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事情需要他们好好考虑。
一群人继续前进,半路上遇到了前来的政委同志。
经过商量,大家决定,这些难民由游击队接收,回头会想办法安排他们。
李宁生也是大方,将缴获来的所有物资都交了出去,陈东明和政委啧啧称赞,不愧是我党秘密工作多年的老同志。
从来都没有任何私心,光是这批物资就足够他们支撑些日子。只是他们压根不知道,这些东西对于李宁生来说就不叫事。
茅山的根据地已经暴露,而且因为李宁生等人的关系,原本可以支持几年的情况转变,日寇必然会对这里进行更大规模的扫荡。
所以根据李宁生的建议,两条路可以选,一是想办法转战苏北,二是还想在苏南立足,那就去太湖或者溧阳的天目湖。
依照前世的记忆,天目湖附近有一支国军的残部,后来经过戴某人的联络组建了一支抗日游击队。
可毕竟是国军的队伍,双方意识形态和理念都不相同,很可能造成误会,但是这里相对较近。
最终一番商量之后,陈东明和政委二人决定前往天目湖附近再次组建队伍发展根据地,继续和小鬼子干下去。
只是临别之前,老陈有些放心不下李宁生,觉得他现在做的事都是太冒险了。几次私底下劝说过,就算是政委也几次找李宁生谈话。
可李宁生的态度十分坚决,就是留在南京城附近和小鬼子一直干到底。
这里是他曾经的故乡,说什么也不能放弃,况且前世从小到大,每逢冬月,李宁生都会感受到那天空上哭泣的灵魂。
他们做错什么了?那帮畜生凭什么这样对待他们?
本分的,老实的,忠厚的,勤勤恳恳的人为何会遭遇如此的对待?
只有一个答案,因为那帮人压根就不是人,都是畜生。
对待畜生就需要狠,否则那些畜生永远都不会明白他们究竟错在了哪里!
也恰恰是在队伍即将分别的时候,杨洁找到了李宁生,就是一句话,从此跟着他。
李宁生有些恍惚,跟我干?怎么干?
你一个女子好好生活不行嘛?偏偏没事给自己找事。
结果不止是杨洁,找到李宁生和叶荃友的人都不少,之前被叶荃友解救的宗毓敏和杨静怡。
这三个女子似乎是说好了一般,坚决要求跟着李宁生的队伍走。
这都还不算乱的,白胖子胡哈儿也找到了李宁生,腆着脸说自己自服从李长官的命令,毕竟新四军那是共党的队伍。
咱虽然是川军,可也是党国的军人,所以必须跟着李长官走。
李宁生是一阵头大,干脆找到潘政委,让他帮忙做这些人的思想工作,然后直接带着叶荃友和柴山娃俩人,去附近寻找水源抓鱼。
之前可是答应过柴山娃给他做烤鸭,只是如今没有鸭,好在柴山娃也从来没有计较过。但是答应了陈文彬的鱼头汤,似乎好解决一些。
三个人在附近的一处湖泊,也不钓鱼,直接下水,个个水性都不错,还事先说好了比拼一下,看谁抓的鱼多鱼大。
半个小时之后,李宁生抓了一条大鲶鱼和一只最少四五斤的大王八,在那里洋洋得意。叶荃友也不弱,水性甚至于比李宁生还要好一些。
他抓了一条十多斤的草鱼,唯独柴山娃从水底下摸出来一具尸体。
这可就有些煞风景了,不过李宁生和叶荃友丝毫没有在意,经过一番检查后发现,死者似乎不是中国人。
别看穿戴打扮和国人无异,可对方脚趾却有很大的区别,尤其是脚上大拇指和食指的空隙远比正常国人要大很多。
“这是小鬼子?怎么会被人淹死在了湖里?”叶荃友不由得疑问道。
李宁生摸着自己的下巴也是一番思索。
“有没有一种可能,这个小鬼子化妆潜伏,却被附近的老乡们或者是特工识破了,然后将他给沉了湖?”
“有这个可能,那么岂不是说附近应该有咱们的人?”
叶荃友口中的人,可不是普通百姓,而是他一直以为同李宁生身份一样的军统特务。
李宁生闻言,摇了摇头,淡然地说道:“不可能,附近咱们都走遍了,几乎没有人家。军统还是中统的那帮家伙怎么可能在这里待着?”
“另外,老叶,再和你说一遍,我是军人,不是特工,以后那些乱七八糟的就别多想了。但目前,我有了一个想法。”
回到队伍中,李宁生立马让人找来陈东明和潘政委。
简要地说明了一下她发现的情况,然后提议道:“这个湖泊不大,但是周边我们都四下转了一圈。明天老陈和我带人在仔细查看一下。我觉得未必就需要前往天目湖。”
“在这里咱们一样可以建立一个新的根据地。附近土地肥沃,又靠着湖水,水产什么的不愁吃喝。尤其是四周还都是山地,万一小鬼子来围剿,咱们进山不就行了。”
陈东明点头赞同,潘政委也没有异议。于是决定将队伍待到这里来。
有山有水,附近还有耕地,几百人的队伍完全可以自给自足。可以说李宁生是给他们找了一块风水宝地。
只是死了的那个小鬼子李宁生始终没说。对方死的时间并不长,一身衣服都还没破损,李宁生让柴山娃穿上,觉得有些大,换了彭山根恰恰刚好。
想起了在句容城覆灭的小鬼子特高科谍报组,李宁生计上心头。有小鬼子一直假扮中国人不停打探中国的山川河流和许多情报。
为啥咱们不能派人打入小鬼子的内部呢?
唯一困难就是彭山根不会说日语。
可这有什么?
不会说中国话的中国人也不少,不会说日本话的日本人也有,根据前世李宁生对于日寇侵华历史的了解,不少日本人从小就被派遣到了中国。
几乎是从小就生活在中国,一口流利的中文和地方方言,而且对于中国历史甚至于比真正的国人都了解得清楚。
这些人还会说日语吗?大部分还是会的,可是小部分呢?
尤其像是彭山根这种人,你说他一早因为命令就去了四川内地,哪个教他再说日语嘛?
想到此,李宁生专门找彭山根谈了一次话,起初彭山根是不答应的,后来却服从了李宁生的命令。
因为李宁生的计划很简单,不主动找对方,姜太公钓鱼,自己等着对方主动上钩。该打仗的时候彭山根一样跑不掉。
唯一区别是彭山根开始在湖边当起了老农,不过他那个样子当老农根本不需要化妆改扮,活脱脱就是一个老农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