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姜两岁那年,李擎年满十三。
因为家里添了个娃娃,李家还算过得去的生活捉襟见肘起来。
孩子大了,用钱的地方难免会多。
李老爷子深思熟虑了一阵子,决定出门做点小生意养家糊口。
老爷子出门做生意,本来是想一并带上李父的。
可李父当时偷奸耍滑,借口说李姜还小离不开爹。
最后跟着老爷子出门的只有李擎亲爹。
出门前,老爷子对着李擎承诺。
说回来的时候一定给他买喜欢的砚台。
十三岁的李擎从没想过这竟是自己与爷爷的最后一面。
李老爷子早年跟着表亲的哥哥走县送过货。
他带着李擎爹在县城里揽了个到隔壁郡县送货的生意。
两个县之间只隔了八百里。
可这八百里路,最后却成了李擎与亲爷爷亲爹阴阳两隔的彼岸。
在李家村苦苦等待爷爷和父亲归家的李擎最后只等来官府的报信人。
官府的人叫李家人到衙门一趟。
去做什么?
认尸。
白布底下是两具早就凉透的身体。
李老爷子慈爱的望着李擎的眼永远的闭上了。
死者衣着朴素,他们的遗物里,却有一块模样精致的砚台……
官府的衙役叹气道:
“也是命不好,山匪很少在咱们这一代出现,就出现了这么一次,偏生让他们遇见了。”
可屋漏偏逢连夜雨。
李老爷子搭上了性命不说。
生意的东家还把这次损失的货物赖在李家人身上。
因为李老爷子和李擎爹尸体被发现的地方不是官道。
而是荒无人烟,可能有野兽出没的山间小路。
寻常百姓除非成群结队,不然哪有胆子走小路?
尸体是山附近村庄的猎人们发现的。
衙役勘察了现场,可以确定没有拖拽尸首的痕迹。
东家以此为由,把李家人告到了官府,要他们赔偿自己这次损失的银子。
老爷子和李擎爹死了。
按理说当家的本该是李父才对。
可那时的李父烂泥扶不上墙,别说当家了,就是酱油瓶子倒了都不知道扶一下。
家里的财政大权就这样落到了李奶奶手里。
要李奶奶赔钱?
这不是要她的命!
衙门升堂的时候,李奶奶撒泼打滚,搬出自己刚死的丈夫和继子。
甚至扬言要一头撞死在衙门的柱子上。
当时的县太爷是新官上任,他哪见过这样难缠的李奶奶。
大燕朝律法森严。
李奶奶胡搅蛮缠也没用。
最后东家被闹怕了,只要了李家人三两银子。
县太爷也不耐烦,放下话说李奶奶要是不赔钱,就要被以大闹公堂的罪名抓进大牢。
一听要被抓。
李奶奶知道怕了,这才百般不愿的交出三两银子。
事情到这还没完。
刚刚走出衙门。
李奶奶就当街痛骂李擎。
说什么要不是你这小混账非要什么砚台,老爷子和他爹怎会死?
那时的李擎抱着爷爷和亲爹的遗物,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因为他知道,爷爷和爹没走官道或许真的是因为他。
在爷爷离开家的时候。
李擎再三的祈求他们要快点回来。
爷爷和爹身亡的那条官道年仅十三岁的李擎记得很清楚。
村里的人都说,从隔壁县回到青山郡。
走那条山路是最快的。
李擎一言不发,李奶奶更加生气。
她随手抄起路边的棍子打在李擎身上。
李奶奶打的那叫一个狠。
如果不是衙役拦下来。
李擎差点被打的头破血流。
打完之后,李奶奶从他手里夺过砚台,当着他的面当进了铺子里。
而且是死当。
最后那一方砚台当了一两三钱。
一两三钱,这个小小的数像大山一样压在李擎的心里。
直到李擎买得起价值一千两白银的砚台他都没有忘记。
等伤养好了,李擎本来是要接着念书。
李擎以为没人知道他藏有自己的私房钱。
可他千防万防,没想到还是被李父发现了。
这天李擎早早离开家去了县里的书院。
李父趁他不在,溜进他屋子里翻箱倒柜。
可李父找遍了房间,都没找到李擎藏私房钱的盒子。
想来一定是北凉李擎带到了书院里。
李父想着,从家里带了小半袋粮食到书院去。
县里的书院每月只放一次假。
所以书院是允许学生亲属进院探访的。
李父进了书院,假模假样的对着李擎嘘寒问暖。
本来到了探访的时间,李父就该离开书院。
但他悄悄的藏进了学舍里。
等学生都去上课了,李父就探出头来。
学舍就是书院学生睡觉的地方。
李父不知道那张床是李擎的,他只好乱翻一通。
这一找还不得了!
李父在学舍里发现了一个装满银子的荷包,还成功找到了李擎的盒子。
他掏空了荷包和李擎的盒子。
可在李父将要离开的时候。
也不知道他是出于什么心理,竟然把一块碎银放回了盒子。
可能是出于好心,他怕李擎身无分文了挨饿。
也能是故意的。
因为他放回去的碎银上刻着另外一个学生的姓。
学生下课后回到学舍,看见屋里一片狼藉就知道被人翻过了。
他们急忙查看自己的东西还在不在。
好在什么都没丢——
除了那个被偷银子的学生。
学舍一般没人进来,打扫卫生也是学生们自己安排。
丢了东西,他们能想到的小偷只能是自己人。
这下学舍闹翻天了。
而李擎全然不知,他还留在课堂上背书。
噩梦就这样降临了。
李擎是被学生们恶狠狠的拽回寝室的。
“好啊李擎,我平日拿你当兄弟,你居然偷我的钱!”
丢了钱的学生指着他的鼻子怒骂。
李擎还一头雾水。
为什么昔日的同窗会这样神色狰狞的咒骂自己?
从其他学生的嘴里。
李擎拼凑出一个真相。
原来是同窗的钱被人偷了,却在自己的盒子里找到。
盒子?
李擎眼神一滞!
他的私房钱呢?他用来读书的钱呢?
“就是他偷的,我们都回来了他还在课堂背书,一定是做贼心虚了不敢回来。”
“真是知人知面不知心……”
这件事自然惊动了院长。
学舍里人证物证俱在。
李擎顿时从夫子口中天资聪颖的学生变成了人人喊打的窃贼。
就这样,李擎被赶出了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