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过得很快,眨眼就到十月初二。
先前村里人议论的最多的就是陈氏的病,陈氏自己也吓得不轻,惶惶不可终日,总担心自己被丢下。
因着陈氏的病,舒峻出门的时间都少了,虽然他不照顾人,但他在家陈氏就能安心些。
陈氏是小陈氏在照顾,她们既是婆媳也是姑侄。
当年陈氏正是因为王氏和郑小云都让她非常不满意,她才非得把自己侄女儿嫁进来。
舒峻是她最喜欢的儿子,她可不希望出现娶了媳妇儿忘了娘的事。
陈氏的心思浅显,很容易看出来,舒峻同样也能看出来。
只是舒峻选择了放纵,他同意陈氏的想法。
他也不想家里乱成一锅粥,若是家中成天干仗,他也没法出去潇洒了。
再说了,小陈氏虽然蠢,但胜在听话。
陈氏主要是小陈氏在照顾,她现在也还能干点活。
可陈氏只要一想起隔壁村那人惨状,就把自己给吓病了。
她整日躺在床上,处处都觉得不满,但每次只要舒峻一出面,她就不敢闹腾。
陈氏很清楚,自己现在都交到舒峻手上,若是舒峻不愿意管她,那就真没人管了。
她虽然蠢了点,但也还没蠢到家,大儿子跟他爹像了个十成十,怕是真恨不得她早点死。
至于舒武,她是完全不指望的。
陈氏从来就不觉得,舒武能够成为她的依靠。
从前她信了老头子的话,把大儿子当成依靠,可渐渐的她也发现,大儿子那人,还比不上处处惹事的小儿子孝顺。
舒峻虽然人浑了点,但还是孝顺的。
自打陈氏病了之后,小陈氏照顾着她,他也担心她不大尽心,还是总盯着的。
他自己不上手,是因为清楚自己几斤几两。
十月初二这个日子,其实是比不得当初看的那个日子好,但没办法,形势比人强。
赵思源想留下那个孩子,那就只能先行成亲,不然一直拖着,两家脸上可就真的不好看了。
他家的喜宴颇为简单,甚至可以说是有些简陋。
来帮忙的人也不多,都是和罗氏平日里关系好的,至于其他人,那是压根不乐意多沾上。
王二的腿好了,赵氏又开始跟罗氏混在一起。
只是经历过突然变哑的事之后,赵氏变得沉默了很多。
不过在舒明蓁看来,这未尝不是件好事。
赵氏其实不是心眼子坏到家的那种人,她是纯粹的没长心眼子,全坏一张嘴上了。
她能少说点话,还能少得罪人几次。
自打她变得沉默之后,村里人对她的态度都比从前好上些许了。
舒明蓁在喜宴上见到罗氏,她见到舒明蓁也是鼻子不是鼻子眼不是眼的。
她那白眼,都快翻上天了。
明明是她家的喜事,她脸上却半点喜气都没有。
舒明蓁也是觉得好笑,舒兰费尽心思想嫁给赵思源,可这还没正式进门就被怠慢成了这样。
她越发觉得自己的主意很不错,恶人自有恶人磨,他们俩就该绑死。
罗氏知道舒明蓁是赵思源亲自去请的,可她有时候也不知道她这儿子脑子里到底在想什么。
她家跟舒家的关系,如今已经是差到家了,她儿子三番两次上门去都被赶了出来,她可咽不下这口气。
罗氏想给舒明蓁点颜色看看,但到底还是不得不避讳着今天的日子。
虽然舒兰那个儿媳妇她也不喜欢,但到底是她亲儿子的大喜之日,她不能闹。
因此,她最多也就是冲着舒明蓁多翻两个白眼。
不管她怎么翻,舒明蓁都当做是没看到。
这点不痛不痒的事,比起罗氏日后鸡飞狗跳的精彩生活,就权当是她买个看票了。
以后赵思源家的热闹,少得了谁都不能少得了她。
他们不是宁愿害死原主都要在一起吗,她成全他们。
舒兰那边拦门也不怎么看中,人很快就接回来了。
当初赵思源给的五两银子做聘礼,舒兰陪嫁过来的那些东西显然是不止这个数。
舒明蓁看着那些东西,眼底泛上一丝冷意。
看来,她那个好大伯还挺看重赵思源的,铁公鸡都拔毛了,可真是不容易。
只可惜,他一定得竹篮打水一场空了。
不管他所求的事什么,想从赵思源身上得到什么,她都不可能让他如愿。
赵思源这个人,还是永远待在家中为好。
像他这样的人,别说读书的天资有限,就算他于科举一途是天才,她也必须把人拉下来。
赵思源这样的家伙,连个人都当不明白,哪里还能为官。
不管是哪个时代,最苦的永远都是最底层的人,一旦上方不是什么好东西,家破人亡都是轻的。
舒明蓁会来参加赵思源的喜宴,是村里人都想不到的。
他们俩人之间的那点事,村里谁不知道。
定亲了十多年的未婚夫,突然成了堂姐夫,也不知道舒明蓁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
若是从前,可能还有人会直接上前去问。
可如今舒明蓁买卖在镇上做得不小,村里人都不大敢像从前一样了。
最直接的,瞧瞧陈氏出事后,舒武家那处理方式,十两银子,是说拿就拿啊。
这点变化,肯定是因为舒明蓁。
舒明蓁自打开始做买卖之后,平日里总往镇上跑,对于村子里其他人来说,也算是半个镇上人了。
喜宴着实是没什么看头,拜堂的时候也是草草了事,走个过程而已。
平时赵思源和村里人关系也不怎么样,他的喜宴也没人闹腾,远没有前些日子舒明泽成亲热闹。
喜宴上的菜也非常一般,别说跟舒明泽成亲时比,就是和其他人家比都不一定比得上。
虽然也是凑够了十个碗,可这十个碗里边有重复的菜不说,还没几个硬菜。
就一点干笋子,也好意思弄两碗,往里边随便加两片肉就能算个荤菜。
舒明蓁整个喜宴吃下来,筷子都没动几下。
好在,她也不是来吃席面的,是来看热闹的。
席面都吃到一半了,舒兰才从屋里出来,出来时还挂着脸,不知道是和谁闹了。
她见到喜宴中的舒明蓁时,立马脸色就变得更难看。
知道的,今日是她成亲,不知道的还以为她是上门找茬的。
舒兰确实是和赵思源闹了,因为赵思源从去接她起,就一直心不在焉的。
一对儿新人,没一个脸上带着喜气,也是另一种意义上的默契了。
新郎该每桌敬酒,但新娘只需露个面就成。
可舒兰不,她非得跟着一起,完全不顾赵思源那难看的脸色。
她也不管别人,直奔舒明蓁那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