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合其他人,李宁生需要爬上一处山坡,还要绕行一段距离,因为太近的话,可能会暴露在日寇的射程之内。
要知道小鬼子装备的三八大盖可是以射程远而闻名的,李宁生可不想在已经受伤的情况下再挨上几颗子弹。
因此他只能够选择绕路,尽可能地避开二三百米外小鬼子的视线范围。等到了山坡的背面再转向朝原先战斗的位置靠拢。
只是此时李宁生感觉到一阵头晕,呼吸也似乎变得有些急促起来。他立马意识到自己犯了一个错误。
虽然三处伤口都不算严重,可他一直没有做任何处理,一直都处在一个失血的过程中,虽然出血量看似并不大,可是积少成多。
此刻的他因为失血过多已经出现不良反应,再这样下去很可能会造成脏器衰竭和大脑缺血。轻则昏迷,重度的话有可能会有生命危险。
李宁生立马躺下,解下腰间的皮带,快速地绕过自己的腿大腿根,然后狠狠的拉紧再扣上。这样可以缓解左腿贯穿伤的失血速度。
腰间的擦伤并不严重,而且已经不再流血,所以李宁生暂时没管它,反而是自己右臂的伤势最严重,鲜血一个劲地在流。
可是这个伤口非常难包扎,尤其是李宁生只能用左手的情况下,早知道刚才先让陈大夫帮自己处理一下就好了。
此时的李宁生稍稍有些后悔,觉得自己还是太自信了。可现在只能自己来处理伤口,于是咬着牙先将身上的装备和外套脱下。
用匕首将血液粘连在一起的衣服隔开,然后用内衣的衬衫撕下的布条堵住那个伤口,再接着又用外套扯开的布条配合着牙齿紧紧捆扎。
虽然是数九隆冬,但是处理完这些之后,李宁生已经是满头大汗。躺在原地口中沉重地喘着粗气。
休息片刻,正当他准备站起来转过身继续前行的时候,突然间眼前一黑,整个人便失去了知觉。
公路另一边听到警讯的叶荃友立马下达了命令,全体有序撤出战斗,火力组负责掩护,狙击组掩护,突击组率先撤退。
刚离开阵地没多久,叶荃友就遇到了赶来传令的陈伟大夫,眼见叶荃友已经组织撤离,陈伟也是松了一口气。
这时才想起来李宁生,好在之前看他活动灵活,看起来即便是受伤也并不严重。
公路这边,陈东明和刘不凡等人也接到了撤退的信号,于是同样有序地展开撤离。
除了刘不凡这个火力点还有马嘉远以及侯长华两个狙击点作为殿后之外,其他人都带着伤员撤出了伏击阵地。
远离公路,沿着事先早已探查好的小路一直急行军,沿途还清理了痕迹,并且在一些关键位置布置了诡雷。
等到两边队伍汇合之后清点人数,来时是三十五人,现在负伤七人,完好的二十七人,怎么数都少了一个。
“不好,头儿不在!他娘的,咱们把头给弄丢了。”胡哈儿第一个发现不对劲。
然后二话不说,掉头直接往来时撤退的方向跑去。
“站住!”叶荃友大声呵斥。
此时叶荃友也是脑袋大,不知道为何李宁生没有跟上撤退的队伍。虽然根据之前陈伟大夫的说法,李宁生伤势不重,可为何没能够一起撤退呢?
这要是李宁生出了什么意外,这支队伍将会如何,叶荃友不敢想象。毕竟李宁生可以说就是这支队伍的魂,是所有人对于胜利的精神图腾。
很快叶荃友强行让自己冷静下来,转头对陈东明交代道:“老陈,你带队伍撤离,不需要等我们几个。后面道路不需要再布置诡雷,只需要收拾大队人马通过的痕迹即可。假如傍晚时分我们没能够回去,你就带着队伍立刻进山,在咱们约定好的地方再等一天。”
说罢,叶荃友也没管陈东明同意不同意,大声点名:“胡哈儿,刘不凡,郝成明,马嘉远,夏才富,还有陈大夫跟我走,咱们回去找头儿!”
被点名的几人一声不吭,纷纷检查自己的随身武器,弹药不够的直接找身边队友补齐。然后大步流星跟着叶荃友一起返回之前战斗过的地方。
此刻,被伏击的那群小鬼子也是松了一口气。一百多人不到半个小时就战死了快一半,受伤的也有十多个。
对方主动撤退,他们也没敢继续追击,军官都死了,如今带队负责指挥的是一名军曹。
他先是清点人数,而后下令打扫战场。顺带派人前去公路两侧的伏击阵地查看,他想知道对方的战损如何。
当他亲自站到一处伏击阵地之后,看着地上的弹壳,还有那些埋伏点以及少许留下的血迹,不由得眉头紧锁。
从军多年,又经过淞沪和南京两次大战,军曹小笠原次郎是个经验十分丰富的军人。可是通过现场的观察,似乎伏击自己的这伙儿支那军人并没有人阵亡,最多也就是负伤而已。
而且从血迹的量判断,这些人大部分都是轻伤,或者就是有随军的军医在现场进行过及时的战场抢救。
因为他看见有些地方有被丢弃的带血的医用棉团还有针头和药瓶。
一个小股部队,总人数大约在四十人左右,居然让自己的部队损失过半,而对方无人阵亡,这简直让人难以置信。
支那人的战斗力他是见识过的,有些那是一触即溃,虽然也有英雄悍不畏死,可他从来没有见到过这样精锐的部队。
猛然间,他想起之前司令部下达的一个通告,就是寻找一直神秘的支那部队,那群人也是战斗力十分的厉害,在句容城周边和溧阳城附近都给皇军造成了不小的麻烦。
自己遇到的会不会就是那一支部队?
正在小笠原次郎思索的时候,有士兵报告,说是之前从山坡上冲下来的那人,应该是负了伤,一路沿着路边的土沟爬了有二百多米,刚才去查看,发现了不少血迹。
因为远离当时激战的战场,所以没有人太在意,可是有两名小鬼子曾经沿着土沟去侦查过,被李宁生打死一人,剩下的逃了回来。
前来汇报的正是此人,他询问小笠原要不要搜索一番,说不定可以抓住一个俘虏。
听了汇报,小笠原次郎立马来了精神,要是能够抓住一个活的敌人,说不定自己就可以立下大功。
于是立马召集了十多个鬼子兵,端着枪在活下那人的带领下前去搜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