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棋书画之中,书到好说,学宫本来就有不少笔修,学宫的书法体系分为篆体,隶体,楷体,行体,草体五大体系,这五大书体分别对应着不同的风格,例如方正规矩,行云流水,都是不同体系的特点。
只有这画修学宫倒是未有,不过一般对于书法上有所造诣之人,对于水画之类多少有些天赋,还有音律一脉的弟子,脑中也往往绘有天地美景,更有箓书一脉弟子,需要画出更为抽象的箓书之作,箓修之中倒也能有近画者。
这三馆四艺文会的规矩便是,每样比试每馆皆可派出五人,执事堂也可派出五人,一种比试便是二十人,总共八十人参加比试。掌事倒是充分发挥了肥水不流外人田的俗话了,执事堂如今总共也就二十三名弟子,却有二十人可以参加。
这自然是因为此次四艺的第一皆可获得掌事的彩头。据说皆是掌事游历五部,从各地带回来的奇宝。
虽说近段时间三馆交集有些密,不过其实按百年单位来计算三馆能够真正聚在一起交手的时候并不多,猎妖大赛算一场,之后的三馆论文大会算一场,接下去便是万众瞩目的三馆儒道大会了。
所以这三馆四艺大会自然也是三馆之间暗暗角逐的大好时机。不但能有彩头,还能得到名望,三馆馆主自然也是十分乐意,这外门掌事轻易不露面,一露面倒是做了件皆大欢喜之事。
只是这琴与书的比试倒有现成人选,各馆之中音律与书法一脉弟子皆有不少,各选五人倒是简单,而这比画的话只能又从音律与书法加上箓书一脉的弟子上挑选了,勉强也从精英弟子之中挑选了出来。
而后便是这棋了,虽说在凡尘俗之中也有不少王公贵族子弟进入东辰馆,他们也从小学过对弈,不过这可是修行者之间的对弈,加上早已疏忽多年,自然并非用普通人对弈的思维可以应对的。
李式弈倒是有些兴趣,自己不但当年进入书阁学习阵法钻研过棋道,如今元海之中更有霍金老头这个大阵师可以指点自己对弈,自然稳操胜券了,看看掌事到底有什么奇珍异宝做为彩头,
当日李式弈使用过火阵烧的广因小和尚屁股冒红,所以很快便被同意参加棋道比试。
三馆四艺的比试地点便在外门的文曲台,各馆之间自然也是紧锣密鼓的开始准备了起来。
很快比试之日来临,三馆万余名弟子以及师长们皆是朝着文曲台进发。
诸多弟子自然也是未曾见过这位外门掌事的风采,外门掌事李寅此时已经带着他的三个徒弟,立在了文曲台上,李寅生性潇洒,放荡不羁,更是皇天榜上排名第十的人物,其实在修行界也是名声显赫的。
“原来这就是掌事。”外门一众弟子惊叹道。
只见一名身穿白衫的中年男子立在文曲台中心,颔下几缕黑须飘荡,衣与发都是未扎未束,微微漂浮,显得气质出尘,潇洒飘逸。
站在外门掌事身侧的则是三馆执事堂的三位大师兄,四艺比试之中,琴,书,画三门皆是需要点评的,这棋道却最为特殊,输赢全凭本事,故无关裁决点评的意见。
比试的顺序为先比琴道,而后书画同时进行,再比棋赛。
李寅只是简单说了几句开场,并无太多废话,自然也未有拿出众人期待的彩头展示一番,而是直接先让琴道比试开始,而点评的裁决只有他一人。
这二十人中,琴赛能够夺得第一,呼声最高的自然便是执事堂的王浪,法器是一把古琴,炼精巅峰修为,还有中艺馆的杨宗秀,法器乃是一支笛子,炼精巅峰修为。
一名名弟子开始上到场中,若是对战,需要催动真元,与天地共鸣,他们自然只能吹奏或者拨弄简单的音符而已,并不能完整催动出一首曲子来,不过此刻自然只是用法器演奏普通曲子而已,这便是天赋比重占得较多,也就是地球上说的音乐细胞,音乐天赋。
一曲曲各类法器表演完之后,李寅也只是默默闭着双眼,从始至终皆是细细聆听,像酉科班这边温箐梦也是拿到可一个比试名额,直到最后一位弟子表演结束,他才睁开那双如清泉净灵般的双眸,而后缓缓道:“杨宗秀。”
毫无拖泥带水,杨宗秀与中艺馆一众弟子都还未太反应过来,本以为李寅需要逐一点评,而后慢慢思虑才行,未曾想到如此之快,不过就是李寅这般的抉择自然也证明了日后杨宗秀在音律一道上定然小有所成了。
中艺馆那边立刻传来了庆祝的欢呼声,甩先拿下一个琴赛第一,毕竟今日可是三馆之间的又一次较量,比的自然皆是哪馆拿的第一多了。
接下去便是书画两赛同时进行,笔墨纸砚以及各类绘画所需之物,皆是一一摆放了整齐,而后分成两边,一人一个案几,这些弟子便开始各自创作了起来。
台下弟子自然是无法看到过程的,只能稍后看到这些弟子的成品之作,不过为了不影响他们,也只得窃窃私语,小声议论着稍后的书赛或者画赛的第一会是谁。
书赛那些弟子很快快一个完成了作品,便逐一被悬挂了起来,台下一众弟子自然也是开始争相观望,各种字体皆有,像有些草书写的狂妄潦草,根本就有诸多弟子看不懂写了什么,也只有内行看门道。
那些师长们自然能从笔法气息上看出这些弟子的天赋以及所写之字的真元灵气来,虽说同样未运用真元,不过这种神韵是隐藏不住的。
李寅负手从一张张字帖之中逐一走过,时而微笑,时而点头,台上这些书写的弟子自然也皆是各个十分紧张,直到李寅度步看完所有弟子的书法之作,李寅也未多加思索,道。
“杨心”,李寅这一宣布,南门馆一众弟子立刻又爆发出了欢呼声,杨心可是号称点灵虎,南门馆弟子皆说他书写之时随意一点,便富有灵韵,乃是书法一脉的天才人物,能得到李寅认可,日后更加是名不虚传了,其他人倒是还好,谢灵韵与王乃韦两人脸色俱是不好,这书法一赛他们两人居然一人也未得第一,实在可惜的狠,特别是谢灵韵十分失落,她本以为自己最大的敌人便是南门馆执事堂大师兄陈炯,可是陈炯并未参加,未曾想到居然败给杨心。
方才台上最为瞩目的自然也是这位双娇之中的谢竹韵了,一个特别灵秀的姑娘,还是梳了一个飞仙髻,青丝如墨,飘洒而落,因为输了比试所以那张顽皮精灵之态的小脸便改为一脸失落之态,倒是有种我见犹怜之感。
“竹韵也不错。”李寅忽然夸赞道。
见李寅这么说,谢竹韵那双如海底般灵洞的双眸才又亮起了光芒。
“多谢掌事。”谢竹韵盈盈一拜。
【作者题外话】:求银票,稍后再来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