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循对有学问的人很尊重,国子监祭酒绝对算是其中之一,没有两把刷子坐不稳这个位置。
见礼过后,颜循把自己当成小学生,准备聆听校长训话。
然后就感觉画风不对,李平询问的竟然是他的学问,他能回答上来才怪。
“大人,学生志不在官场,学业多有荒废,大人莫怪。”
献丑就不必了,藏拙吧!
李平没想到颜循会拒绝考校,把他弄的都不会玩了。
“颜循,你可知是谁要你进国子监读书?”
“河间郡王?”颜循想到有这个想法和能量的只有河间王。
“圣上!”李平没有隐瞒,“你进了国子监熟悉一下,明年春闱下场科举,是圣上的口谕!”
老头闲的蛋疼吗?那就去祸害后宫佳丽三千,跟我找什么别扭?
明知道天佑皇帝可能是一片好心,颜循真领情不了,他没那个天赋,去丢丑吗?
“你读县学主攻经义,乡试也差不多,本官想考校一下你的策论,今上年初有对外用兵意向……”
李平一扯就是长篇大论,把颜循听的脑瓜浆子发浑,虽然大玄科举没有上辈子八股文那么操蛋,可大概模式差不多,想要弄出漂亮的应试作文,难上加难。
颜循没跟李平继续拽文,他看出来不把李平这位国子监祭酒答对好,后继就别想安生。
眉头一皱计上心来,开口打断李平的出题,“大人,学生其实想考取医科,为此弃文从医已经有几年了,自负颇有收获。”
大玄科举,可不止一门学科,除了国子监和几大书院之外,还有武学,律学、医学、阴阳学、算学、书学、画学、玄学、音乐学校、工艺学校等各种专科学校。
在大玄学习医科,颜循倒不会抵触,系统的学习一下对他提高医术大有裨益。
李平愣了,医科?有没有搞错?以颜循的才学,攻读医科绝对是大材小用。
但李平久经官场,而且为人思维又比较开阔,俗称脑洞大,琢磨了一会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你想走太常卿之路?”
颜循满脑门问号,太常卿他知道,那是太常寺的主官,位列九卿之一,太常卿之路,那是什么道路?
李平没看出颜循的疑惑,微微点头,“你想走这条路不是不行,但是比科举要难的多啊!”
大玄的中央政体比较复杂,类似颜循上辈子所知的唐宋,又揉杂了一些明代的机构,比如有六部,但在六部之上还有内阁,而和六部,内阁并列的机构,还有诸如大理寺,光禄寺,太常寺,国子监,钦天监等等行政机构,官职有高有低却互不统属。
内阁六部之外的主官大多也是从科举之路杀出来的,却又不绝对,比如钦天监监正出自算学和玄学,光禄寺主官出自武学等等,太常寺吗!出自阴阳学,医学。
颜循攻读医科,最高的成就就是太常寺正卿,正经八经的正三品大员,地位和职权不比六部尚书差,反而更加清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