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完朝如意点了点头。如意出去片刻,就领了两个人进门。
“嫣红/蓝柳见过老夫人,见过二老爷,见过二夫人。”
两人进了门,给三人磕头行礼。蓝柳身着绿色的袄子,同色的月华裙,云黛如丝,低眉顺眼,极为温婉,露出一截白皙的脖颈如剥了壳的鸡蛋白一般柔嫩。
嫣红则是身着秋香色的袄子和裙,眉眼微微上挑,柔媚中带着春,身段凹凸有致。
“今日就领她们两回去,京城不比在南州府身边多个伺候的人也是好的,若是不喜欢,回头我再寻几个伶俐可人的来。”
范老夫人看了两人一眼,对着范言志和于丽珍说道。
于丽珍微微垂眸,掩去眼底的伤心痛苦和恨意,起身朝范老夫人福身一礼,“母亲的人自然是好的,谢谢母亲。”
“嗯。那就好。”范老夫人点了点头,说道,“先开了脸,在屋里伺候着,等有了身子再抬为姨娘。”
“是,母亲。”于丽珍应道。至始至终,范言志都没有出声,除了嫣红和蓝柳出现的惊艳之色外,脸色一直都淡淡的。
又说了一会话,于丽珍和范言志便起身告辞,带了两美人回去。回了落霞院,于丽珍吩咐了巧玲和巧云两人带人把两人安排了下去。等人退下了,范言志轻轻唤了一声,“丽珍。”于丽珍握了下拳头,然后又放松了开来,转身眼眸如水一般望向范言志笑着说道,“老爷,你喜欢哪个就去哪个,我想的是蓝柳的年纪若大一点,今晚先让她伺候可好?”“你明知道我不是这个意思。”范言志微叹。“丽珍明白的,有老爷帝爱,丽珍已是十分感激了。”于丽珍含着笑点头,眼眸里不见一丝不满和嫉妒,有的只是温情脉脉,“老爷也知道我的身体在生了琦儿后一直不太利索,加上琦儿身体也不好,我正想着给老爷抬几个机灵的丫头,可我刚回京,这身边的人实在是离不开,本想等过了年慢慢物色的。”于丽珍顿了顿,起身扶着范言志往外走,“母亲这也是为我着想呢,你啊,就去吧。”“好,那你早点休息。”范言志嘱咐了一句。“嗯。”于丽珍笑着点了点头。等范言志出了屋子脚步声远去了,于丽珍这才扶着桌沿坐了下去,眼泪就落了下来。红着眼,拿起桌上的茶壶就要往地上摔去,举着,高高地终究是没有摔出去,全身地力气如抽取了一般,把茶壶重重地放在了桌上。不过回来几天的时间,这老夫人就往老爷的房里塞人,长者赐不可辞,她这是一句话都不能说,还得笑呵呵地安排,要欢喜着亲手把送上她夫君的床榻。就是摔个杯子都不行,范府耳目众多,这真若是摔了,不到一刻钟就会传到老夫人耳朵里去。想着在南州府那几年轻松惬意的日子,于丽珍的心就一揪一揪的痛。“夫人,老爷的心都在夫人身上呢,那不是两个玩意而已。”王妈妈小心劝慰着于丽珍。于丽珍微不可察地点头,“妈妈,我知道的。”可她就是难受。都是自己身体不好,还有琦儿的身体也太弱了。想到此,于丽珍突的出声问道,“妈妈,你说今日那丫头是不是故意的,就是为了把琦儿的病情让老夫人知道。”王妈妈心下一惊,想了片刻,“小少爷的情况,郡主怎么会知道。”“知不知道都不重要了。”于丽珍说道。眼眸含恨,若不是自己怀孕的时候被下了那半夏,琦儿也未必如此羸弱。都是她,都是那死丫头。于丽珍咬牙。得知范言志夫妇领了两个美人回了落霞院,木兰含笑,没有想到祖母的动作这么快,她原想也怎么着也得过了年。想了片刻木兰便转移了注意,寻思着找个时间跟老夫人说下去一趟外祖家。第五十三章 公主旧事这木兰还没跟范老夫人开口呢,第二日公主府就来了人,来接木兰过去,公主派来的人是身边一等一的嬷嬷曾嬷嬷,公主还遣了自己的马车过来接外孙女木兰。别说是曾嬷嬷亲自来的,就是一个普通的丫头,范老夫人也是得答应的。公主的派来的人怎么说的,木兰没有去多加理会,只要结果就行了,反正自己也刚回来,收拾了一下,就带了冰片辞别了范老夫人去公主府。木兰心里有些忐忑。前生外祖母对自己向来是宠爱有加的,后来因为柳恒之的事,才与自己断了联系。木兰含着笑坐在软轿里,交握在双膝的手却是紧紧地揪紧了衣袖。公主府很大,矗立在门口的大狮子宏伟而霸气,驸马爷夏老爷子已过世多年,公主与驸马育有两子一女,长子夏秩继承了夏家的爵位镇国公,是国公爷,其夫人李氏,育有三子一女,长子夏祈毓已娶妻王氏,育有一子一女。公主的次子夏瑞,妻子姚氏,育有两子一女。镇国公府与公主府只一墙之隔,不过夏秩与夏瑞都很是孝顺,两人和妻儿承欢在公主膝下。木兰一下软轿就被丫头迎进了屋里,屋里烧着暖和的地龙,木兰把斗篷交给了一旁的丫头,又换了一个红色比甲的丫头迎着木兰往里走。进了厅里,木兰一见坐在中央的公主红着眼眶跪了下去,“木兰见过外祖母。”这腿还没跪下去,人就被公主拉起了身。
