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淳做好了决定,语速有些快地跟许韶说道:“大哥,我想好了,我跟你和鸿哥儿一起去汴京。”
许韶垂着眉一笑,一脸目的得逞的愉悦,他拍拍许淳的肩膀,说道:“这样才对,那明日我们就一起去汴京。”
许淳挑了挑眉,看着许韶满脸的笑容,说道:“大哥,我怎么感觉你好像把我给卖了呢。”
许韶笑道:“哈哈哈,什么叫把你卖了,你再仔细想想,去汴京的国子监,到底是好处多于坏处还是坏处多于好处。”
许淳懒得去想好处和坏处哪个多了,既然他已经说了要去,古代交通没有现代便利,去了汴京回来一趟也不容易,他的当务之急是将云梦县这边要处理的事情处理好,这样的话,去了汴京他才能没有后顾之忧。
许淳做事向来果断,决定好了之后,他便去了炉清楼和郑账房商量。
炉清楼自从经历了前几天的事件后,店里基本就没人过来了,因此伙计们厨子们都各自歇着了。许淳一进炉清楼,郑账房就忙不迭地出来迎接他。
两人坐在店里面的椅子上,许淳说道:“郑账房,我有件事想同你商量一下。”
郑账房早在店里出事的时候心里就有了打算了,只等看许淳是个什么说法了。
郑账房恭敬地说道:“小东家,您说。”
许淳缓缓说道:“今日有从汴京来的学官,说让我去国子监读书,我与我家大哥商量了之后,我决定应邀前去,所以今日来与你说说酒楼的事儿。”
郑账房很是吃惊:“从汴京来的学官让您去国子监读书?这·········这可是天大的好事啊。”
许淳笑笑,觉得郑账房这样也太过于夸张了。
郑账房道:“国子监是多少读书人心中的圣地,能去国子监读书,有时候靠的是机缘,小东家您能有这样的机会,那当真是极好的。”
许淳笑道:“你们都说好,那就当是好吧。”许淳顿了顿,又说道:“对了,说到酒楼,前日出了那件事,我已经想到可能会是这样的结果,无人光顾,生意惨淡。现如今一时半会儿我也想不到什么好的解决办法,又正巧碰上我要去国子监了。”
“我就打算,要么将炉清楼的生意停一停,等大家淡忘了这件事之后再开张,要么干脆直接关门,所以想问问你的意见,看你怎么想的。”
郑账房沉默了半晌,而后说道:“如果等过段时间再开张,也不是不可以,只是等的时间可能有点长,而且,小东家你去了汴京,这里留下我一个人打理,万一有什么事我也不方便跟您说。”
许淳:“所以郑账房的意思是··············?”
郑账房:“不如我跟小东家您一起去汴京,然后咱们再重新开始?”
许淳不禁失笑,“咱们再重新开始”这句话说得怎么听起来那么奇怪呢。
许淳含着笑说道:“好,那便就听你的,咱们去了汴京,再重新开个炉清楼。”
两人商量好了,许淳又顺便和郑账房吃了顿拨霞供,而后脚步轻快地回了许府。
许韶已经将许淳要去国子监的事情告诉了许鸿,二人等许淳回府之后,便开始收拾行囊。
第二日,许家三兄弟和晏子风一同出发,启程去汴京。
一路上舟车劳顿,许淳不禁千万次地在心里感叹现代交通的发达。但古代缓慢的交通也不是一点好处都没有的,托慢马车的福,许淳欣赏到了这个朝代最真实的风景。
路上花了好几天,就在许淳已经坐车坐得觉得腰背都有点酸的时候,四人到了汴京。
许淳第一眼看见汴京的街道,心下还是小小地吃了一惊,书本诚然没有欺骗他,北宋的汴京实乃是天下第一都,其繁华昌盛的程度让许淳作为一个现代人都心生敬佩。
四人在路上走了一天,到晚间时便有些累了,找了一家客栈吃了个饭后,便决定在这家客栈歇下。
用过了饭,许淳便邀许韶和许鸿二人来自己的房间商量接下来的行动事宜。
三人围坐在一个小方桌的三边,许淳开口道:“大哥,鸿哥儿,你们明日打算去哪里啊?”
