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室之中向来有规矩,宫中若有难产的皇嗣,便舍身给佛门以求得到佛祖庇护。礼制上自有规矩,实际上,便是要送到寺庙里养着的。
若是皇子,便送往龙华寺,公主的话,是在永宁寺。
也不是这一朝的规矩了,自从开国以来,两间佛寺养育出来的皇子皇女,少说也有近十人。天潢贵胄,当然不可能一辈子青灯古佛。向来是在佛寺中养到十二岁便接回宫里的。
虽说如此,千辛万苦生下来的孩子,只匆匆一瞥便要被送走,哪有不难过的。慕容嫣然第二日醒来听说自己的孩子被舍出去了,又因为产后虚弱无力的缘故,急火攻心,当即便不省人事。幸好宫里的御医还在,急忙施救,好歹算是保住了性命。醒来时已经到了黄昏时分,抬头便看见北辰元凰也在房内,正若有所思在窗下坐着。
“朕知道你心中难过,她也是朕的孩子。朕这么做,是在保护她。”
这些事,慕容嫣然自己心里也有数的。人生在世,总有些东西是不可兼得。当初她入宫的时候便知道自己大概这辈子不会得到帝王的宠幸,因为她的哥哥权倾朝野,因为慕容家外戚世家数代尊荣,为了维持内廷外朝的平衡,为了防止遭人妒恨。她只能是后宫中地位尊贵却不得宠爱的慕容妃,宛如绫罗锦衣下包裹的一件装饰,只能安放,不得言语。
原本也认了,慕容家的人,不参上仕宫是不行的。那么就在宫里与世无争过一辈子。
她早有这个觉悟。她相信以自己的聪敏也能做到。
但皇长女却不同,宜安公主身份尊贵,又是早产的孩子,若是留在她身边,日后少不得成为别人的靶子。
道理容易明白,人心却难说。只是想到那时仅仅看过一眼那孩子的面容,便觉得心痛难以忍受,似是此生所有郁结都集中在此刻,不得发泄。
心中酸楚,终究是难以对人说起的。
只勉强道:“臣妾知道陛下有苦衷,不敢怨陛下。”
北辰元凰看她这样子,也忍不住叹息道,“嫣然,你这个性子,就是太隐忍了,你与朕也是多年夫妻,若是心中不痛快,同朕说说也好。”
“臣妾不敢。”下意识说出这样的话,意识到自己几乎是在反驳九五之尊,她按捺下心情道:“是臣妾与陛下无缘,侍奉陛下多年,臣妾终究是慕容家的嫣然,陛下与臣妾,是夫妻亦是君臣,臣妾不敢僭越犯上。”
名门世家出身的人,从来没有表达自身喜怒的权力。最初入宫的时候北辰元凰便想过,慕容嫣然这个人,什么都好,就是可惜太过于一丝不苟了,要是偶尔能露个怯倒好了。
这么多年了,算是知道,人的本性总不会变的。也不再勉强她,只说道,“咱们的女儿如今送到永宁寺了,按说满月的时候大宴群臣拟定封号的,如今也免了。朕大略想了下,如今天启附近,未曾封出去的几个县中,也就宜安二字合心意。朕总是希望她能一世平安的。就封在宜安吧。封地朕选了,名字便让你来取吧。”
北辰元凰等了片刻,见慕容嫣然始终不语,还以为她是累了。提起这个女儿,终究是她的伤心事,便不想再说,正要起身离开,听见慕容嫣然在身后低声道,“就叫钟情吧。一生一世钟情一人。臣妾此生没有这个福分,只求她能得一人钟情。”
话里说不出的哀戚,北辰元凰停了片刻,道:“好,是朕亏欠你太多,便随你的意思吧。”
他们二人,就算此生缘分凉薄,总算是共有一个叫做钟情的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