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说来,封印应该就是由公孙家在看管呗。”听完两人的一番转述,诺欢趴在苏辰腿上小声呢喃,“不过这浊气真是妖物所为吗?”
虽被逼退人型,可诺欢也能够明显察觉到,这周围其实并没有什么妖气。
要冲破封印?
根本不可能。
再者,银鬃兽喜食妖浊之气,其实只是人们对于魔物先入为主的认识罢了。
作为魔尊灵宠的他,其实一直都是靠灵气喂养的。
至于为何会突然躁动,难道是听闻她的消息了做最后垂死挣扎?
诺欢思索不得。
苏辰轻抚过她的小脑袋,眼眸中泛着柔和的光晕。
“是与不是,明日上山便可一探究竟了。”
也只能如此了。
“嗯。”想着诺欢又皱巴起小脸来,“可……可我……可我就这样上山?”
低头看向自己的小猪蹄,企图捏住一个法决却只在蹄尖炸出一小点花火来。
“那你还有更好的办法吗?”沈欢见状忍不住笑出声来,想想曾经的向安魔尊此刻确实一只猪猪模样,心情实在愉悦啊!
诺欢显然知道他在嘲笑什么,脑中想想如此面见老伙计的画面。
嘶!
“那货看到我现在这副模样不得笑死!”
“这样挺好的,欢儿。”苏辰并没有露出笑意,神色认真异常。
哪好了!
想当初收服银鬃猫身鹫,多少是用了点威压的,那小家伙可一度是她的小迷弟呢!
如今沧海变桑田,偶像变……变小猪……
小猪猪的脸色显然很难看,这倒让沈欢愈加的忍俊不禁。
“没事的没事的,只要心中想象美人的模样,噗……!”纵使对上诺欢再哀怨的眼神,沈欢此刻也抑制不住了。
苏辰眸光冷冷撇向他,嗤笑声戛然而止,额间甚至冒出冷汗来。
“或者,我可以帮你寻个凡人肉身,不过,用不了法力。”苏辰看向诺欢淡淡道。
虽然他很满意她如今这副模样,不过相比她的意愿,他更愿意迁就。
事已至此诺欢还有什么好挑的,再糟也不可能比此刻糟了,凡人肉身至少行动会比如今方便许多,点点头算是答应了。
聊及此沈欢也难得的正经了起来,“方才听店家说这公孙家四房庶女鲜有人问,小美人可以取而代之,到时候咱两再以远房亲戚前来探亲为由入府,如何?”
苏辰并未作出惊讶之色,好像一切都如他所想一般,“嗯,那今晚你去把她掳来。”
“……”
“直……直接抢吗?”沈欢问。
苏辰不答,冷冷的看向他,好似质问这般简单的问题为什么还要来问他。
诺欢看着他那震惊的表情忍不住想笑,“小金鱼,这叫借用。”注意措辞好吗?
沈欢大张着嘴都能塞进两头牛了。
真是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呐。
妖艳美男一边摇头,怀疑人生般的离开了房间。
“嘶,你说咱两会不会给孩子留下阴影啊?”诺欢看着他那般纠结的离开忍不住犯嘀咕。
“孩子终归要知晓人间险恶的。”
“嗯,也是。”
翌日,公孙家无人问津的庶女,不知道第多少位的四房小姐,带着两位声称远亲的美男入了府,在偌大的公孙世家从来默默无闻的四房终于难得的泛起了一丝波澜。
“好帅啊,听说这两位就是四房去世了的吴氏的弟弟?”
“啧啧啧,真想不到那样穷酸的门户也能出这般人杰来。”
“是啊是啊,这么帅,招个上门女婿其实也未尝不可的呀,反正府上还有那么多未婚的女子,还不如便宜了自家人。”
“哈哈哈,说的是呀……”
一旁几位妇人的话是越聊越离谱,哪里有半分大家宗堂的架势,坐在大堂之上的家主公孙卿终于也听不下去了,冷脸咳了几声,偌大挤满人的大堂才勉强安静了下来。
其实若说来了两个远亲前来探看,并不是什么值得轰动家主的大事,只是这两位客人的样貌太过于惊艳,引起了不小轰动,而来人又是来探看闷声多年无波澜的四房的,这就难免让人多了几分兴趣。
因为四房已有三十年未出修仙之人了,早已渐渐从淡出人们的视野,而此次带回来的两位远亲,一看便是修仙得道高人,这叫众人如何不好奇,不推敲?
公孙卿冷厉的目光落到公孙婉玉身上,瘦弱的姑娘年方十八,本该出落得明媚窈窕,却活生生饿成了个骨架子,本该明亮清澈的眼睛也泛出血丝来。
“你说这两位是你远亲,有何证明?”
有何证明?
诺欢压根也没想过带两个亲戚回来会这么麻烦呀。
要怪就怪两个实在长得太祸水了,不然也不至于引人注目。
瘦弱的姑娘垂下头不知如何作答,一旁的沈欢倒是拿出一枚玉佩上前一步。
“家姐曾有一玉佩,我这刚好有成对的,不知道这样是否可以证明?”
吴氏去世多年,宗门内的人早将她忘了个干净,哪里还认得什么玉佩不玉佩的,面面相觑最终看向高堂。
四房的公孙康见状站了出来接过玉佩,拿在手上好生考究了一番,连连点头。
“爱妾却有一玉佩与这小兄弟的成对,应当不会有假。”
公孙卿不以为意的嗤笑,除妖在即,四房正愁没人能出战,此刻来了两个上门认亲的便宜远亲,他哪有不认的道理。
可他又如何能让这四房出了风头去,三十年前有公孙老太为他们撑腰,如今他是家主,定然不会让他们好过。
“一块玉佩说明不了什么,这又不是什么秘密,打听打听便知晓了。”
言外之意,冒认也不是不可能。
“这……”公孙康面露难色。
诺欢微微抬眸瞥向原主那不中用的爹,轻声叹了一口。
看来这个便宜爹是指望不上了。
虽然不知道为什么,但这家主显然是冲着四房,诺欢抬起头来眸光定定的看向高堂。
“这两位也不单单是四房的客人嘛,毕竟公孙都是一家,既然是人才,婉玉想着应该引荐给家主才是。”
不论最终落在谁名下,先留下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