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旗形如墨色,通体却黑。边缘以金线缝制,尽显张力。
旗面金凤羽翼之下,竟是一头张牙舞爪般的棕熊图案。
“这是……”
“我们军队未来的战旗,也是我们未来军队的名号。而我叫他,‘飞熊’。”
“飞熊?飞熊军?!?这名好,够响亮。”
所有人惊呼错愕,面面相觑之间,脸上也全都洋溢起了充满兴奋般的笑容。
三个月的时间,转眼即逝。
在此期间,董卓和诸位首领全都在大帐中研读先人留下来的兵法。身为商会会长的张俊平作为教授,于侧答疑解惑。外面新招募上来的步卒和原本胡羌部落的士兵,在经过严苛的训练,战力基本也是一日千里。
待等三个月结束的时候,董卓等人再度走出去大帐的那一刻。他们已经脱胎换骨,彻底的焕然一新。而外面历经三个月特训的数万军团,也已完全和三个月之前不能同日而语。
他们枕戈待旦,完全变了一副风采。
董卓露出满意般的笑容,随即也开始了剩下三个月将帅与士兵之间默契的最后训练。
排兵、列阵、军法号令,特训中的筹备一应俱全。而计划中的‘飞熊军’,此时也逐渐成为一支规模庞大、战力彪悍的虎狼之师。
眼看距离向匈奴进献岁贡的日期越来越近,董卓更是在临战之前,于荒漠的校场之上举办了一场规模宏大的阅兵检阅仪式。
方阵并分为三,以军团作为单位。
其中骑兵军走在最前面,他们猎马长枪。吸取了羌人擅长的突袭战法之余,更以左手的盾牌作为加增。如今重甲护身,便是战马也配备了适当的铁甲作为防护之用。虽然这样的设计,降低了些许进攻速度上的优势,却完全弥补了之前防御上的不足。
弓弩兵军团位于骑兵团之后,随即走入校场。
他们个个威武,雄姿英发。根据三名胡汉羌教习的严苛筛选,军团内如今的士兵全都是一等一的神箭手。
和骑兵不同,他们没有战马和长枪作为武器。然而仍旧身披重甲,以此加强自身防御能力的同时,更是背背三担之弓。
强弓硬弩是他们的第一武器,射猎范围均在八十步开外。同时在他们的腰间,还配有并分左右的一对锋锐短剑。这样的配置,不单单让他们可以利用手中的强弓硬弩展开远距离的射猎,还能完成近距离的短兵相交。
两支军团走过,步兵团则在最后登场。
说是步兵,实则又称‘玄甲军’。此军身披两层重甲,完全有着战国时期魏武卒的风采。
长达三个月的负重训练,让此时的他们已经不会因为身上的双层重甲影响进攻的手段和速度。
这支军团拥有卓越的军事素养,也让他们相较于骑兵和强弩兵,有着非凡般的近战身手。
他们以军令马首是瞻,矩阵攻击、圆阵防守。更是得到了张俊平原本带来的西凉商会工事筑建军的真传,善于以极快的速度筑建起强有力的壁垒和工事,以此用于战争所用。
吸取了如此多的优势,将他们称之为攻守兼备的‘国之利刃’,此时也绝不为过。
望着井然有序的军阵从自己身边不停走过,此时董卓的志得意满,心中更是充满了难以言喻般的欢喜。
他缓缓松了口气,收住脸上充满激动的笑容,同时也朝着身边的亲兵一个眼神示意。
亲兵会意,此时赫然举起手中的令旗。
望见号令,万军其声呼呵。他们就地操练,所有的动作全部整齐划一。
其声恢弘,响彻整片关外大漠的天空。此时伴随着早已在校场升起的飞熊墨旗,如今更是迎着瑟瑟般不断吹袭的寒风巍峨飘摆。
“报!”
