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家军大军压境,徐康和德曲知府每日愁得饭都吃不下。
身为元和帝的心腹,德曲知府在元和帝中风倒下的时候,就担忧得不行。
他能够走到如今,并不是因为多么有能力,纯粹是因为他是元和帝的心腹而已。
元和帝中风倒下,一朝天子一朝臣,他可没法保证太子也能容得下他。
先前他是元和帝的伴读,天然就是站在元和帝那一边的。
太子也不是没有试图拉拢过他,但那时他的出身就注定了他只能是站在元和帝身边的纯臣。
若是他倒向任何一位皇子,最先不会饶过他的就是元和帝。
元和帝心眼有多小,陪伴在元和帝身边多年的德曲知府再清楚不过。
天下大乱之际,他也不是没有想过跑,可不管他能够跑到哪里去,终究还是在这大顺。
他跑不了,他只能做好自己分内之事。
先前德曲也有人起义叛乱,只是每次一开始,他就迅速让人给压了下去。
那些最初连几个农夫走卒都对付不了的,多数都是自己或者身后之人有着更大的野心。
这朝廷安稳得太久了,盛世有时同样会阻碍了别人的路。
但德曲知府不一样,他身后没有其他人,他只能选择忠于朝廷。
太子曾给他写信,在信中大肆褒奖了他的所作所为。
他收到信时,并未觉得多么荣幸,只是苦笑罢了。
他不过是没有别的路可以选而已,但凡有其他路,他也不会在这条路上走到黑。
那么多人造反,他不能造反。
他是世家出身不假,但他并不是家中所有资源所倾斜的嫡长子,不然当初也不会跟着一位并不受宠的皇子当伴读。
在时局越来越乱之后,他就知道自己终究也是逃不过死在任上这一劫。
说来也是荒唐,他这一辈子,从来就想过什么忠孝之事,但最后竟然要做这忠义之人。
魏王让他拖着容家军,他除了尽力以外也没有其他的选择。
虽然,他自己也清楚,自己对付容家军无异于以卵击石。
徐康到底是怎么回事,他身为徐康的顶头上司,怎么可能不清楚。
他跟钟离家那位有着私怨,只会被报复得更狠。
对于德曲知府来说,他也只有每次想到徐康的时候,才能稍微给自己些许安慰。
也是因为有徐康在,他多少还觉得自己不算是那么绝望。
毕竟,徐康的处境可比自己差多了。
身为德曲知府,他先前又镇压了那么多次叛乱,谁都知道他始终都是站在朝廷一方的。
容家军不会给他投降的机会,他所能选择的,只能是尽人事听天命。
魏王对德曲知府还是信得过的,他知道德曲知府身为父皇的伴读,并没有其他路可以选择。
德曲那边也有二十来万人人,跟王广义的人差不多。
只要德曲能够拖到他赶过去,那么便会给战局带来有利的影响。
原本德曲那些人,都是魏王要去接手的,但现在双方都是动弹不得,魏王心里那个恨呐。
他觉得若不是王广义在其中碍事,奔着他来了,他怎么也得先去德曲,接手了那二十来万人不可。
他手中有三十五万兵将,加上德曲的二十来万人将士,就有近五十六万人。
容家军只有五十万出头,他人数上是占优势的。
他知道自己手中那些人的水准没法跟容家军那些身经百战的人比,但人多了还是多几分胜算。
可现在因为王广义出手,让他先前的那些计划都给打破了,他不得不先对付王广义。
王广义手中二十多万人,自己手中三十五万人,人数和水准上都是他占优势。
但就算是再占优势,也不可能没有折损。
面对容家军之前,每折损一个对于他来说都是莫大的损失。
王广义选择朝自己先出手的原由其实很好猜,魏王也能想到他的打算。
左右不过是觉得对上容家军没有胜算,想先从自己这里捞好处。
王广义南下明显是冲着魏王去的,魏王自然也不能选择坐以待毙。
他也迎着北上,愣是在王广义占领了其中一座城池之后,攻下了另外两座城池。
那两座城池的人对兵力的补充并不多,他之所以能够那么快攻下那两座城,不过是因为人先前就跑了很多。
城内能够抵抗的人少,自然就更加容易攻下来。
抵抗的人少,折损的人更少,但能够补充进来的人也不多。
攻下两座城池,魏王手中的兵力才勉强到了四十万。
而王广义那边,虽然先前面临的抵抗比较厉害,但到底对方手中只有不到七万人,最后还被攻下了。
王广义手中二十二万将士,攻下那座城池之时,折了两万多人在里头。
王沛得知这个结果时,心里不满得很。
分明王广义折损进去的人更多,几乎是他的两倍,但军营中却没有任何人站出来有异议。
那些人果然还是针对他,只是看不惯他而已。
但王沛也不想想,王广义面临了多少人,当初他那些对手又只有多少。
攻下那座城池之后,王广义手中的兵力也得到了补充,最后他手下有二十五万将士。
王广义知道,以自己手下现在这些人,要想对付朝廷的军队依然是个不小的问题。
但他没得选,北上就是要对阵容家军了。
当然他也可以选择和容家军一同围攻德曲,让德曲先腹背受敌,魏王没法获得很多的兵力。
可这么做,对于他来说也是没有多少好处的。
容家军跟朝廷水火不容,未必就能容得下他了。
宁双王氏这些年的作风,哪怕他是旁支,同样对本家所做的那些事略有耳闻。
他们这些年,可算是没少得罪容家和曾经的定北侯府。
甚至曾经的定北侯府倒下,宁双王氏就在其中分了一杯羹。
身为得利者,谁能相信他们没有掺和在里边。
不管是容家还是钟离修家,都不可能会放过宁双王氏。
宁双王氏本家那些人也正是因为清楚自己的处境,知道他们绝对不会放过自己,才不得不让王广义架空王沛。
不然依照着宁双王氏本家那爱争权夺利的性子,怎么可能会舍得把到手的权利拱手让人。
还不是被逼得没办法了,只能选择拱手相让而已。
王广义和魏王之间隔了只剩不到两百里之时,王广义突然停止了南下,休整起来。
魏王是打着速战速决的念头,尽快处理好王广义的事,北上跟德曲会合。
若是去得晚了,德曲那些人可就全都没了。
在兵力相差不大的情况下,他可没把握能够胜过容家军。
他还是必须得选择去德曲会合,先让自己占据人数优势。
王广义停下之后,魏王本也想着尽快交战,尽快结束,但却被镇国公给拦了下来。
镇国公自然清楚魏王的打算,但是眼下没法那般做。
将士们连着攻下两座城,正是疲惫不堪的时候。
若是王广义他们也是如此那也就罢了,但他们开始休整,自己这边还让将士继续奔袭的话,恐怕会讨不着什么好。
魏王最终还是听从了镇国公的提议,暂且也跟着停下一起休整了。
王广义和魏王都默契的选择了暂且休整,容家军那边可是到了德曲附近。
容家军兵临城下,德曲城门紧闭。
北境这边剑拔弩张,南方也不遑多让。
本来南方年前还有二十余方不小的势力,比北边还要乱,但如今南边已经少了一半,只剩下十余方更为厉害的。
剩下的势力,不是投诚了某一方,就是被其他的势力给吞并了。
舒明蓁最近收到的信,战火暂时还没有往南疆那边蔓延,倒是让她稍微省心了点。
而容成蹊那边,也接到了人,开始往德曲这边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