杨辰希也就不拐弯抹角了,“孤确实有一事相求,孤与孟大小姐早年在边境相识,至今也是期年未见,今日到了南楚也不知能否有幸见上一面,所以想让李大人帮忙向将军府递一封拜帖。”
孟大小姐不喜参加宫廷宴席,若是不递上拜帖,确实不一定能见到。
李大人笑了笑,“太子殿下放心,孟大小姐如今是太子太师,想要任性的不参加宴席那是不可能的。而且,前些日子辰州发生地动,孟大小姐跟随太子前往赈灾,尚未归朝。
“原来如此。”本来还以为能够私下见上一面,不曾想天公这般不作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