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征伐逐渐暴躁:“小子,莫要与我讨价还价。”
路觅舟越加忍无可忍:“是我在讨价还价,还是你一味寻衅滋事?若不是你捣乱,我已经将云露仙送到了,你怎好意思说我?”
孤独征伐:“……”
路觅舟:“医治席萝的人,必须是我。”
他绝不退让。
他不想与席萝,再生嫌隙了。
什么背后的好人,他才不要做,他就要做她面前的好人。
他要当着她的面告诉她,于他而言,她有多重要。
独孤征伐看了看他们越陷越深的身体,念及席萝的伤势,终究还是决定退让一步:“那……石头剪刀布如何……谁赢了,谁才有资格医治小萝,这是我最大的退让了……”
这个家伙配不上小萝,他怎会容忍他,继续与小萝纠缠不清呢?他一定要阻止他们。
路觅舟眉头紧蹙。
此时,沼泽泥已即将蔓延至他们的脖子。
他认败了:“一言为定。”
石头剪刀布就石头剪刀布吧……
孤独征伐咬牙:“一决论成败!”
……
山中鸟鸣叫,禅寺日光暖。
席萝运功疗伤许久,百无聊赖之际,发觉闲尘不知道去了哪里,她起身离开禅院,在佛光寺中闲逛了一会儿。
西边有两个小僧在扫地,北面的禅院有个和尚正在念经,南边的厨房,还有两个和尚正在烧饭,依稀还能听见他们说话的声音。
他们在讨论她。
本以为他们会称呼她为妖女,倒是没有想到,他们也是一口一个女施主,阿弥陀佛了半天,还祈祷她能早日康复。
席萝不由得在心中冷笑,他们真是一群愚蠢的秃驴,竟然期待着她这个大反派痊愈。
她伸了伸懒腰后,借着神识的辨认能力,一路往佛光寺后山走去,对于她这般厉害的人物,目不能视并不会对日常生活有太大的影响,耳旁只要有半点声音响动,便能知晓周围的大概环境了。
哪怕是面临敌人,失明也未必会让她落于下风,但凡有真气流转,她都能感受到。
可若是,真碰上了伯仲之间的强者,她的目不能视,便是致命的弱点,失明将影响她的反应,对上至强高手,一丝一毫的差池,都生死攸关。
席萝优哉游哉地来到了佛光寺后院的池塘旁。
耳边传来了轻微的水声,以及杖击衣物的声音。
闲尘正在池塘旁洗衣服。
席萝靠在了一棵树上,对于他之行为,很不理解:“你这秃驴,当真奇怪的很,明明是根基不凡的武者,为何还要用如此麻烦的方式洗衣服?”
不是,应该说,他为何要洗衣服?
一个净清诀很难吗?
闲尘继续洗自己的衣服,丝毫没有将她的话放在心上,坦然淡定地说道:“贫僧是出家人,修行是为了渡世,而不是为了贪图便利,不管到了何时何地,都不该以此为理由,懈怠自身,在贫僧看来,普天之下的武者,也该当如此,拥有足够强大的力量之人,该怀揣着的,是一颗守护之心,而非以武,凌虐弱者。”
席萝轻笑,不屑一顾。
这种无聊的大道理,她早就听烦了。
她缓缓抬起手,运转真元,不远处的池塘顿时泛起水花,水花扑腾之间,聚集于闲尘和尚面前的衣服周围,刹那间,卷动湿漉漉的衣裳,凝结冰晶,再下一瞬,冰晶碎裂散开,衣服落于木桶之中,已是干干净净。
席萝扬唇,道:“本皇替你洗好了,看在你这几日对本皇伺候有加的份上,此等恩赐,免跪了。”
闲尘看了看木桶里的衣裳,又看了看她,神色似是变得复杂了起来,他慢慢站了起来,微微低眉:“阿弥陀佛。”
席萝蹙眉,冷哼一声后,说道:“你口口声声说着渡世,但你窝在此寺庙之中,如何渡世?你连入世的勇气都没有,谈何渡世?既如此,你修行为的是什么?不过是洗衣裳罢了,这点小小的便利,难道是什么魔鬼不成?还是说,你们的佛祖,便是这样指引你们的?”
闲尘双掌合十:“贫僧感谢施主相助。”
席萝却是认真了起来:“回答本皇的问题,秃驴!”
她倒要看看,他还能说出什么花样来。
闲尘闭上眼睛,淡淡地说道:“贫僧是出家人,在施主看来,一时便利也许并没有什么大不了,但对于贫僧而言,修行之道所带来的便利,乃是洪水猛兽,一旦开启了这装着洪水猛兽的盒子,获得各种方便的同时,也将被这盒子所吞噬,贫僧谨记教诲,不敢轻易忘却。”
席萝道:“那渡世呢?你有何资格,跟本皇谈渡世?这天下,黎民所受,苍生所苦,你可曾真的体会?你窝在这山南佛光寺内,日日念经祈福,吃斋诵佛,便是所谓的渡世吗?”
闲尘放下双手,睁开眼睛,认真地看着她。
她双目失明,并未看着他说话,可无形的压迫感,却早已笼罩在他心头,她之魄力,非同一般。
闲尘缓缓说道:“施主,说的极是,这天下之苦,非任何人可渡,贫僧也只不过,渡了自己而已。”
本以为,他会说出什么反驳的话来,倒是未曾料到,他会直接承认她所说。
闲尘继续说:“贫僧,只是一个普通的挑水僧,贫僧渡不了千千万万的人,只可渡自己,但贫僧,也是世人。天雨大,不润无根之草,佛法宽,不渡无缘之人,既讲因缘,便不该强求改变。贫僧与施主所言,也只是希望,施主能怀善心,莫造罪业罢了。”
她心中的恨意与怒意,他又怎会看不出来呢?
他与她之间有所因缘,忍不住多劝诫几句而已。
佛能否渡世,说能,是对的,说不能,也是对的。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席萝不想再理会他。
她明白了,不管她说什么,这些秃驴们都是一个态度,她说左还是右,说南还是北,他们都会说她说的对,然后又不免啰嗦地加上一句——慈悲为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