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容嫣然静静看了她片刻,道:“也不是我存心为难于你,宫里的事情,也就这样了,有什么委屈,只能往肚里咽。事儿还是照样得办的。”
说着端起手中茶盏,眯着眼睛看了眼殿外耀目的日光,轻叹道:“这些日子真是精神短了,这才刚起来多久?午膳都没有吃呢,又在犯困。”
皇甫明月笑笑道,“我记得你从前身体倒是挺好的。是生宜安公那会儿伤了元气吧。”
慕容嫣然道:“那倒不一定,我看是上了年纪的缘故,衰朽了。哪儿都不怎么舒服。人一旦上了年纪,不服老也不行啊。”
明明才只是二十多的人,但在这宫里,也待了上十年了。一方天空看得太久,心难免就渐渐苍老了。
她想了想,又道:“咱们陛下跟我也差不了几岁,眼下还未到三十。我自觉衰朽,他却正当盛年。皇甫妃你与我都是少年入宫的,跟他久了,总会熬成老夫老妻。想也想得到,等到再过十几年,这宫里依然会有不到二十岁的少女伴在他身边。我们这样的人,终究不能得宠一世。因此,不如活得坦然些。将手上的事情做好,才能得到他的尊重。争宠是没办法长久的。”
也算是推心置腹的说话了。这个年岁,还有年轻的女孩子与她为敌,不惜作践自己,也不愿让北辰元凰在她那里宿夜。等再过十年呢?恐怕她都变成老太太了吧,到那个时候,新入宫的人都根本不会将她放在眼里了。
有些人就觉得,趁年轻,能多斗一日算一日,等到斗不下去的时候再放弃。慕容嫣然却觉得,那样的事情无谓的很。
只是在宫里,斗不斗,也由不得自己。碧女那个时候那般受宠,也不是什么争权夺势不长眼色的人,到最后,还是没落到什么好下场。
在宫里,过一天算一天也就罢了,真心不该想什么未来,稍微想一想,就觉得不寒而栗。
耐着性子陪皇甫明月一起吃过午膳,她将人送走,去看了看太子与殿内的猫,靠在回廊边上出了一会儿神,转身回西边寝殿,还是打算继续睡觉去。
明成殿这地方,她也住了足足十年了,一草一木,都熟悉的很。境遇最差的时候,就在这殿所之中通宵读书直到天边发白。如今年纪大了,竟然连夜也熬不起了,不由感慨岁月不饶人。
想起从前她少年之时,决定入宫的时候,权太妃就曾经将她带到这里,带着她,将一间间殿所走遍。
慕容皇后在的那会儿,任何时候见到她们这些晚辈,态度都是亲切随和的。权太妃却完全不同,这一位性情冷厉,在慕容嫣然面前,几乎从来都没有笑过。
参观殿所的时候也是,从头到尾都是一副冷冰冰的表情,慕容嫣然胆战心惊,都不敢抬头看着雕梁画栋的殿所。
权太妃那个时候就那样,面无表情的对她说:“看清楚了,这里以后就是你的地方了,自生到死,后半辈子要一直在这里渡过。”
她鼓起勇气,怯生生抬头,看的却不是巍峨的牌匾,而是权太妃的面孔。她没见过权太妃几面,但却觉得,世上不会有比她更美的女人了,既然这么美,为什么总是不快乐呢?
