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奇艺小说>古代言情>六零糙汉掌心娇,我带超市在荒年杀疯了>目录
第264章 建一所学校晚上吃饭时,宴黛把自己想在这里建学校的想法说了出来。
“我手里还有一千多块钱,建一所学校应该已经够了吧。”
宴鸣点点头,“很不错,这个想法很好,自从上次那个中学关门之后,就因为书本费的事情没有着落,一直没有开门,咱们村里的孩子们一直都要赶两个小时的山路才能上学。”
宴黛手里的钱是裴漠拿出来的,所以当天晚上她来到系统里面和裴漠商量。
听到宴黛的想法,裴漠勾唇一笑。
“当然可以,这是一桩好事,孩子是未来的希望,这个学校就叫希望小学吧。”
宴黛陡然眼前一亮,“好!”
她还真怕村长要把他们宴家的名字加在学校名称前。
她怎么能慷他人之慨,这笔钱其实是裴漠出的。
这个名字就很好,到时候她在投资方上面添上陪末的名字就好。
吃过早饭,宴黛就蹭的站起身,“我把这件事告诉村长叔去,我们今天就投资,在走之前起码得见到动工。”
宴鸣和宴奶奶轻笑着对视一眼。
宴鸣本想自己动手,但见到妹妹这么兴致勃勃,也就随她去了。
“好,我去买车票,咱们差不多两天后出发,这个时间点应该够用了吧,顺便叫一辆车,咱们假装把家里的家具什么的拉出去,免得遭人怀疑。”
家里的所有东西全都要放在宴奶奶系统里带走的。
宴黛来到村长家,将自己的想法和村长一说,当即,村长一拍大腿。
“哈哈哈,好!好!好!”
“给咱们村里建学校可真是大造化啊!”
“你能出多少?”
宴黛道:“一千。”
一千块钱建一个学校绰绰有余。
盖房子只需要两三百,还有配置桌椅板凳什么的,可以找专门的木匠来制作,价格能便宜很多,以及装修之类的配套设施……
还有学校围墙,校园操场建设……
到时候他再向上面申请一点资金,有宴黛的投资,申请资金会简单很多,这学校可能在一两年内就能建起来。
到时候,村里的学生们就不需要跑那么远去上学了。
当天,村长去了县城,找县长商量这件事。
当天上交了审批材料,没过几天允许的文件下发,这个学校应该是可以建成了。
有人投资建学校,上面只需要出一部分钱就可以通过审批的可能性非常大,不仅如此,还批了一些钱下来和宴家出的那些钱算在一起,刚好可以建成一个不错的学校,还能扩大一下规模,让更多的学生来这里上学。
这件消息很快传遍了附近的村子。
村里的小孩子们天真无邪,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不过村里的大人却很开心。
初中可以不读,但是小学价格便宜,国家还给免书本钱,刚好可以让学校帮忙看个孩子,简直是双赢。
还有一些一直长途跋涉读小学的孩子们一脸羡慕。
等这个学校建好后,他们就已经不读小学了。
可惜没赶上好时候。
宴家临走前做的这件好事,能载入林家村的史册。
离开前的这几天,宴家时常有人出入,要么是找爷奶奶聊天,要么是找宴黛。
一个学校的建造,更代表着拉动内需。
建学校的匠人,还有里面负责桌椅板凳的木匠,那都是需要人工的。
学校就建在他们林家村里,肯定要就近选择工人。
这样一来,那些有手艺的村民们就可以应聘去工作,学校就建在他们林家村里,肯定要就近选择工人,这样一来,那些有手艺的村民们就可以应聘去工作,建造学校的这段时间,这些村民们还能赚一笔外快。
一时间,附近的几个村子都活泛起来。
这么一个大工程,想要建成,不少人都盯着这碗饭。
村长和村支书他们每天眉开眼笑的,到处张罗着拉活儿。
这下,他们村子明年肯定能评比一个文明村。
身为村干部,上任之前都会有一腔热血,恨不得刚刚上任就能大展身手,把村子建设的越来越好。
只是可惜有时候他们一直没有这个机会。
现在宴家出手,他们村子修路,建果林,今年收成翻倍,现在还出钱建学校,这样一来,整个村子的发展就能远远将其他村子甩在后面。
这些事迹组成在一起,可是能为他们的上任增添不少笔墨,将来村里人可是会世世代代记住他们的。
一时间,村里这些村干部们都意气风发。
第三天,宴家人要离开了。
村里已经划出了一大片地,专门用来盖房子,建造学校,
宴家几人离开前,只能看到划分出来的地基,目前还没有开工。
宴家走的时候,全村人都来送。
村长媳妇拉着宴黛的手,恋恋不舍叮嘱。
“以后一定要常回来看看。”
宴黛眼眶有些湿润,连忙点头。
宴奶奶在这里生活了大半辈子,忽然要离开也有些舍不得,但为了孙子和孙女的将来,她也只能背井离乡。离开这个活了大半辈子的地方。
不过,她暗暗想着,以后自己年龄更大一些,孙子和孙女的事事情都安顿妥当,要回来养老。
宴奶奶对村长说,“你看在我这个老婆子留在村里这么多年的份上,能不能把我们家的房子留着?不要给别人住,说不定以后我还要回来养老。”
这本来就是宴家的祖宅,自从农业合作社成立之后,宴家的东西就变成村里的东西了。
等他们离开,这间宅子又变成村里公用的宅子,村里有权利将宅子拆掉,或者安排其他人家居住。
宴奶奶实在舍不得这个住了这么久的地方变成别人家的东西,虽然不抱希望,但也只能拉着村长叮嘱。
村长坚定地点点头,“放心吧,婶子,只要我还能当这个村长,就肯定能把宅子给你留着,就算我以后当不了村长了,也得开个会,让他们知道,知道你今天的嘱咐。”
“以后你们要是愿意回到村里,是我们村里的福气啊。”
宴奶奶感慨着点点头,“好,好……”
马车摇摇晃晃的离开村子。
宴黛看着窗外熟悉的风景一点点消失,喉头有些哽咽,心里堵得慌。
也不知道去了首都会怎么样?
他们会习惯那里的生活吗?
宴黛心里没底。
坐着马车来到市里的县城,又坐上了火车。
这次在火车上,他们需要度过几十个小时。
宴鸣关切询问宴黛和宴奶奶。
“你们的身体撑得住吗?实在不行的话,咱们可以在半路下车找个地方休息一两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