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家军就地休整了两日,继续朝着宁双的方向前进。
先前混战,容家军死伤超过三万,只剩下不足三十五万人能够继续行进。
但朝廷的军队死伤更为惨重,死伤超过五万,快到容家军的两倍了。
尤其是将领,千夫长及以上的将领,容家军这边只折损了两个,但朝廷军队则折损了三十人。
那三十人中,多数都是去围攻钟离修的,还有几人是死在舒明蓁手中的。
三十人,钟离修和舒明蓁就杀了十七人。
在论功行赏之时,舒明蓁并未推拒,没像先前一样把所有功劳都归功于钟离修身上。
这一次实在是众目睽睽之下动的手,她也已经做好了立于台前的准备。
她不可能一直隐于钟离修身后,她若是一直藏着,两人的功绩加在一人身上,太招人眼了些。
舒明蓁清楚,如今容家并未忌惮钟离修,但不代表他们会一直不忌惮。
就算是容家能够守得住初心,但他们手下那些人可不一定。
本来那些人,对钟离修就不是全然没有意见的。
容家和钟离氏族是世交,容盛和容惊羽也给了钟离修许多自主权。
就像是军营里那些人,有些分派别,但容盛也没站出来说过什么。
尤其是后加入的西北军,虽然是听从一处调遣的,但真要细分,还是主要跟着钟离修。
容盛干脆就大手一挥,让钟离修主要管着后续加入的那些西北军之人。
钟离修先前是拒绝的,这般分割开来,本身对于容家军而言,对于钟离修而言,都不是什么好事。
人多了的地方就会有纷争,军营里边有不同的派别实属正常。
避嫌是必要的,但一味地避嫌也并不能尽数带来好处。
若是避嫌太过,同样会让上位者有所怀疑。
钟离修三番推辞,容盛依然坚持之后,他最终还是同意了。
容盛只是觉得,钟离修手下不可能没人,与其去让他去重新适应那些并不熟悉的人,倒不如干脆让他管着西北军。
他这般决策,下边有意见的人自然也不少,他手下本也有不少将领是盯着西北军的。
西北军还要略强于边军,虽然前几年因为朝廷的缘故有些乱,但至少比后来收的那些零散的要强很多。
那些将领先头就想把西北军纳入麾下,以求让自己获得更多战功。
他们以为,容盛不管是给谁都不会给钟离修。
毕竟钟离修在西北军中的影响力,当时在攻打秦州城的时候所有人都有目共睹。
也正是因为如此,军营里边那些非议舒明蓁的人才越发多了起来。
舒明蓁先前没管,容惊羽也几次三番警告军营里那些人不要嚼舌根。
可有些事显然警告是无用的,舒明蓁还是时常能够听到不少的非议。
不管是出于对自己处境考虑,还是为钟离修着想,舒明蓁都不可能一直隐于人后。
舒明蓁在战场上的表现传回军营,心绪最为复杂的就是舒明泽了。
三妹是在他眼皮子底下长大的,如今成长到这样的地步,他是想都没有想过的。
这般模样的三妹,让他有些不敢认了。
从前连杀鸡都不知道该从哪下手为好的舒明蓁,如今竟然成了他人口中箭无虚发之人。
她在战场上同样立下了不小的战功,舒明泽听到之后并不是觉得高兴,而是不敢相信。
他原本手无缚鸡之力之力的小妹,究竟是什么时候变成这般模样的?