许韶和许鸿对视了一眼,许韶答道:“我们先在这个客栈住着吧,明日先出去打探一下消息,等有了爹的消息,我们再去找他。”
许淳思考了一会儿,说道:“这样吧,大哥,你们先去打探爹的消息,但是不要问到了爹在何处就去找他,之前爹不愿意告诉我们有关这件事的消息,现在找过来可能还是一样的结果。不过你们除了打探爹的消息之外,也问问看爹来汴京干了什么,见了什么人。”
许韶点点头:“淳哥儿说得对,最好不要让爹发现我们来了汴京,我们暗中打探消息既就好。”
许鸿开口道:“就这么办。”
许淳:“明日我可能就要跟晏学官一起去国子监了,可能得跟你们暂时分开一下,但我也会找机会打探消息的,等国子监那边的事情落定之后,我就出来找你们。”
三人商量好了之后,便各自回了房间休息。
第二日,晏子风带着许淳去国子监,许淳特意起了个大早,其实他心里面有些忐忑,他觉得自己现在像是即将要去世界顶尖大学报道的新生,这种感觉随着他越临近国子监便越浓郁。
许淳就这样怀着既忐忑又有些激动的心情到了国子监,晏学官先带他去了一个房间。
许淳才踏进那个房间,就看见了满房间的书,有些是整整齐齐地摞着的,有些则散乱地放在地上和桌上,书堆中间坐着一个男子,他正全神贯注地埋头看着书。
晏学官轻声唤道:“徐先生,我带着许家的二公子许淳来了。”
被唤的男子名叫徐译,他如今已经年近四十,黑色的头发之间隐约可以看见些白色的发丝,嘴唇上留着八字胡。他刚从书中抬起头的时候,许淳觉得自己还能看到他那直愣愣的目光。然而当徐译的眼神离开了书,看向人或物时,却又变得灵动起来。
直愣愣和灵动同时用来形容一个人的眼神,许淳觉得自己心中突然冒出来的这两个词非常有意思。
徐译站起身后朝着晏子风和许淳走了过来,徐译摸了摸八字胡,开门见山地就说道:“许淳,我读过你的文章,写得不错,晏学官当时批阅你的试卷,刚看到时便抚掌称妙,后来又建议将你调来国子监读书,这件事我也同意了,所以才派晏学官去将你带过来。”
许淳拱手作揖,说道:“多谢先生赏识,能来国子监读书,是学生的荣幸。”
许淳本是说着场面话,奈何却被晏子风无情拆穿,晏子风对徐译说道:“徐先生,许淳本不想来国子监读书的,是我的再三邀约之下,他才愿意来的。”
徐译脸上的表情很精彩,他勾着唇笑了:“哦?是嘛?”
许淳在一旁站着,只觉得自己的脸恐怕都红透了,他在心里喊着,不是的不是的,晏学官您不要再说了。
晏子风答道:“没错。”
徐译又问:“那是为什么呢?”
许淳此时很想挖个地洞钻进去。
晏子风摊摊手,老老实实地说道:“刚开始时许公子说他还不够格,不能来国子监读书,再后来许公子的大哥告诉我,许公子舍不得家,所以不想来国子监读书。”
晏子风说话时尾音微微上扬,明摆着是在调笑许淳,而此时徐译也配合着晏子风,忍着笑说道:“竟是如此。”
两人就跟说相声似的,一唱一和,拿许淳逗着乐子。
许淳觉得自己脸皮发热,忙恭恭敬敬地行礼道:“二位先生,可莫要在取笑学生了,学生那是年少无知。”
徐译道:“前几日是年少无知,这才过几天,就长大啦?”
许淳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道:“有时候,人的成长是一瞬间的,学生便在前几日的某一个瞬间想通了,所以这不就心甘情愿地来了国子监了嘛。”
许淳这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将晏子风和徐译都逗笑了,两人在一旁哈哈笑着,笑够了之后,徐译说道:“你这小子,大道理倒是挺多,说得我一愣一愣的。”
许淳也笑了,他看着面前的两位先生,莫名地想起了余夫子,余夫子得知他中了解元之后很是欢喜,后来邀请他去炉清楼吃拨霞供他也没去。
这次来国子监行程匆忙,都还没来得及跟余夫子好好地告个别。许淳暗暗想道,等下次回了云梦县,一定要好好跟余夫子说说话。
·····················································
作者有话说:今天是一章,不过是3000字。之前是4000字的时候,就是分两章。如果只更新了一章的话,就是3000字。٩(•̤̀ᵕ•̤́๑)ᵒᵏᵎᵎᵎ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