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月过去,德曲那边的情况依然是僵持得较为严重。
百姓们有不少人反抗,可那些反抗的人最终都会被镇压。
徐康他们可不会管那些百姓们的死活,他们只要达成自己的目的就可以了。
要拖到魏王赶来,才能解除眼下的困局。
面对容家军,差不多的人数,可没有多少胜算。
容家军如今有二十万人,还有容成蹊那的十万人,徐康并不想和他们交手。
徐康一直躲在城内,不管城内的百姓闹得多么厉害,都选择一味地镇压。
他知道自己此时出去没有任何胜算可言,可不会去白白送死。
只是徐康忘了,德曲的那些府兵,也多数都是德曲人。
徐康下令处置的那些百姓,其中也有他们的家人。
他们也知道如今开城门就是赴死,但同样也不想因为被围困而拖着全家人一起去死。
军营里里边也开始出现两种声音,有人赞同徐康的打算,只要能够撑到魏王赶过来,他们就有胜算了。
但也有人不愿意一味等下去,尤其是家中有老母幼子的,再这么继续断水断粮下去,他们的家人可熬不住了。
徐康自然也知道军营里开始有人不安分了,但他也没有半点办法。
他同样也焦心,若是魏王不能够尽快赶来的话,等他来之前,德曲的军营就先哗变了。
容家军一路到德曲,那些投降的将士可确实都活了下来。
军营里边已经开始有人想着,直接投降或许还能让家人活下去了。
徐康心里清楚,一点活路都没有的只有他而已,至于那些人,总归只要愿意投降还是能挣出一份活路来的。
正是因为清楚,他才越发焦躁。
烦心的不只是徐康,德曲知府也差不多。
他身为先前元和帝的心腹,容盛怎么也不可能放过他。
他这些年帮着元和帝做了多少事,曾经那些让他骄傲的事,如今都成了他的罪证。
甚至在当初的定北侯府的事中,他也出了一份力。
容家和钟离家是世交,容盛若是知道了,他只会死得更惨。
先前他想把自己的家里人送走,好歹是不要全部死在一起了。
但元和帝和太子早就防着他,一直派人盯着他,纵使是他想,家里人也送不走。
现在若是让军营里那些人如了愿,大开城门,那他的家人又该怎么办。
不管是出于什么原因,他都不可能同意开城投降。
就算是开城投降,他也不可能有什么好下场。
他可不是那等为国为民的好人,他这些年,既然能够走到如今,何尝还有什么良心可言。
让他为了别人将自己置于险地,那是绝对不可能发生的。
当初元和帝四位伴读,走到如今的也只有他了。
剩下的那三位,不是早已经没了,就是名声不显。
容盛见徐康二人一直缩头乌龟似的待在城内,其实也很是火大。
继续这么僵持下去,德曲城内的人迟早会受不了,但时间将会被延长。
钟离修那边只带走了十万人,要对付魏王肯定是做不到的。
他不能够让钟离修那边一直拖着,让那些将士都白白送死。
如果时间拖得太久,容成蹊肯定也是需要去驰援钟离修的。
他并不想钟离修和容成蹊遭遇什么危险,只能给自己一个期限。
在钟离修离开军营时,他其实就已经做好了决定,最迟两旬,若是徐康始终不愿意大开城门,他就将强行攻城了。
德曲城内已经军心动摇,就算是他强行攻城,也不会比当初更为艰难。
徐康可算不得是多么得民心的将领,他在德曲这几年,鱼肉百姓的事同样没少做。
舒明蓁和容家在德曲城内都有自己的人,到时候只要让他们的人煽风点火,那些本就动摇的人就会更快倒戈。
容盛给自己定下的日子不到两日,钟离修和魏王开始交上手了。
上阵的并非魏王本人,而是他手下的一位将领,对付钟离修,魏王可从来没想过掉以轻心。
钟离家的人,无论到了何时,都不该被小觑。
那人是魏王手下的得力干将之一,镇国公原本是想亲自下场,但魏王阻拦了他。
钟离修先前的名号比不过他父兄,他们对他的了解不够多,第一场交手,还是谨慎为好。
在钟离修和魏王手下交手时,舒明蓁也在阵前看着。
就像舒明蓁了解魏王那边的情况一样,魏王对于钟离修也是有所了解的。
他同样跟在阵前,看到舒明蓁的时候魏王眼中满是不屑。
魏王觉得钟离修一定是哪根弦搭错了,才会让自己的女人跟着一起到阵前来。
女子就该好好待在家中相夫教子,跟着一起到阵前来算什么。
双方隔得远,舒明蓁看不到魏王脸上的神情,但她对不善的目光分外敏感,一下就意识到了是魏王。
不仅仅是魏王,镇国公同样也想不通钟离修的打算,他就带了十万人来阻拦他们,明摆着是没什么胜算的。
这般情况下,他竟然顾得上带上自己的女人,着实是有些愚蠢。
魏王没有掩饰自己的目光,以至于舒明蓁能够察觉,但镇国公的目光却自始至终都没有落在舒明蓁身上。
镇国公是钟离修父辈的人,他当初见识过老定北侯的风范。
包括他夫人蒋氏他也见过,虽然他历来觉得女子成不了什么事,最好的结果就是待在家中相夫教子。
但他也不得不承认,先前定北侯府的那位老夫人称得上一句巾帼不让须眉。
蒋氏能在风雨飘摇的情况下稳住定北侯府,这般手腕可不是常人能有的。
诚然有钟离氏族本身的余荫在,但也否认不了她的能力。
至于舒明蓁,不过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女子罢了。
听说先前还只是个农女,镇国公就愈发看不上了。
他其实也很想不通,定北侯府就算是再没落,也不该到钟离修娶一个农女的地步。
如今的钟离修,可是钟离氏族名副其实的顶梁柱,是钟离氏族如今的家主。
但舒明蓁这出身,可着实当不得一位家主夫人。
舒明蓁可不管镇国公和魏王是怎么想的,她的关注全程都只跟着钟离修走。
魏王和镇国公是死是活,不在她的考虑范围之内。
其实若是直接对付魏王,会比要对付这么多人简单很多。
大顺朝廷已经出不了什么将领,不然太子也不会把先前早饭的兄弟给放出来。
只要魏王一死,朝廷的队伍必然大乱。
舒明蓁有这个想法很久了,但不管是魏王还是太子,都很清楚魏王如今多么重要。
魏王时刻保重着自己,不管任何时候都不会落单,所有入口之物都得先确认几次。
舒明蓁又没法亲自靠近魏王,没法对他下手。
魏王手下的将领丝毫不输先前的余谦,甚至隐隐武力剩余他。
对方使的是双锤,双锤一共重达五百多斤,这么重的双锤在那人手中,却并不显得笨拙。
那人手舞双锤十分灵活,钟离修对阵有些吃力。
双锤需近身才能发挥最大的效用,钟离修只能想法子拉开距离。
对方可不会让钟离修的想法实现,只要他一动,立马紧随其后。
逐影是一杆长枪,只要能够稍微拉开点距离,优势就在钟离修身上。
钟离修一边尝试拉开自己和对方的距离,一边找准时机出手。
双锤能够阻挡到的范围比长枪大很多,钟离修有好几次找准时机都被对方给挡了回来。
但对方双锤使得再怎么厉害,双锤始终还是比较耗费体力。
钟离修又一次抓住对方动作间的凝滞,直接一枪朝着他的咽喉刺去。
对方连忙躲过,钟离修的枪擦着他的脖颈险险而过
魏王见状,立马鸣金收兵,那人好不恋战,马上回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