舒明泽此时才开始想起舒明蓁身上的变化,先头只觉得,妹妹是醒悟了。
但如今看来,变化着实是大了些。
仔细想来,妹妹似乎就是从跟赵思源退亲之后变化的。
想来想去,舒明泽还是觉得赵思源要负很大责任。
若不是他让蓁蓁心如死灰,蓁蓁也不会有如此大的变化。
暂且击退了朝廷军队,按理说需要论功行赏,但此时实在不是好时机。
战功暂且记下,等攻下宁双之后再一同论功行赏。
容家军这边眼瞅着一直往宁双的方向行进,其打算是摆在明面上的。
宁双都要出事了,王广义先头坐山观虎斗的如意算盘落了空。
原本他可以坐等朝廷和容家军先分出个胜负,然后他在趁虚而入的。
可显然如今的情况是做不到了,放任宁双不管,那宁双王氏一定撑不住。
在察觉到容家军行进的方向是宁双之后,宁双王氏本家的人就一直催促着王广义快些带人去宁双。
宁双那边情况日益危急,可哪怕是到了这个时候,宁双王氏内部依然是人心不齐。
他们若是心齐了,那可不是什么好事,舒明蓁不会放任这样的情况出现。
只要宁双王氏那边稍微安生了一点,她就让人去添麻烦。
总之,宁双王氏内部的那把火是越烧越大。
虽然明面上因为有容家军和朝廷两座大山压着没出什么太大的乱子,但实际上早已暗潮汹涌。
王广义每次收到来自本家的信都会叹息不已,本家乱成如今这个模样,他实在无可奈何。
分明应当是最为齐心的时候,可偏偏这时候还有许多人只是各为其利。
王广义先于容家军到宁双两人,两日时间,甚至都来不及休整。
为了赶在容家军之前到宁双,他的人可是连日不休地赶路。
可到了宁双之后,迎接他的并不是欢迎,而是指责。
有人怪他到的太慢,有人怪他没有实现预见到容家军的动向。
还有人觉得,他从一开始就该趁着魏王北上的时候来宁双,而不是先头一直耗费在那座没什么好守的城池里。
王广义早猜到是这么个情况,才一直选择没有回宁双。
本家的人是什么嘴脸,他心里跟明镜似的。
可真当他面对这些人的时候,王广义还是难免觉得心寒。
他带着人连日赶路来宁双,甚至连一句安抚的话都得不到。
王广义把自己眼中的不悦掩藏得很好,宁双王氏本家的人没怎么在意。
亦或许,只是因为王广义在他们心中还是从前的样子,处处都需要依附着他们才成。
回到宁双,王广义自然不可能吧王沛给落下,王沛这下可算是当真回了老家。
一见到宁双王氏本家那些人,他就开始不住地叫委屈,压根不在乎王广义及其手下的脸色有多难看。
他长兄虽然注意到了,可他也清楚自家弟弟是个什么性子,况且,他总不能在人前训斥弟弟。
不管怎么样,弟弟都是亲的,他不可能为了些外人往弟弟下不来台。
倒是宁双王氏的家主,顿时便觉得十分没眼看。
瞧见王沛的模样,再看看王广义的架势,他真恨不得王广义才是他亲子。
同样都是上战场,王沛偏偏就废物成那样,是王家主先前想都不敢想的。
他以为儿子至多就是纸上谈兵,缺少点经验,稍微磨炼一番还是能够拿得出手的。
可没想到他不仅仅是只会纸上谈兵,他还刚愎自用。
在非正式交手之前,纸上谈兵不是什么大问题,总会有法子积攒些经验。
但听不进去劝说,就算是自己派过去的人说了也没用,那就是当真不行了。
他是王沛的父亲,但更是宁双王氏的掌权者,他得为整个宁双王氏着想。
当初默许了王广义重新夺权,王家主也清楚是极为对不住自己这个嫡次子的。
人是他们让去王广义那边的,结果去了之后没掌权多久就被撸了,实在是有些难以接受。
更别提他那儿子本就有些被娇惯坏了,恨不得天下万事都如他所愿。
王沛想让本家的人替他做主,但本家的人全都选择了装傻充愣。
如今自己的身家性命都还在王广义手中捏着,他们就算是再瞧不上王广义,也不会在这时候找死。
王广义带兵回到宁双之后,并未像从前一样,对着宁双王氏本家之人毕恭毕敬的。
先头他只是宁双王氏的旁支,处处都要仰仗着宁双王氏过活,自然就会恭敬很多。
但如今情势变化,整个宁双王氏都得靠着他,他自然硬气很多。
这般态度,倒是让宁双王氏本家很多人都看不顺眼。
尤其是那些见过王广义的,越发觉得心中落差极大。
在真正见到王广义之前,在他们心中,王广义还是个之前一样的。
就是分家一个普通的小子,连科举都走不顺畅,没什么有出息的地方,只能依靠着宁双王氏本家施舍过活。
这样一个他们先前都不用放在眼里的人,一跃便到了他们需要恭敬些的位置,他们也是有些难以接受的。
那些年纪大些的还好说,本家那些稍微年轻些的,压根就藏不住自己眼底的轻视。
王广义看到之后,也只是悄悄记在了心里。
他从来不是什么好性子,他也是宁双王氏之人,手段同样狠辣。
若不是如今不是起冲突的好时机,他非得逼着本家那些人好好认清形势不可。
他先头是完全靠着宁双王氏,可如今他们顶多就算是哥相互依靠。
若本家之人始终放不下自己的身段,他们迟早还是会闹矛盾。
宁双王氏的消息每日舒明蓁都会收到,这么久过去了,宁双王氏还是跟个草台班子似的。
明摆着马上就要兵临城下了,竟然还能容许自己的族人去得罪主将,这可不是一把人能够干出来的事儿。
直到容家军兵临城下前一日晚间,王沛还和王广义起了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