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冻将至,韩儒伶为了节省时间定了最早一班飞往省城的飞机,凌晨五点起飞,夜风有些凌冽,冻得他不由地把外套紧了紧,带着手套的双手也握了个拳头伸进衣兜里。
临行前,麦蕊来找他就是把一条米色的围巾和一双蓝色的棉绒手套交给他。
此时的韩儒伶虽然冷,但却禁不住笑着在机场里赶着。
上午七点半,韩儒伶准时到了文化节主办单位的大门口。
尚未到上班时间,门口略有些冷清。韩儒拎在附近找了一家早餐店,随意吃了份儿热腾腾的汤面,而后便笔挺地站在大门口等着。
上班时间一到,大门被打开,虽然又不少人从大门口进去上班,但韩儒伶却不确定他所要找的人在哪栋楼哪个科室。
于是,他往门口保安亭走进了几步,客气地问道:“您好师傅,请问要想找文化节的主办单位该往哪栋楼走?”
中年保安看了他一眼,遂问道:“你有预约吗?”
韩儒伶摇了摇头。
“那就回去上网领个号预约一下儿再来吧。”
一句话就把他给打发了。
韩儒伶心里头有些犯难:韩儒伶见着这个消息的时候留给他的时间并不长,前期虽然紧赶慢赶地准备材料,但还是耗费了一些时间。
现在他人在省城,文化节截止报名日期就在第二天,如果现在回去预约上几天再来的话,早就过了报名时间了。
这个跟时间赛跑的难题让韩儒伶觉得有些局促。
他站在大门外的梧桐树下,蹙眉思考了好一会儿。
最终,他想到了一个“借道”的法子。
早前在了解相关资料的时候,韩儒伶就了解到了这次文化设有绿色通道,专门为一些濒临奇特的艺术门类服务的。
虽然韩儒伶现如今所要展示的潮剧并非濒危剧中,但却是国家第一批准许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顶着这个名头,韩儒伶在网上直接申请了绿色通道,因为绿色通道申请的人少,所以审批也快,当即预约当即就能进场,因此韩儒伶不过花了半个多小时的时间就拿到了进入大门的预约号。
保安看了看他,不解道:“你这小伙子还没回去吗?再不回去就过时间了。”
“这位大哥,我其实已经有预约好了,您看。”韩儒伶说着把手机界面往他面前一递。
保安有些懵:“你这人,不是有吗?刚才问为什么说没有呢?”
韩儒伶抱歉道:“没理解明白是哪个预约号,真不好意思!”
“行吧,进去吧。进门后右拐第一栋白色楼就是,不用上楼,首层就有工作人员。”保安好心地指示道。
“好的,多谢你了!”韩儒伶很愉快的迈过了大门,朝里头走去。
工作人员很认真地对照了他递交的资料和之前在网上预约的情况,颇为费解道:“韩先生,您这剧社不属于咱们这次绿色通道的申请范畴,您可能办不了。”
“是吗?那看来是我理解有误了。我还以为有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界定就可以申请绿色通道了。”
“不好意思韩先生,我们这儿不能给你申请。”工作人员抱歉道。
“那我现在应该怎么办呢?”韩儒伶询问道。
“如果您还想参加的话,可以重新申请预约号。”
“这位小姐,真不好意思,咱们都知道明天就是截止日期了,如果我现在回去预约的话,岂不是明摆着就错过了呢?”
“这……”面对这个可观事实,工作人员也有些为难。
“您看能不能这样,您告诉我负责我们这块的负责部门在哪儿,我直接上那儿去看看,我刚才在门外头等着的时候听人家说往年有一些捡漏的序号,可以不用预约,我想去试试,可以吗?”韩儒伶很诚恳。虽然他刚刚“借道”进来了,但还是如实将自己的想法告知,免得后头因为隐瞒而变得被动。
工作人员相互看了看,见眼前这人如此诚恳谦逊,加上往年也确实有这些机会,所以也没反对,而是开口道:“你如果真想争取的话,可以上三楼看看。不过成不成就看你的运气了。”
韩儒伶喜出望外,笑着道:“太感谢了!我这就上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