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王遭此偷袭,心中情绪复杂。
既有对吉州守军胆敢主动挑衅的惊愕,又暗含一丝窃喜。
以为此乃天赐良机,可速克吉州。
他大笑间,豪情万丈,以为是有神助让他一举平城,遂决意以雪前耻。
“城内鼠辈,不自量力,竟敢出城寻衅,此乃自掘坟墓!”
赵王言罢,即刻下令全军备战,誓要将这些残兵败将一举歼灭。
然而,赵军刚迎战,郭兴所率之军一击即退。
赵军扑空之余,反添疲惫。
赵王虽怒,却也知行军大事不可因怒而废。
遂强压怒火,继续西进。
可未行多远,右翼再遭偷袭。
赵军转而迎战,郭兴又是掉头就跑,一连好几次,乐此不疲。
郭兴之军如同附骨之蛆般频频骚扰。
令赵军行止不得,士气受挫。
赵王终是按捺不住,于第七次偷袭后,怒发冲冠,派遣麾下精锐北元雇佣兵穷追不舍,誓要斩草除根。
然追击不远,地面突现爆响。
连环爆炸之下,赵军猝不及防,人马翻飞,损失惨重。
赵王见状,方知中计,立刻止损。
可惜自己最最强的北元骑兵损失惨重,且这是出征以来,赵王第一次经历如此大败。
心中惊骇之余,更添几分懊悔。
赵王心知,此等布局,非赵昊莫属。
然而,令他百思不得其解的是,赵昊究竟如何短时间内筹集如此之多炸药?
实则,以赵昊之广博见闻,莫说地雷,即便是赵王引以为傲的巨炮与火枪。
赵昊皆视为等闲,难入其法眼。
然则世事紧迫,赵昊临危受命来挽狂澜于既倒。
时间之仓促,实难从容筹备。
但世间万物,皆有其时。
赵昊虽未及预备,却已有人为之绸缪。
此人,正是马有福。
前几日,赵王退兵之时,马有福自京城疾驰而至吉州,风尘仆仆,直奔赵昊行宫,拱手笑道:
“赵哥!昔日未曾料想,您竟是这等人物,您早跟小弟说,我哪儿还敢跟您吆五喝六啊!”
时值战云密布,赵昊无暇他顾,直言问道:“所托之物,可已备妥?”
马有福连连颔首:“自然,自然。”
“精铁、火药,此等国之重器,若非赵哥您亲托,他人岂能轻易得手?”
“更兼小弟不惜代价,方得此等物资。”
“只是,小弟斗胆一问,那笔欠账,是否真能一笔勾销?”
赵昊闻言,淡然一笑:“你所言银两,不过是身外之物,岂能与你此番冒险相提并论?”
“依我看,你之所求,远非金钱所能衡量。”
马有福闻言,心知肚明,憨然一笑:“赵哥明鉴,什么都瞒不过您。”
“小弟不过好赌之人,此番亦是豪赌一场,将身家性命皆系于赵兄之身矣。”
赵昊眸光微敛,佯装不解问道:“哦?系于吾身?此言何意?”
马有福狡黠一笑:“赵哥您乃陛下心腹之臣,所求之物,自可向陛下直陈,何必绕经小弟之手?”
“此中奥妙,岂会不知?”
赵昊闻言,心领神会,笑意更浓:“你小子果然机敏过人,放心,他日皇商之位,仍属马家无疑。”
“顺便,压在你马家头上的这块大石,我也替你给搬了。”
马有福闻言大喜,连忙躬身谢道:“小弟没齿难忘,没齿难忘。日后但有所需,小弟必倾尽所有!”
二人相视而笑,赵昊送别马有福,随后着手赶快打造地雷,于是才有如今这地雷阵。
不过,赵昊的计策可不止这一个,乃是连环计!
赵王为何总自诩麾下雄兵百万是有原因的。
一则实则虚张声势之果。
二则实乃他本人也不甚清楚自己麾下如今到底有多少军马,乃其治军之疏漏所致。
盖因为赵王这一路下来实在太过顺利了。
彼时,赵王挥师东进,自洛阳而始,所过之处,州县望风而降。
军队如滚雪球般迅速膨胀,从区区三十万众,转瞬间号称百万雄师。
投降夏军多如牛毛,赵王又急于进军,实在无暇整治。
这一点从许多角度来看都不是坏事,愈发强大、民心所向。
然,这迅速膨胀的背后,隐藏着一个隐患——
军中鱼龙混杂,忠奸难辨。
更有那墙头之草,随风而倒。
更不乏敌方细作,潜伏其间,伺机而动。
赵昊了解情况后,迅速洞悉此中玄机,遂决定善加利用,痛打落水狗。
此时,地雷阵前,赵王踌躇不前。
西进之路看起来危机四伏,更怕赵昊还有后手。
权衡利弊之下,赵王终决定暂且撤退,返回津州以图后计。
岂料郭兴率领铁骑,仍紧追不舍,誓要将赵王逼入绝境。
并且此次,郭兴甚至不打偷袭,而是正面直奔。
这反倒让刚吃过一场亏的赵王心中更加警惕,担心身后定有埋伏,遂决意避而不战。
于是便出现了十分荒唐,且可谓赵王之耻的一幕——
五六万残兵败将追着百万大军穷追猛打。
由于赵王军队携有粮草和军械,速度上必然不如轻装上阵的郭兴,很快便被追上。
此时,郭兴高呼一声“千岁!”,响彻云霄。
此乃与内应之暗语。
瞬间,赵军阵中埋伏好的细作点燃乌尔班巨炮。
巨炮轰鸣,火光冲天,地动山摇,赵军顿时陷入一片混乱之中。
就连赵王本人都被碎片击中左腹,挂了出征以来第一个彩。
赵军混乱之中,郭兴老当益壮,亲率精锐冲锋陷阵,所向披靡。
而卧底之军也趁机发难,赵军内部人人自危,不知何为忠士,何为敌将。
赵军大败,弃甲曳兵而走,狼狈不堪。
此时赵王意识到了收降兵的坏处,太顺利的坏处。
但为时已晚,唯有率领残部,匆匆渡江,方得保全性命。
此役落幕,赵王百万雄师在十倍兵力之悬殊下土崩瓦解,吉州固若金汤,津州成功收复。
此等壮举,震撼四野,举国上下,无不哗然。
捷报迅速抵达繁华京城,彼时,苏武正缠 绵病榻,气息奄奄。
闻此捷报后惊坐而起,喃喃自语:“天佑我大夏,天佑吾辈忠良。”
次日,朝会之上,苏武昭告天下:“郭兴老将军,英勇无双,以少胜多,收复失地,实乃国家之栋梁,朕心甚慰,特擢升为兵部尚书,以彰其功。”
然,对于赵昊之功,苏武却似乎有意略过,未予晋升之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