“乖,乖。”公主身着暗红的绞金丝袄,下着藏青的月华裙,额头带着一缀着红宝石的抹额,头发梳得一丝不苟,发髻上仅插了一嵌绿宝石的宝金凤簪。话说安阳公主可是大安朝最为传奇的女子,公主并不是皇室血脉,本姓齐,为将门之后。五十多年前柳成河一役齐将军大败北辰,齐家却上下一门全英勇捐躯,仅余年仅十五岁的齐瑶,消息传开大安举国悲恸,举国几百万的军队为其披麻戴孝。齐瑶孤身从边疆送家人的灵柩回京,却袷逢宣文帝的祖父永隆帝突然驾崩,康王和梁王发动宫变,还是太子的先帝爷身陷宫廷,临京城十五岁的齐瑶率军解了京城之危。现有齐家安邦之功,又有救驾之恩,齐瑶被封为安阳公主,此后齐家在京城渐渐忘记,别说是齐家的旧事,齐瑶这名字早已不被世人所记得,此再无齐瑶有的只有安阳公主。后在宣文帝还未即位的时候,储位之争之争尤为惨烈,深居后院的安阳公主再次力挽狂澜,稳定了局势。其中的曲折,经历两次宫变是以莫说是木兰,知情的人已是寥寥无几。“我苦命的孙女。”公主一把搂住木兰,泪光闪闪。“外祖母。”木兰伸手搂着公主外婆的腰就呜呜直哭,那眼泪就哗哗的跟珠子似的直往下掉。公主拭了拭眼角,拿着帕子亲自给木兰擦了擦脸上的眼泪,说道,“乖啊,回来就好,回来就好。”“嗯。”木兰点了点头,可这眼里的泪依旧不由自主地往外冒。“母亲。木兰这以后就不会离开京城了,您啊想什么见都可以见到了。”木兰见着坐在右边身着紫色襦裙的贵妇走了过来,见着她脸上的笑容,眉眼之间都带着和气。木兰赶紧福身,“二舅母。”又转身看向在座的另外一位的比较严肃的蓝色褙子的妇人,福身,“木兰见过大舅母。”“乖,起来。”李氏点了点头起身拉起木兰,眼眸带着一丝笑。木兰又朝坐在外祖母旁边身着绯色交颈袄裙明眸皓齿的表姐夏柔福身一礼,“柔姐姐。”“妹妹。”夏柔眉眼弯弯,还了一礼。然后是小人儿夏姝眉眼弯弯,朝木兰一礼,“木兰姐姐。”“姝妹妹。”姚氏拉了木兰,说道,“你这孩子,没得来京城一年多了,也不给我们通个气,前儿个你外祖母听闻消息可吓得不轻。”“是木兰不孝。”木兰低头认错。“你别吓她。”公主拉着木兰回了座位,拉着手,问道,“可好了没?会不会有留下后患?……”一点一点从木兰的伤势问起,直到生活起居就算是每日吃的什么菜色喝的什么汤也都一一问得很是详细。木兰含着笑一一仔细地回答了。一起用了午饭,木兰见公主有些乏还是舍不得让自己退下,于是说有几年没到公主府了,要出去转转。公主这才把木兰交给了姚氏夏柔,却是说道,“外面天冷,别依她的性子在外头转久了。”“是,母亲。”姚氏拉着木兰的手告辞离开。“你大舅母要打理庶务,不是不喜欢你,你大舅母人是严肃,可是这几天啊,对你的事可上心了。”刚李氏只小坐了一会就离开,姚氏怕木兰心里有梗,所以一边走一边轻声解释道。“木兰明白的。”木兰笑着点头。两个舅舅因年纪比母亲大了很多,所以对母亲这个小妹妹自是很是疼爱,两个舅母跟母亲的感情也极是好的,这个木兰是很清楚的。大舅母虽然人严肃了,可对她很好的。“你明白就好,你离开京城的时候才那么点大,虽说以前是常来玩,可不知你是不是还记得不?”姚氏边走边轻声跟木兰介绍着。熟悉的回廊楼阁,一草一木都与前生那般一模一样,木兰含着笑听着,不时也加上一两句话。“婶婶,听雪阁里的梅花开得不错,先歇歇。”走了一会,夏柔笑着提议道。“今日听说你要来,你的柔姐姐和姝妹妹可高兴了,想来啊,这听雪阁是备好了好吃的等着了。”姚氏笑着对木兰说道,抬脚走了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