权太妃对她说,“宫里的天空,充斥着冤屈与泪水。但就算难过,也不可以在人前哭泣。从此以后,就要一个人熬下去了。”
那句话,她记了好多年,到现在想起来,还是觉得心寒。但无论如何,这么些年,再难过的事情也都熬下来了。
她还能继续熬下去。不管这宫里来去多少人,她始终会安然守在北辰元凰身边。
没过几天,慎刑司的筹备计划就完成了。
君书做出来的计划案设计合理,内容详细,逻辑清楚,慕容嫣然看过之后觉得很满意,给持重殿递过去之后,持中殿首席女官慕仙柔批复了一个“准”字。
看来北辰元凰也是没什么意见了。
还特意将内惩院西苑的那几间从前存放刑具当库房使用的殿所腾了出来,征用给慎刑司作为办公地点。
因为与内惩院同属于执法机构,因此不分内外,慎刑司女官的俸禄与经费,全部从外朝大理寺支领。不用内务府出银子,慕容嫣然竟然还松了口气。
内廷财务,真心是不乐观了。
因为大理寺丞苏佑山是苏华章父亲的缘故,从人家手上拿银子,就不得不给人家点方便。再加上苏华章贵为昭仪,自从两年多前因为小产一事辞去六庭馆教职之后,就再也没有领过内廷的职位,慕容嫣然也觉得不大合适,因此就接着这个机会,上奏持中殿,恳请将左行台的位置赐给苏华章。
至于慎刑司实质上的主事者,右行台之位,则推荐易君书。
这样一来,慎刑司这边,便是由易君书主管,苏华章协理了。这两位后妃的父亲,都是儒门出身,在读书的时候,也是以擅长法理而闻名,慕容嫣然的打算,就是要以外朝立法治国的原则来整顿内廷,好好扫一扫宫里的邪气。
苏华章还在养胎,一时半会儿并不会回宫里。慕容嫣然是不会亲自动手的。因此主要的功夫就落在了易君书身上。有这样一层原因在,内廷必然不能亏待于她。慕容嫣然料定这样的内奏折子一定会被批准。但却未曾料到,持中殿的反应超出了她的估计。
内奏送上去第二天,便收到北辰元凰亲笔批复。人事上的事情,并不是他说准就可以立刻执行的。文书与印玺都是持中殿的封书尚宫们在做,最快三五天之内就能传旨。慎刑司左右行台的位置自然是没有问题的,令慕容嫣然意外的是,北辰元凰决定钦赐上谕,追封碧女为太阴殿祀嬛,并敕封易君书为六庭馆馆主。
太阴殿祀嬛历朝历代都是由中宫兼任的。北辰元凰之前说过,追封碧女为中宫之事会留给太子来办。但宫里在太阴殿做事的女官,恐怕也有不少在觊觎祀嬛之位。如今碧女受追封,她们就再无机会。
宫中后妃亲自打理的机构,就只有太阴殿与六庭馆,一道一儒,太阴殿是中宫的地方,六庭馆一般则是由三贵妃之一担任馆主。本朝之中,柏舜,苏华章,易君书都在六庭馆做过事。算起名份,柏舜是在师执令的地位上被驱逐出宫的,苏华章曾经做过两三年的教执令。就地位而言,其实都不高。并不曾真正控制过六庭馆。
易君书进入六庭馆的时候,在身为内阁首辅父亲的催促之下,挑战了严苛到变态的考试,足足大考两个月,硬是考到了教母的位置,成绩方面,是让人没话说,但年纪轻轻,就将六庭馆上下的自尊心扫成了渣,就算身份地位摆着,日子也不大好过,底下人就算不明着违抗她的意思,脸色也不会太好看。
易辰觉得她女儿才华横溢,没必要跟在一群白痴后面做事。能考得到更高的地位,就不应该委屈求全。有这样的女儿,的确也够他骄傲,但他却未曾想过,内廷是什么样的地方,不是靠实力就能让别人闭嘴乖乖俯首称臣的。
这位长秋君,入宫也就不到一年,锋芒毕露将宫里上下人都得罪光了,以后日子要怎样过?
