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王苏冕,字瑾瑜。
于皇室九子中位列第三,乃先皇苏洛与宠妃寰氏所出。
年长于今上苏武二秋。
自古以来,储君之选,非嫡即长,或得君心独宠。
然赵王出身非嫡,序齿非长,亦非先皇膝下最得欢心之子。
故太子之位,于外人看来,似与赵王无缘。
然而赵王胸怀抱负,自幼便誓登九五,以龙袍加身为志。
他从小便深知宫廷诡谲,遂在苏洛面前,刻意塑造先皇所喜之貌。
温文尔雅,谦逊有礼。
事实证明,赵王之才,也实乃当世罕见。
文武双全,博古通今,骑射兵法,无一不精。
更兼识人善任,实乃帝王之才。
可先皇苏洛,对赵王却总存一丝难以言喻之隔阂。
盖因赵王天生性情中,藏着一份难以掩饰的残忍与阴鸷。
这在帝王之家,或可视为铁腕之资。
但在苏洛眼中,却悖离了他一生秉持之信条——“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即自己生存发展的同时,也要让他人能够生存发展。
而赵王苏冕,则是“己欲立,则人不得立”。
此等心性,令苏洛深恶痛绝。
只能感慨赵王生错了时候,若是其他帝王,怕是早已得宠。
可惜在苏洛膝下,却始终不得宠爱。
苏洛偏爱之子,乃是性情温厚、仁德兼备的苏武。
以及才情出众、温润如玉的萧王苏琼。
赵王纵使如何努力,如何表现,却始终难以赢得先皇之心。
苏洛对于储君之选,亦是犹豫不决,难下决断。
直至某日,天际异象纷呈,吉瑞频现,民间传言此乃天意所归,预示着苏武将承继大统。
于是,顺应天命,苏武终被立为太子。
而后登基为帝,开创当今盛世。
而赵王苏冕,虽心怀不甘,却也只得将那份帝王之梦深埋心底,于暗中蓄势待发,以待时机。
在苏武龙袍加身,君临天下之后,其心间始终萦绕着一抹难以言喻的阴霾。
那便是对胞兄赵王深藏不露之野心的深深忌惮。
赵王也正如他所忌惮的一样。
表面上温文尔雅,俯首称臣,实则胸中藏有乾坤,志向高远。
那九五之尊的宝座,始终是他魂牵梦绕之所。
苏武登基后,为安其心,特赐中原沃土,望其能安于一隅,享尽荣华。
赵王领旨谢恩,面含谦和。
然心火不灭,帝业之梦,如暗夜灯火,愈发炽烈。
“天予不取,反受其咎。”
如今苏武已经登基,国内一片盛世之景。
一切都木已成舟,哪儿还有他赵王的机会呢?
有,造反。
但此路荆棘密布,谈何容易。
纵观古今,又有几个王爷造反成功的案例呢?
怕是掰指头就能数得过来。
但赵王心比天高,亦知,唯有此途,方能触及那至高无上的权力巅峰。
于是,他悄然布局,以岁月为墨,势要绘制一幅改天换地之宏图。
赵王此人,异于众藩。
不溺声色犬马,不贪金银珠玉,视名利如浮云。
心怀大志,以商贾之身,行经纬天下之事。
中原之地,在他的治理下,百姓安居乐业,商贾云集,俨然成为人间乐土。
其声望日隆,远超寻常诸侯。
“商贾之道,流通天下。”
纵观整个大夏大夏,赵王怕是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自降王爷身份,做起商贾的王爷。
这个举动于其他皇亲们看起来简直就是不可理喻。
商人在大夏可是下九流的职业。
你赵王一届王侯,竟然去做这种粗鄙之事?
这个行为在我们当今人看来,大概类似于一个婆罗门的印度人喜欢做掏粪工。
但这就是赵王有格局的地方了。
他不在乎这些流言蜚语。
他选择商贾的原因,皆是为了将来的黄袍加身。
大夏有律,平头百姓只允许安于一隅。
若是穿梭于市井巷陌,在大夏则是犯了“流民罪”。
这也是为何韩诗韵身为豪门千金,十几年都没迈出过北疆九州。
纵使她这般身份尊贵,也不可凌驾于律法之上。
大夏之中,唯有商贾可以合法的横跨江河湖海。
赵王便是以此为契机,以商贾之名,行王侯之实。
他利用特权,避开赋税枷锁。
加之自己的人脉和手腕,财富如江河之水,滚滚而来。
积累之巨,举世无双。
不仅在正规市场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于地下市场更是无人知其真身的“地下皇帝”。
以赵王所拥有的财富,即便是冠以“大夏首富”,亦难尽其万一。
若是这时代可做横向对比,赵王实乃当世无双之巨富,世界首富。
金银财宝,乃世间无形之刃。
杀人于无形,血不沾刃。
赵王之崛起,全靠这万贯家财。
他首以铜臭腐蚀苏武身侧宦侍之心。
大夏律法森严,严禁宦官干政。
唯使其沦为权贵之犬马。
然而,阉人虽失男 根,心中尚存一隅贪欲,那便是财富。
赵王洞悉此理,抛金为饵,诱其泄露苏武之秘,以及朝堂百官之软肋。
就是靠着这无人问津的阉宦,这不起眼的一步。
赵王悄然布局,初露锋芒。
终至如今,朝堂内外,皆有其耳目,权势日盛。
此仅赵王之初步棋局。
其第二步,乃跨海越洋,与异邦通商。
非为金银之利,实为消息与脉络。
尤其是北元之地,胡风彪悍,铁骑纵横,实乃天生之盗匪。
但北元人也非本性使然,实乃生计所迫,家园环境在此,不劫掠则无以存活。
赵王慧眼识珠,洞悉此中奥秘,遂以厚禄诱之,允其劫掠所得,尽归己有。
北元儿郎,亦需五谷杂粮以养身。
面对此等诱惑,家国大义,渐成浮云。
于是,赵王麾下,明面仅数万“三卫”之众。
实则暗藏玄机,汇聚四海英豪。
北元悍将、倭寇浪人、暹罗勇士、西洋异士,乃至昆仑奴之黑人,皆成其麾下利剑。
赵王以智驭众,将各路豪杰编织成一张无形之网,遍布天下。
此外,赵王亦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洋人的火炮,火枪,赵王尤为重视。
虽说大夏也有以枪炮为主力的神机营——凌素雪曾为首领。
但对于这等“歪门邪道”,大夏并不重视,多用于仪仗队。
军队攻城打仗,主要还是以冷兵器为主力。
唯有赵王深谙其中玄妙,对其颇为上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