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明蓁在知道罗氏不好过之后,就没去管她了。
像罗氏那样的人,不值得她多费心思。
与其关心罗氏,不如好好想想她的卤味事业。
先前把什么都想好了,就差去镇上实地看看哪里适合摆摊。
舒明蓁进来给她大嫂和娘画了三幅简单的图案,让她们试着各绣一方帕子出来。
至于为什么不是她自己尝试,她也不是没有试过。
奈何原主的女红本就一般,到了她这里,直接可以忽视了。
她尝试着绣帕子,可除了收获满手的针眼以外,还绣坏了两方帕子。
就算有原主的肢体记忆在,她也不是做绣娘的这块料。
她挑的都是简单大气的国风图案,还是从那些图案纹样的书里边翻了很久才找出来的。
那些书跟热武器一样,只能在空间用,带不到现实来。
顺朝的字跟繁体字差不多,原主也有识字的底子在,不然她穿越的最大问题就是文盲。
从前她就不是学霸,只是在末世被迫成长,学会了很多求生技能而已,真要说那些强大的技术,她是半点不会。
舒明蓁要去镇上,郑小云和孙林玉就把绣好的帕子一道给了他。
舒明泽也在镇上上学,只是他回来的时间多,不像赵思源,哪怕是旬休也不愿意回来。
郑小云除了把帕子给舒明蓁让她带去镇上买了,同时也准备了一点酱菜让她带去给舒明泽。
镇上只有两家私塾,舒明泽和赵思源都在束脩便宜的那家,给舒明泽送东西的时候,舒明蓁还见到了赵思源。
退亲的事毕竟不光彩,赵思源和舒家又闹得不好看,退亲了一事并未被宣扬到私塾来。
整个私塾里,也只有平时和舒明泽关系较好的几个同窗知道。
以至于舒明蓁给她二哥送东西时,不少人都在起哄臊赵思源。
原主遇上这些事只有羞涩又高兴,但舒明蓁可不会,把她和赵思源绑在一起,她只觉得晦气。
“思源兄,那与你定亲的姑娘又来了,待会儿可让我们悄悄,那姑娘又给你送什么好东西来了!”
“思源兄,到时候成亲之时,可别忘了让我去讨上一杯喜酒喝。”
面对众人的起哄,赵思源没有先前那种隐隐的自得,相反面色还变得很难看。
与他平时走的比较近的同窗见状,都不知道是发生什么,怎么人突然就不高兴了。
“还请诸位同窗以后必要再提这事,舍妹与赵思源早已退亲!”
舒明泽这一站出来,不少人才想起,赵思源的定亲对象是舒明泽的妹妹。
舒明蓁也有些许尴尬,原主先前每次来,都是把东西给了舒明泽就走,而看到赵思源则是想尽办法找话题。
赵思源能在生父去世的情况下,还能一路读书,少不了舒家帮扶,可他并不愿意承认,只觉得自己天赋异禀。
甚至,他在私塾内与舒明泽并没什么交流,舒明泽也是舒家最早看清赵思源本质无情的人。
舒明泽那撇清关系的话一出,赵思源的脸色就更难看了。
那场退亲完全没有按照他预想中的来,他还为此欠下了一大笔银子,这事他实在说不出口。
“赵兄,那舒子安说的是怎么回事?”
舒明泽,字子安,赵思源还未及弱冠,没有取字。
问话的那人也是平时跟赵思源走的比较近的,他先前并没听赵思源一起过退亲的事。
赵思源面色尴尬,恨不得马上逃离。
“就是他说的那样,我已经与他妹妹退亲。”
舒明蓁见赵思源还想模糊退亲一事,可不会惯着他。
“赵公子,是我与你退亲,退亲书是我亲手所书,你签了字的,可不是你退的亲。”
赵思源见舒明蓁戳破他的谎言,面色更加难看。
他身边的同窗都倒吸一口凉气,可算是明白赵思源的脸色为什么那么难看。
换做是他们,大概也不会有多好。
“舒姑娘!既然已经退亲,那你我见面就不必多言。”
舒明蓁努力忍住想翻白眼的冲动,但还是觉得无语。
他以为她想跟他说话吗,她只是不想放任他在她面前把黑的说成白的而已。
“赵公子,请你不要自作多情,我也并没有想跟你说话,我只是陈述事实。”
舒明蓁说完,连眼神都没多给赵思源一个。
赵思源被舒明蓁的态度气得面色难看到了极点,却不好去说舒明蓁什么。
他自己说的见面不许多言,若是不依不饶地继续说下去,他自己也会更丢人。
赵思源拂袖离开,和他交好的同窗连忙跟上。
舒明蓁的态度让舒明泽很高兴,自打她退亲以来,家里人一直都担心她后悔。
先前她对赵思源的态度,全家人都看在眼里。
不过,全家人也早就背着她商量好,就算是逼迫,也绝对不会让她和赵思源和好。
赵思源白眼狼的本质,舒家人除了舒明蓁以外,早已看得清清楚楚。
饮水思源,这个名字给了赵思源真是分外讽刺。
舒明蓁将郑小云准备的酱菜递给舒明泽,还友好的跟他的同窗打了招呼。
“二哥,你在学院多注意身体,家里一切都好。”
“这些我清楚,我这有些钱,你待会拿去买些自己喜欢的小玩意儿。”
舒家要供舒明泽读书,家里人也都辛苦,他自己也清楚,除了读书时间,他也经常接一些抄书之类的活补贴一二。
“不用,二哥你自己留着吧,我出门带了银子,我今日到镇上来,本也不是为了买什么。”
她这么一说,舒明泽立马明白了她的意思。
“是为了卤味?”
“不错,我想着来看看先找找哪里合适摆摊。”
“也好,我去同先生请假,下午随你一同去。”
“二哥,我没事的,又不是第一次来镇上,丢不了,你还是好好读书,早日考上个状元才好呢!”
舒明泽不由好笑,但也没坚持。
舒明蓁知道自己这个二哥于读书一道上,天赋其实并不比赵思源低,只是他没有赵思源那样高调。
赵思源和舒明泽是同年的秀才,舒明泽的名次还高于赵思源。
只是那时舒明泽是自家高兴过久算了,赵思源的母亲罗氏却在村里大肆宣扬,时不时就把他的秀才儿子挂在嘴上。
以至于很多人都忘了,大河村不止一个秀才。
舒明蓁离开书院时,却发现赵思源正在书院后门巷子那等着她。
从书院后门离开,只有这么一条道,舒明蓁避无可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