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我们有吃亏的地方吗?三万两银子而已,就算打水漂,不是还买了一堆价格低廉的百炼钢吗!我们跟沈家比什么?沈家没有了冶铁这一块的利益,还有酿酒,还有粮食,我们呢?一旦失败转行都没地方容纳,全家老小喝西北风?”
“刘老说的对,既然做出了决定,就不能三心二意,颜循这个赘婿还没什么,褚雪涵可不是善茬,一旦被褚雪涵揪住错处,够我们难受的。”
刘老笑道:“道理是这样,但沈家还是不能过多得罪,韩府的契约协议可以拿去给沈放看看,就算我们仁至义尽了。”
刘老等人很庆幸他们妥协投降的快。
因为韩府在第二天又有后继动作。
老百姓竟然可以拿着生铁制品去韩府兑换百炼钢,菜刀农具之类来者不拒,鼓捣出好大一股风潮。
周边府县的老百姓都闻风而动,占便宜,他们是认真的。
韩昇对颜循的经商才能佩服的五体投地,颜循却淡定的一逼。
家电下乡,某宝某东,并夕夕等等,早就教会他做人。
他是不会做生意,但是照猫画虎再简单不过,简单的套路就把韩昇折服,把竞争对手打懵了?
此时,颜循手里拿着一件近乎废掉的农具,类似镰刀,已经磨损发钝,用手就能拧成麻花。
旁边摆放的是韩府铁器师傅打造的钢制镰刀,开了刃,刃口一看就非常锋利。
我这算不算开启了农业革命?起码提升了不小的生产力吧?
农具用铁取代木质就是飞跃,而钢制取代生铁,不是简单的产业升级,包括耕种的深度,收割的速度。
颜循觉得大玄朝廷应该给他颁发一个农业科学进步奖。
“周边府县的农具,敞开了兑换,换来的这些生铁熟铁,稍微加工一下就是百炼钢,损失并不大,而其他铁器行想要再卖农具就没人买了,你说沈家会不会着急?”
韩昇晃了晃镰刀,“可是明年我们的钢制农具卖给谁?百炼钢耐用,三五年都未必更换了,向外地出售,运输成本有点吃不消。”
“我闲着没事画了几样新式农具,有铁犁,有锄头,有钢锹,明年不愁卖,等钢铁联盟的规模上去了,运输成本自然会下降,或者到外地直接建设新的冶炼作坊和铁器行,钢铁联盟注定是资金密集型产业,凭韩府和六个盟友这点本钱,能占据北地三省的份额就不错了。”
韩昇听着颜循的话有点费劲,但大概意思明白。
实例就在眼前,韩府为了建设新的冶炼作坊,投入了三四十万两银子,年产量不过四百万斤。
想要达到千万斤百炼钢的产量,三四百万两银子的投入都未必够用。
“能做的就这些了,剩下的按部就班,接着看沈家的应对即可。”
韩昇颔首,“沈家在冶铁这一块肯定是废了,就怕沈家狗急跳墙施展盘外招,他们刚刚接手雾山铁矿,损失不起!”
“那就是他们的难题了,盘外招?捐献给朝廷的十万斤百炼钢就是我们的护身符,十万斤不够,那就捐献一百万斤,砸到让沈家不敢动用盘外招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