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姑娘,你可有空逛庙会么?”
舒明蓁听到钟离修这话的时候,真的差点没忍住伸手去探他的额头。
她虽然对上元节不感兴趣,但上元节男子约女子出去逛庙会什么意思她还是清楚的。
舒明蓁自认为,她和钟离修之间不是那种关系。
可最终,她还是被家人‘赶出’家门了。
上元节庙会和花灯都在镇上,可舒明蓁并不感兴趣。
不管是庙会还是看花灯,她都只觉得聒噪。
比起热闹,她更偏爱安静些,人间烟火能看得到便好,不必非得深陷其中。
在去镇上时,钟离修就察觉到了舒明蓁兴致不高,可他当真很想跟她一起去逛一次庙会,去猜一猜灯谜。
他大哥大嫂就是在上元节认识的,两人成亲之后一直很好。
钟离修不知道他们成亲好不好跟上元节有没有关系,他还是很想去看看。
上元节这样好,这次不去,日后也不知道有没有机会去。
舒明蓁猜不透钟离修的想法,他瞧着也不像是多爱热闹的人。
最终,她只能将其归结为和自己一样,都是长辈要求的。
周掌柜和钟离修的关系,像亲人又不像亲人的,舒明蓁也无意非得探究。
虽然两人不一定是亲人,但周掌柜的话钟离修大概还是会听。
钟离修和舒明蓁长得都好,一个剑眉星目,一个明眸善睐。
上元节这日,虽然男女大防少了很多,但为了方便,年轻女子多还是带着面衣或是面具。
舒明蓁自打出现之后,就总有些人爱把目光落到她身上。
她很不习惯被人注视着,最终还是随手买了个面具遮上面容,钟离修同样嫌麻烦,也选择了戴上面具。
或许是因为十五了风雪依然没停,灯会比不得原主记忆中的热闹。
从前原主总盼望着赵思源能带她逛庙会,但等到最后赵思源也没有邀请过她一次。
舒兰也想去逛庙会,和赵思源一起。
赵思源原本是不愿意了,先前正月初二上门拜年被岳家赶出来,他已经成了镇上的笑话。
虽然多数人都不认识他,并不知道他是谁,可每次只要一听到有人在谈论这事,他就觉得那些人的目光全都落到了他身上。
赵思源劝说舒兰,让她在家好好养身体,但舒兰不听。
大夫再三嘱咐的两个月的小月子,舒兰是一天都没安稳坐过。
最开始的时候就顶着寒风被送回大河村,之后又是天天拖着病体和罗氏吵架。
赵思源拗不过舒兰,他不想总是被舒兰烦着,最终还是选择了带她一去到镇上逛逛庙会。
他总担心有人注意到,让他有种衣裳都没穿的感觉,他也选择了一个面具戴上。
舒兰倒是什么都没说,她巴不得赵思源遮起来,她不想让任何人注意到赵思源。
思源哥哥是她一个人的,他的目光就该只落在她身上。
赵思源和舒兰一直在一起,赵思源也没什么心思看那些花灯,他只想舒兰早些没了兴致,他好安生回家。
舒明蓁和钟离修带着面具与他们擦肩而过,赵思源和舒兰没注意到,但他们注意到了。
遇上他们,钟离修觉得晦气,又开始庆幸于他们俩都已经戴好面具,除非十分相熟之人,不然谁都认不出他们。
舒明蓁倒是当真服气了,舒兰看花灯倒是看的真挺高兴的。
当初舒兰小产后,大夫说过的话舒明蓁探听到的消息中也有,只是没想到舒兰这么不当回事儿。
这大冷天的,非得跟着出来折腾。
其实在看花灯之前,舒兰就已经觉得浑身不大舒坦,可这机会是她央求了许久才有的,她不愿意浪费。
自打孩子没了之后,她就总觉得浑身哪哪都疼得慌。
她没法子解决,只能由着它疼。