探马的一声呼呵,打断了校场上的阅兵仪式。
众人停住原本的动作,所有人的目光全都望向此时从营门外飞马而至的探马飞骑。飞骑快如闪电,径直到了距离董卓足有十几步远的地方这才停下。
探马翻下马背,几个箭步跑来,随即也稳稳跪在了董卓的面前。
“报!”
“何事?”
“回禀董大人,北方匈奴的吉利可汗部派遣使者来了。如今的使者,已经在我军的营门口处等候接见。”
“这么快?”
闻听探马所报,胡轸和迷当的脸上不觉全都掠过一抹惊异之色。
探马口中的匈奴吉利可汗,就是大漠羌胡两部背后的匈奴奴隶主。不单单是他们,即便是胡人和羌人部落中的诸将与庶民,听到吉利可汗的名字也都闻风丧胆、风声鹤唳。
他们每年之所以向北方的匈奴部落进贡大批的牛羊、金银以及奴隶和美女,为得就是满足这个贪得无厌的吉利可汗。
吉利可汗是当时匈奴部落的五大首领之一,拥有的部众,少说也有几十万。
他麾下能征惯战的匈奴猛将,多达数十人之巨。而强悍的匈奴骑兵,少说也有五万。至于他部落所辖的疆域,更是基本垄断了除了胡人和羌人所管辖的整个大漠之地。
“董大人,这……”
“无妨。”董卓一脸威仪,随即转向奏事的探马,说道:“有请使者,到我的大帐相见。”
“诺。”
探马应喝一声,跟着退下。
不多时,董卓升座大帐,稳稳坐定。麾下诸将林立左右,静静等候匈奴使者的到来。
他们屏住呼吸,有些甚至面带异样的朝着稳坐在主位上的董卓窥伺过去。面对这位年轻的联盟首领,他们很难想象接下来的他,将以何种温软但却不失礼敬的方式迎候这位来自北方的匈奴使节。
毕竟半年的时间虽然眼看将至,但时间显然还没有到。
飞熊军的训练尽管小有所成,但显然目前还需继续加强。而匈奴人此时派遣使者前来的目的,也让在场的所有诸将全都心生疑惑。
伴随着逐渐临近的脚步声,大帐的帘笼顺势一挑之间,一个身着异族府侍的壮健汉子,此时也充满威仪的走进了大帐。
他昂首阔步,显然一副有恃无恐般的样子。
稳稳走到大帐的中央,面对所有人瞩目的眼神,竟是稳稳站定。面对此时稳坐在上座上的董卓,此时的他以中原人的礼节抱拳拱手,却立而不跪。
“董首领,久违了。今番我奉我家可汗之令,来见董首领。眼看岁末将近,想必胡羌两部针对我部每年的进献之礼,应该也准备的差不多了吧?”他不等董卓说话,直接开口:“我家可汗有令,今年的各种岁贡,羌胡两部都要在原本每年的基础上增加三成。”
“三成?!?”
闻听使者所言,胡轸和迷当全都面露惊色。
然而使者听到他们的呼呵之声,就只是一个侧目般的威吓,二人就全都下意识的低下了头去。
董卓闻言,面沉似水。稍作沉吟之后,脸上竟浮现出一抹略带深沉的笑容。
他微微弯曲身体,下意识的向前倾了几分。甚至以目光示意,如今招手让站在大帐中央的匈奴使者上前搭话。
使者眉头微簇,不知董卓是何用意。
下意识的环顾两侧,所有的鹤立诸将,全都一副敢怒不敢言的姿态。
使者见此,不由得轻蔑一笑。原本心中的芥蒂,此时也彻底被他脸上的嚣张气焰所取代。又见董卓虽然身居主位,不过也就只是个十六七岁的孩子罢了。
似如胡羌何等强悍,多年也都臣服在他们匈奴的麾下不敢造次。而董卓区区一个汉人小辈,又敢如何的肆意妄为。
想到这里,使者的胆子越发大了。
他昂首挺胸,竟是当着左右两侧众家将领的面,直接来到了董卓的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