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就算现在国库充盈,但是也不能这样挥霍呀!”
苏辰懒得和这些迂腐的大臣废话!
新时代的各种规则,这些大臣想要理解,恐怕还得要几百年时间呢。
等他们见到成效了自然知道原因!
“好了,无需再说,朕意已决!”
“立刻着手去办,记着,这件事情不能拖,越快越好!”
苏辰挥了挥龙袍,然后就离开了大殿,文武朝臣们还相聚一堂,在商量着该如何应对。
这个早朝对于朝臣们来说实在太过震撼。
特别是苏辰说的那几个目标,对于他们来说是想都不敢想。
……
另外一边!
李峰已经来到了大汉王朝的都城,长安城!
不得不说,这长安城内的景象要比他们南岳都城的景象繁华不少。
风土民情,也超前绝后。
从在李峰心中的疑惑也渐渐解开,他拿出了苏辰之前给他的册子。
“陛下,臣真是看不透你!”
说完这句话,李峰笔直的走进皇宫,准备面圣。
而此时正值早朝,刘彻一听西汉来了使臣立刻派人迎接,但听到说来人是李峰时。
刘彻捏紧了拳头。
因为他知道李峰的能耐,虽然没有打过大的战役,但是小战役无数,李峰的军队从来没吃过败仗,可以说是南岳的常胜将军。
列国来访都是派文臣,但是南越国却派了武将,这是对他们汉朝极大的不尊重以及鄙视。
差不多过了一炷香的时间,李峰被两个公公领进了金銮殿。
看到朝堂之上的刘彻时。
李峰并没有像小国见到大国那样跪拜,反而是半鞠躬的说道:“南岳进军校尉参见陛下!”
什么!
李峰竟然只是一个校尉。
苏辰竟然让一个校尉来做使臣,这简直滑天下之大稽!
朝堂上的朝臣们一个个轰然大笑,但是刘彻却一点也开心不起来。
因为对于刘彻来说这是耻辱,南岳本就比大汉要小,而现如今南岳国来,竟然不跪拜。
“好了,李校尉一路辛苦了,不知李校蔚这次前来有何贵干。”
刘彻这句话说完,死死地盯着李峰,但是李峰依然没有所行动。
过了半响李峰装出一副很不屑的样子。
“陛下,难道这就是贵国的待客之道吗,要知道贵国的使臣去到南岳,住的是顺天府,并且现如今还在顺天府享福!”
“不过话又说回来,贵国的使臣们一个个可都是大本事啊,竟然还有自己的军队,现如今已在我国境内蠢蠢欲动,随时准备攻占我国,不知是否是贵国陛下的意思。”
不提刘安还好,一提到刘安,刘彻就更加生气了。
但他又能怎么样呢?刘安确实是刘彻钦点派去南岳的史臣!
刘彻本想开口说话,但还没等他开口,李峰又开始说话了。
“本校尉公务繁忙,就不想在这里多费口舌了,直接开门见山吧。”
“我这次前来,就是奉我皇苏辰之命,来向贵国讨要兵力!另外贵国使臣在我国与我黄打赌欠下了千万两黄金。”
“还请陛下过目,卓人清点送往我国。”
这简直就是欺人太甚。
用我的兵去打我的人,还要倒给你银两做梦呢。
刘彻再也压制不住心中的怒气:“来人把这个不知尊卑以下犯上,口出狂言之徒拿下。”
一群侍卫走进大殿,李峰不慌不忙,因为苏辰早就在册子里给他安排好了。
苏辰在册子里有写,若是刘彻想用兵拦住李峰的话,李峰尽管动手,就算被擒住也没事。
看着侍卫越来越近,只见李峰一个转身,然后噼里啪啦一顿毒打一群侍卫,竟倒在了大殿之上!
“你……你当真以为我大汉无人了吗?”
“陛下,我所做的只不过是贵国之前做过的事情而已,而且贵国是直接派兵到我国庆虎视眈眈,我只不过是教训几个侍卫,有何不可?”
“刚才我说的那些条件,陛下都可以拒绝,我皇说了,若是十日之内不见我归,便会将贵国所做之丑事,公诸于世!”
“届时万国齐上,我想贵国就算再强大也抵御不了千军万马吧!”
刘彻此刻都快被气疯了。
这哪里像是一个史臣更像是来闹事儿的!
简直比市井的无赖还要无赖。
“陛下息怒,还请陛下三思,臣等听说这两日,南岳国皆有使臣前往各国,而且倭国已经派出船只,匈奴国也已和南岳达成联盟!”
怎么可能这才短短数日,苏辰就算再大的本事,也不可能集合那些如同散沙一般的小国呀。
刘彻有些不敢相信!
“陛下,朱相国所说全是事实,陛下可想而知,那细盐是何等的尊贵,若是以此为引……”
“对呀陛下,别因为这一些小事儿生了两国之间的和气!”
大臣们倒是一心为国,他们完全不考虑刘彻此刻的感受,他们只知道若是能够和南岳搞好关系,那就可以拿到细盐的研制方法!
面对这些两元大臣三元大臣,刘彻也是束手无策。
而且其他那些小国的威胁也是不可估量的。
“罢了,朕准了,不知李校尉想要多少兵马。”
李峰假装思考,其实心里早就已经拿定主意。
对苏辰的敬佩更是如同滔滔江水。
若是没有苏辰的指引,让李峰独自前来,他断然不会做出刚才的事情。
“陛下水师十万,便可,陛下请放心,这些士兵将领去到我国之后,我国一定会厚待让他们吃饱喝足,享受够了再回来!”
“除此之外我皇还有个不情之请,希望陛下能够成全。”
又要兵又要钱,现在又多出条件来了,这到底是来社交的还是来抢劫的呢?
刘彻很是无奈,但是也没有发作,只好先听听李峰说些什么。
“陛下,我还特别欣赏贵国的两人还请陛下让贵国二人到我国进行游玩,只需三月必定归还。”
“若陛下答应的话,三千万两黄金只要两千五百万两!”
要两个人。
只要不是国中重臣,能动摇国本的也都随他去了,刘彻心里这样想着,随即问道:“你要谁?朕满足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