大夫开的药方她还在吃着,只是先前赵思源年前待在镇上书院,罗氏伺候她可不怎么尽心。
她刚小产的那段日子,全身疼得根本下不了床,每日的吃食和汤药都要罗氏给她端来。
可每日端来的吃食都是冷的,罗氏每次都是自己吃完之后才想起要给舒兰送来。
吃食都如此不上心,更不要说汤药。
在她刚送回大河村的第三日,除开在医馆喝的汤药以外,那是她回大河村后的第一剂汤药。
她自己爬起来煎的。
煎药的小汤罐和炉子,还是那时候为了煎安胎药时她自己买的。
罗氏什么都不愿意帮着她,哪怕她浑身疼得快要疯了,还是得靠着自己。
大夫当初说了要坐两个月的小月子,可没人照顾她,她要怎么安心坐月子。
强打着精神和思源哥出门看花灯,也是为了能让她与思源哥之间和睦些。
她也能感觉到,思源哥对她的态度日益冷淡。
孩子没了一事她是怨的,可她娘说的也很有道理,她不能一直沉湎其中。
她还年轻,孩子迟早还能再有。
她的心思,应该放在思源哥身上才是。
一直以来,她都放了太多心思在罗氏那个老虔婆身上,是她想岔了。
只要思源哥愿意站在她这边,老虔婆说什么都不管用了。
前两年的灯会,思源哥都会带她逛逛,有时还会猜些灯谜给她换个小东西。
她今日头上戴着的珠花,就是去年灯会时思源哥猜灯谜送给她的。
舒兰都还记得,但赵思源已经彻底忘了。
对他来说,那珠花不过是随手而为。
猜灯谜的奖励,也不会太好,就是摊子上随处可见的珠花,他送过欣儿更好的。
赵思源早已抛之脑后的东西,只有舒兰自己一个人始终守着。
中元节不少人都在卖花灯,钟离修也挑了一盏送给舒明蓁,花灯样式别致,但舒明蓁也没觉得有什么不一样的。
钟离修见她拎着自己送的花灯,走在万千灯火中,心中无比柔软。
俩人对猜灯谜都不擅长,舒明蓁甚至连那些谜面到底什么意思都不一定看得懂。
好在那些彩头也都是寻常的东西,她没什么想要的。
有一个摊子那最好的彩头是一根样式新颖的银簪,不少年轻男子为了讨女子欢心,都在那猜灯谜。
舒明蓁也上前瞧了一眼,发现那簪子就出自于她琳琅阁。
有彩头的摊位,猜灯谜都是要先给点银钱才成的。
舒明蓁一见那么多人喜欢她琳琅阁的东西,只觉得有点亏。
那些人的花灯也不见得都是自家做的,早知道她也该让人买些花灯,让人来猜灯谜。
这摊子年年都有,肯定也能挣不少。
一年一次的机会,不少年轻男女都会借此表明心意。
舒明泽和周婉也来看花灯了,但孙林玉不愿意来,舒明诚就没带着她来。
他们俩要出门,俩孩子肯定要跟着。
庙会人多眼杂的,最容易有拐子。
钟离修听周掌柜说,男子总会给女子送首饰表达心意,他也想给舒明蓁送。
虽然他有时候也觉得,自己已经够愣了,舒明蓁就更像是二木头了。
他送出去的东西,舒明蓁都不见得能明白是什么意思。
可他还是想给舒明蓁送点东西,只是那些摊子他都看遍了,也没寻着合适的。
他觉得摊子上那些东西都太普通,配不上舒明蓁。
舒明蓁对摊子上那些小玩意儿都不感兴趣,倒是吃了不少东西。
钟离修看着她又想买点新的零嘴,无奈失笑。
本来冷静又聪慧的姑娘,竟然还有这般贪嘴的一面。
怪不得先前就总是惦记着有什么新的野味。
钟离修和舒明蓁一起看着花灯,有人在原处看着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