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松松一句准了肖太师揪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周瑾凭空送来的机会他一定不会轻易放过。随后一个肯定的眼神看向孙大人,孙大人接收到信息后直接开口:“臣要说的这件事有关于皇室的清誉,请陛下赎罪!”
孙大人这一句“清誉”倒是引起了齐松松的兴趣,如果她没有理解错的话,这个事还是跟她有关了。
周丞相表面上透漏着紧张,还不安的看向了肖太师,其实心底正在偷笑,他这次要看看肖太师他们是如何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
“臣要举报的人正是周丞相家的公子,周瑾,昨天下午有人看到周瑾易装出了皇宫,并去了东大街的茶馆,还跟那间茶馆的老板娘有着不清不楚的关系。而且今日一早臣也跟守城的侍卫查探过,周瑾昨天的确是偷拿了令牌出了皇宫。”孙大人一字一顿将周瑾的行踪一一说明。
肖太师仿佛初闻一般:“孙大人,周瑾乃是皇上身边的宠臣,这种事情决不能信口开河。”
“肖太师,这种时候您就不要抱着菩萨心了,周瑾出现在东街的上的事情有很多人都看到了,而且下官已经带着周瑾的画像去那间茶馆向老板娘求证了。”孙大人义愤填膺大有一定要将周瑾法办的想法。
此时的肖太师痛心疾首:“周瑾怎么会做出这种事情,皇上对他是多么的疼爱有加,周丞相你赶紧出来说句话呀,是不是你们丞相府有什么事情,而周瑾没来得及跟皇上汇报所以才会出了这等误会呢?!”
被突然点名的周丞相极其惶恐的跪地求饶:“求皇上明鉴,瑾儿断做出这种事情,臣家中也并无任何事情发生!”
对于周丞相这种表现肖太师非常满意,他甚至觉得这是老天在帮他的誉儿报仇,这一次他不仅要将周瑾治罪,还要让周丞相这帮人受到重创!
龙椅上的齐松松看着肖太师他们一唱一和的表演心中不免冷笑,她每次都觉得自己的智商不够高,可是底下这帮大臣们似乎也并没有高明到哪里去,先不说这个孙大人听风就是雨的毛病,肖太师这么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在得到一个消息后难道就没有想过要去求证一下吗?未经证实的消息就这么带了上来,岂不是自寻死路?!
孙大人见皇上对于他说的事没有任何反应,还以为是皇上没有见到证据对周瑾还抱有侥幸心理。于是再次出声:“陛下不如现在就传召东大街那家茶馆的老板娘,有了老板娘的证言,想他周瑾也无法抵赖,如果老板娘一人的口供不够证明那么当日店里还有很多茶客还可以证明。”
站在齐松松身边的小李子替这名孙大人捏了一把冷汗,这下孙大人要彻底凉凉了,还有肖太师,他以为皇上看不出来他跟孙大人两个人在唱双簧吗,这次他们可真算是撞枪口上了。
张尚书看看皇上再看看底下的周丞相和肖太师,说实话,他并非站队之人,皇夫之位他也丝毫没有觊觎之心,但通过这几天的观察他已经明白,周瑾仅仅就差一个封号了,他对于皇上来说非常重要,甚至远比底下这帮人想的还要重要。
他其实也挺可怜肖太师的,他很想出言提醒一下肖太师,但是皇上不开口他也不好明说,最后只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帮一下孙大人和肖太师了:“孙大人,口说无凭眼见为实,更何况有的时候眼见也并非事实!”
肖太师听完之后如有所思的看了张尚书一眼,然后又看了一眼龙椅上的齐松松。现在皇上的这个反应的确是不正常的,正常情况下皇上不应该是盛怒的去找人缉拿周瑾来询问吗,怎么会如此平静的听着他们讲述呢。
肖太师这边发现了一些端倪,可是愚蠢的孙大人反而出言讥笑张尚书:“张尚书这种时候你可千万不要站错队,周瑾这种大逆不道的行为必须严惩!”
“那么陪同周瑾一起出宫的朕是不是要一起严惩才算公平?”齐松松终于平静的开了口。
“那是必须的,必须一起……”孙大人说到一半才惊觉这句话有多么的不正常,皇上怎么会一起陪同出宫的?他跟守城的守卫确认过周瑾只是带着他的随从除了宫,并没有看见其他人呀。
“大胆!孙大人你可知你在说什么?”这种时候就该是皇上身边的人说话了,小李子声音洪亮,直接将孙大人吓得跪了下来。
“皇上饶命,皇上饶命,臣一心为主,今日是受了小人的蒙蔽才会说出这番大不敬之话,求皇上开恩呢!”说完之后孙大人点头如捣蒜,他知道他今日说不准就要交代在这议事厅之上了。
齐松松从龙椅上站起来缓缓走近众大臣,所有人在她站起来的那一刻全部跪地等候。
“孙大人枉你也是一国栋梁,今日之事你口口声声说是经过验证的,朕问你你是跟谁求证的,难道朕的皇宫里还安插了你的眼线?”
“朕的皇宫守卫是你能随便打探消息的吗?还有,周瑾他是朕的宠臣,你拿他的画像去跟别人求证经过朕的同意了吗?”
“你当朕的皇宫是摆设吗?没有朕的允许宠臣拿块令牌就可以随便出宫了吗?就你这种脑子还当什么朝廷命官,你对社稷和百姓能有什么帮助?”这是穿越以来齐松松第一次发这么大的脾气,说实话她本来就是抱着得过且过的心态来当这个皇帝的,可是像孙大人这种人简直是在侮辱她的智商。
齐松松怒视着孙大人,同时还有旁边一声不吭的肖太师,她知道这个事情跟肖太师脱不了关系,但是今日在朝堂上他并没有表现的很明显,所以现在也无法将他直接治罪。
“宣朕的旨意,罢免孙大人的官职押入大牢,此事交给大理寺调查,所有涉案的人员全部法办,一律严惩!”此时的齐松松像个真正的君王一般发号施令。
小李子规规矩矩的做着记录,他也是第一次见皇上发这么火!这一次的记录被他做了着重的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