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宁生撤了,可是鬼子的军营却彻底乱了套。几处地方失火且不提,但是指挥官阵亡了,这就是大事啊!
李宁生压根不知道这件事,也是后来才从军统提供的情报知道的,当然这些都是后话。
事后根据李宁生回忆,自己当时并没有专门特意击杀鬼子的指挥官,基本上射杀的都是些去救火的鬼子兵。
但是世上的事有时候就是这么的巧,也只能说是鬼子多行不义必自毙的结果。
小鬼子这次清剿出动了重兵,而且高层都知道,它们要消灭的部队很可能和在当地十分活跃的特战队有关联。
而且根据情报,特战队尤其擅长远程狙击,所以在这次行动发起时就专门下达了文件,要求带队的指挥官一律不准穿着平日的军服。
尽可能穿一些下级军官的服装,或者直接就打扮成普通士兵。而且士兵在战场上见到军官可以不敬礼。
但是日寇的官僚主义那是从根里就深入人心的,所以虽然假扮了,可普通士兵见到自己的主官敢不敬礼?
而这头死掉的鬼子指挥官也是冤枉,他的士兵没有向他敬礼,有些压根就没有认出他来,当时大家都在忙着救火,唯独他一个人站在那里瞎几把喊叫。
李宁生刚好瞄准了他,一看,你叫唤个毛线啊,再叫唤岂不是来更多人救火。于是想都没想直接一枪。
结果都知道了,那名原本是大佐的指挥官虽然穿着普通日寇士兵的军服,可还是被一枪毙命。
事后日寇还专门组成了调查组,想要查明是不是军中有人走漏了消息,否则自己一名高级军官为何会被击毙?
李宁生的无心之举结果吓得日寇在以后很长时间内,不少的高级军官都不敢穿军装,甚至有人还专门打扮成中国民夫的模样行走在军中。
长兴县城外的大火和指挥官被击毙,在日寇中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包括指挥此次行动的老鬼子中将都以为行动已经败露。
后续合围的进度也受到了影响,各方面参与围剿的兵力都停留在原地耽搁了一天多,最后确认只是偶发事件,这才再度进兵。
换个视角,李宁生这边觉得自己成功了,起码可以迟滞日寇最少半天的时间,为突围争取时间。
结果另一边,前去原先部队通知消息的胡哈儿却被抓了。理由很简单,叛党。
可胡哈儿压根不是党的人。
但是带队的政委等人可不管那一套,你不是党员,那就更加可恶,说明你是国党的奸细,试图打入我党内部。
这次前来是不甘心队伍跟着党走,试图将队伍拉去国府那边。
胡哈儿的脾气本就不好,当场就发飙了,说自己清白得很,这次来就是通知大家,小鬼子正在合围。
对方又问了,咱们一直隐蔽得很好,为何你离开队伍之后小鬼子就来合围了呢?那你不光是国府的奸细,还可能是汉奸。
于是二话不说将胡哈儿给扣押下来,跟着胡哈儿一同前来报信的赵长贵一见情况不妙就跑了,他的功夫可不弱,一般人想要留下他几乎不可能。
但是功夫再高也怕菜刀,何况人家有枪。
也就是最后时刻胡哈儿不要命地挣脱押着他的两人,撞了开枪的人一下,这才打歪了,可也是击中了赵长贵的后背。
赵长贵一路带着伤咬牙拼死冲了出去,从此之后失去了踪迹。
部队这边做主的人虽然有些本位主义,可是也都不是傻子,胡哈儿原本就是特战队的人,而且后来自己拉起这么大一支队伍,并且无条件地交给了组织。
这次来报信,估计十有八九可能是真的,因此也派出了侦察兵前出侦查。只可惜侦查的范围太小,只是自己驻地周边五十里。
实际上此时小鬼子合围的兵力最近的还在二百里之外。结果造成了更恶劣的影响,认为胡哈儿就是在撒谎。
经过审问,胡哈儿坚称自己是来报信的,并且要求他们上报核实。可对方压根不听,以汉奸罪名决定将胡哈儿立刻枪毙。
也是该胡哈儿命不该绝,就在行刑前一刻钟,接到组织上的电报,说明了正有大批日寇奔着队伍的驻地而来,而且已经快要成为合围之势。
命令队伍立刻展开突围,于是几名高级指挥员商议一番后打算向西突围,然后寻找机会渡过长江,带着队伍去到江北根据地。
可刚刚被释放的胡哈儿听到消息,立刻反对这个决定,说是南边最安全,而且有人可以接应,因为他知道临安有丁长谋,吉安那边也有刘不凡之前的队伍。
况且临行前李宁生就交代过,真要不行一定向南边突围,进入浙西和赣东的交界的山林里,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地摆脱日寇的追击。
古语有云,一将无能累死三军。
新来的政委等人谁也不听胡哈儿的话,就连夏才富作为队伍的副指挥,提出来应该向南突围,可是也没有被采纳。
还有人说夏才富革命不坚决,始终相信一个叛徒。夏才富也没敢再说什么,虽然此时总部早已发文,确认了李宁生的我党身份。
只是说明中写得有些模糊,说是大革命时代和党失去了联系,但是可以确定为我党的同志。
这就让有些人觉得其中有文章可做,尤其是自己掌权了之后怎么可能再将权力移交出去。
再说回头,李宁生在长兴县点了一把火之后,开始往临安一带撤离,并且留下记号方便联络被派出去的元莫问和侯长华等人。
结果等他到了临安之后,汇合了众人这才知道,胡哈儿原先的那支队伍居然就停留在靠近溧水附近的无想山。
而且鬼子现在前锋兵力距离那里已经不足五十里。至于这几天下来为何队伍没有撤退或者突围,李宁生不得而知。
尤其是胡哈儿和赵长贵两人也都下落不明,不知道是还在队伍里,还是离开后没有直接找过来。
李宁生十分担心二人的安危,尤其是从元莫问和侯长华口中得知,日寇早已经三面合围,故意放开了南面。
临安这一带其实没有什么兵力负责围堵,似乎鬼子就是想要他们从这边突围。一时间李宁生陷入了沉思。
这个情况不对劲啊,按道理说南边突围最可靠,鬼子应该重点防备才对,可是为何偏偏放弃了南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