就慕容嫣然看来,易君书似乎也完全没有将别人的态度看在眼里,自顾自做自己的事情。年岁小小,却能有这样淡然的心态,在慕容嫣然看来算是很难得了。但在不熟悉她的人看来,难免就觉得她是倨傲,看不起别人。
这些也算不上什么,骤然间将她封为六庭馆馆主,估计那些教母也快吓死了。北辰元凰做事也真够不按常理出牌的。
不由掩卷长思。
在六庭馆的事情上,北辰元凰心里是有些忌讳的。
因为是本家的人,慕容嫣然多少也知道些内情。
北辰元凰十岁那会儿,曾经有一段时间,他母亲权妃也因为一些小事激怒先皇,致使他也被幽禁在六庭馆北边龙门道上荒废已久的钦安殿。因为离六庭馆很近的缘故,就让六庭馆的女官在那边伺候。
天子亲政的时候,若是年岁太小,六庭馆女官就有监国理政的权力,当时先帝春秋鼎盛,六庭馆的教母们就觉得,若是让这个庶出太子熬到登基的话,一来年岁必然也不小了,二来权妃向来为人强势,她们必然得不到摄政的权力,因此六庭馆之中便有人密谋,想要让北辰元凰被罢黜或者干脆死在钦安殿,这样的话,太子一事就有翻盘余地,教母们还能再在争权的路上多走一段。
那个时候北辰元凰年岁尚小,因为自幼被娇惯的缘故,遭逢冷落没多久,就得了一场重病,非常经不起折腾,一到入夜的时分,就特别怕各种嘈吵的声音。
殿内伺候的女官们受了教母的指使,想着反正天子已然震怒,权妃母子气数已尽,用不着客气。一到晚上,就拼了命的折腾还是一个孩子的北辰元凰,在楼梯上下故意咚咚的跑动。或者高声谈笑之类。都是让人揪不出大错的事情,却让他苦不堪言。
惊恐的时候,难过的时候,支撑不下去的时候,一直陪在他身边,帮他想办法跟那些人对抗,从始到终忠心耿耿的,也只有慕仙柔了。
慕仙柔比北辰元凰年长八岁,是权妃陪嫁大丫鬟慕凌霄最小的妹妹。六岁随姐姐入宫,从北辰元凰刚生下来起,就一直在照顾他了,因此深得权妃信任,就算当时北辰元凰被移到钦安殿,也拼死恳求先帝,让慕仙柔跟着北辰元凰一起去。
就是因为带着这一个亲信的人,北辰元凰的命才能保下来。
权妃冒着极大的风险让人递话进钦安殿,告知慕仙柔,说是给北辰元凰送的药,万万不能再吃了。
后来才知道,太医院也有人受了六庭馆馆主的指使。在药汤中掺了与作为基础药的甘草气味相近的苦苋草。那种药给小孩子吃,常年累月,就会导致神智昏聩。
因为与药方里别的药形状气味都相近,就算查药渣也难以找到,也不知道还在幽禁中的权妃是怎么发现的。细想起来,那位太妃,也的确是精明强悍的人。
北辰元凰被关在钦安殿的时候,身边伺候的人里也就剩下从东宫带出来的慕仙柔可靠了。药不能吃,也不能就那么放着,被别人发现了,谁知道还有没有什么狠毒的后招。慕仙柔将药汤偷偷倒一点半点在花盆里,害怕把花都浇死了给人看出端倪,也不敢多倒,剩下的,就全部倒进自己的里衣里带出去。除了出入换衣服的时间,她几乎是寸步不离的看着北辰元凰。
禁闭足足持续两个月,北辰元凰与慕仙柔其实是相互扶持照料着熬过来的,因此到后来,慕仙柔内廷首座的地位不可动摇。
慕容嫣然入宫之前,慕容瑾就曾经提醒过她,无论如何不要与慕仙柔对立。那一位在北辰元凰心目中的地位,恐怕远胜她们这些后妃。
当初幽禁事件过后,权妃复辟,将那个时候六庭馆得势的教母们几乎全部都贬斥了出去。六庭馆馆主薄红颜更是因为擅自弄权,被罗列罪状,判下抄家斩首的重罪。但可惜权妃再惩治薄红颜之前不慎走漏风声,导致薄红颜孤身潜逃,至今还未曾被抓回来。
自那之后,六庭馆就再也没有馆主了。
北辰元凰登基之时年仅十三岁,权妃甚至以太妃身份颁下懿旨,放弃垂帘听政。让天子少年亲政,彻底断绝了六庭馆干预朝政之路。
内廷中人擅权的话,后果往往比外朝更严重。这道理人人都明白,但归根结底,内廷之中的机构,就是为了与外朝相互制衡而存在的,并不可能永远不用。
北辰元凰骤然之间将易君书推到了这个空置二十年的位置,不由让慕容嫣然想起了这些往事。
还是跟太子有关吧。这下倒好了,她是太子养母,君书将来就是太子教母。再加上身为东宫太傅的易辰,以及即将入宫教导太子的安成君。单是这个孩子身边,就会围拢一大帮人。
而这些人中,哪个是真心为他,哪个,又是只想利用他擅权,又有哪些人,将来也许可能会害他,就得慕容嫣然这个做母亲的来一一辨别了。
不由叹气,往后的日子,可真是不得安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