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王出征第一次交手,面对的并不是一个多么难以对付的人。
对方甚至拢共都不到一万人,算是真正意义上的游兵散勇,但这也足够让魏王高兴的。
他们只有不到一万人,魏王自然对付起来轻轻松松的,没有多少伤亡,还补充了一点兵力。
第一次交手虽然规模不大,但首战告捷还是足够振奋人心。
魏王手下的那些人难得打了一次胜仗,士气也是大受鼓舞。
先前镇国公把这些人从京城带出来的时候,那时北方乱得还不够彻底,所有人都是零散的,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的,压根没辙。
他们这边对付一方势力,另外一方势力又会从其他地方偷袭。
那时候打得憋屈,几乎是哪哪都掣肘。
镇国公那时候也是恼火得紧,但又没有其他法子。
但凡他那时候还有其他法子,也不至于到了祈祷有人能够整合那些势力。
毕竟到后来真有人能整合了,同样也是大麻烦。
就像后来的刘胜他们一样,镇国公其实也交过手,但是那时候双方的兵马都差不多,镇国公手中朝廷的那些士卒甚至更差。
京畿大营里边那些人,多数都是世家旁支,就算是没落了,那也比其他人要来得好。
先前魏王领兵剿匪的时候,都是宁可调动各州府的府兵,都不愿意动用京畿大营的人。
无他,就是知道京畿大营里边那群大爷都是什么德性。
明明朝廷的武器更为精良,但却连那些游兵散勇都对付不了,镇国公也是没少被元和帝申饬。
只是镇国公也没有好法子,京畿大营里边那群士卒都是大爷,在战场上那些表现实在是让人没眼看。
先前一直是失败的一方,就算是偶尔胜了,那也是以多胜少,并且损失不小。
那样的情况下,士气其实也非常受影响。
如今因为隆冬刚过,所有人都还在恢复的时候,魏王先前就让京畿大营的人操练起来,要对付他们还是很容易的。
捷报传入京城,太子也高兴得立马就把消息散了出去。
虽然只是一次小小的胜利,但起码多少是勉强算看到了一点点希望。
先前镇国公讨伐反贼的时候,因为处处遭到限制,反而节节败退。
明明镇国公带去的人更多,但因为不熟悉,再加上对方实在是人太过零散,反而处处都遭到限制。
如今可不一样,但凡是还留存着的势力,总归不会出现只有一两百人,往山里一猫就寻不到的情况了。
第一次胜利给魏王这边的人带去了不少的信心,但同样也给王沛的心上蒙上了一层阴翳。
王沛还没正式上过战场,但他先前只觉得既然是王广义能够够做到的,那肯定也不是什么难事。
可真当他来了恒阳城之后,才知道自己有多么想当然了。
光是应付王广义先前那些手下,就够让王沛喝一壶了,他们先前一直不愿意听从他的调遣,后来好不容易听话了点,还不是因为他。
王沛真正到了恒阳城之后,可再也没有先前那般天真了。
若是当真如他所想的那般顺利,那他肯定是什么都不怕的,但问题就是,那根本不可能。
不管是自己手下那些人,还是将要面临的其他势力,都不是那么好对付的。
就如同魏王没把王沛放在眼中一样,王沛先前也没把魏王放在眼里。
他一直就以为魏王不过是个草包,没什么多大用,朝廷之所以把他给派出来,也是因为实在是无人可用。
可朝廷的人胜了,他终于意识到自己先前错得有多么离谱。
大顺都到了这般生死存亡的时刻,派出来的怎么可能当真是什么草包废物。
王沛现下对于手下那些人还不够了解,先前也只从王广义的信上稍微知道一二而已。
为了真正了解手下这些人到底是个什么水准,王沛也决定吵周边的小势力下手。
王沛想要小试牛刀,王广义是赞同的。
不仅是王沛想要试试看那些人,其他人也在等着看王沛的实力。
王沛算不得纯粹的武将,但也是个能拿得起刀的。
世家公子的培养历来如此,讲究的就是一个文武双全。
除非那些身子骨格外差的,不然就算是强身健体也会让自己人多少学上一点武术。
魏王对上那个小势力能赢,容家军这边并没有任何人感到意外。
镇国公先前之所以一直输,不过是因为那些势力太过零散,不知道什么时候会被偷袭而已。
若是堂堂正正的对阵,京畿大营虽然废,但对付先前那些人还是足够的。
让他们关心的并非魏王首战告捷,而是王沛的动作。
王沛也朝周边一处小势力下手了,只是他挑的对手不大好,是马匪出身。
一个土匪窝同样不到一万人,但对付起来可比魏王先前挑的对手要吃力很多。
魏王对付的那群人,是百姓起义,但王沛一上来就挑中了土匪出生的。
北境民风彪悍,土匪自然是更胜一筹。
王沛对付他们非常吃力,对付那不到一万人,对方借着地形,甚至还小胜了几场。
虽然到最后还是王沛率领手下那些士卒胜利了,但是他们同时也折损了一万多人。
八万多人对付不到一万人,折损了一万多人,这个战绩着实是太拿不出手了点。
在王沛出手之前,王广义劝说过王沛,让他换一方势力尝试,那方势力太过难缠了些。
但王沛若是听从王广义的劝告,那他就不是王沛了。
他半点都不理解王广义的好心,反倒是觉得他就是瞧不起自己,不然也不会处处阻挠。
王广义见自己好心喂了驴肝肺,恨不得撂挑子不干。
但这些人到底还会是一路跟着他走到如今的,他并舍不得他们就这么折损在里边。
若不是有王广义暗中更改一些指令,折损进去的何止是那些人。
王广义最终在王沛攻下那土匪窝,还要庆祝之后,直接就被气病了。
这一次,是真病了。
折损进去那么多人,若不是最终因为对方人少耗不起,都不见得会赢。
这样的战役,王沛竟然也能昧着良心庆祝。
王沛觉得自己首战告捷,当然得庆祝。
至于王广义病倒一事,他是压根没放在心上。
他觉得王广义就是故意要跟自己作对,他的决定哪里有错了,他指挥得那样好。
不就是折损进去一万多人嘛,之后都能补上的。
王广义见王沛那副满不在乎的模样,顿时被气得病更厉害了。
先前他分明再三阻拦,让王沛换一方势力,周边也不是没有其他势力可以选择。
但王沛就是不愿意听他的话,非为了证明自己挑了最难的。
结果当然就是折损得厉害,王广义心疼得紧。
那些可都是一路跟随他的兄弟,竟然就被王沛这般糟蹋了。
王广义好歹也打了几个月的仗,知道多少人数的折损是正常的,多少是完全没必要的。
可王沛不一样,他先前的架势,说是纸上谈兵都抬举他了。
他自然觉得不过是一万来人折损进去不算什么,最终赢了才是最重要的。
至于那些人,王沛是半点都不在乎。
不过是一些平头百姓而已,能为他的荣誉添砖加瓦,是他们的荣幸。
王沛一直都是高高在上的,跟王广义完全不一样。
军营里那些人再度受不了王沛,甚至有人开始抗议了。
王沛不在乎的那些人,可是剩下这些人朝夕相处的兄弟。
若不是王沛执意要挑中那一方势力来证明自己,那些兄弟们本来都是可以不用死的。
至少,暂且是不用死的。
王沛以为自己是胜了,但不管落到其他任何一方势力眼中,他这都是自掘坟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