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 西域诸国贺,东土多方和5
云垂赏竹涛2025-08-08 14:423,253

  卞夫人眯起美眸,反复读着自家儿子在赵旻以苏东坡名句启发、在自己淫威逼迫之下提前写出的这首千古名篇,一脸狐疑道。

  “阿植,此确为你新作?”

  曹植再次拜倒顿首。

  “回阿母,此乃孩儿受阿父启发…”

  一言及此,曹植秒懂。

  “阿母,此乃阿父所作也!”

  卞夫人大怒。

  “一派胡言!”

  曹植懵逼了。

  “阿母,这…这…”

  曹植的意思是:老娘,我可以说这是我刚刚写的吗?

  卞夫人见状怒气顿消。

  她自己也清楚,自己在吃醋之下,情绪有些不正常。

  于是乎,卞夫人和颜悦色道。

  “阿植,好孩子,此确为你新作?”

  曹植叹了口气,顿首而言。

  “阿父甚爱阿母,故阿父爱屋及乌,对二兄及孩儿甚是宠爱。既如此,阿母又何必自寻烦恼?”

  曹彰也乖巧地拜倒顿首。

  “阿母尽管放心,孩儿必侍奉阿父如先父,阿父非薄情寡义之人,必将加倍宠爱阿母。”

  曹彰曹植这几年跟随赵旻南征北战,是以心智都早熟。

  他们二人岂能看不出老娘心中之悲愤、幽怨?

  卞夫人见两个儿子如此孝顺懂事,鼻子登时一酸,珠泪涟涟而下。

  她上前用力抱紧自己这两个好儿子。

  “阿彰、阿植,阿母对不起你二人。你二人放心,阿母今后必不会再多心,你二人亦不必时时为阿母担忧。

  阿母深恐曹公故去后,你二人无拘无束误入歧途,而从文又前途无量,故阿母狠下心来,送你二人拜从文为徒,如此将来方可成大器也。阿母一片苦心,你二人知否?”

  曹彰、曹植瞬间泪目。

  “阿母用心良苦,孩儿焉能不知?阿母勿忧,孩儿必以阿父为榜样,做大好男儿以孝敬阿母!”

  卞夫人泪如雨下。

  “好孩子!好孩子!”

  于是乎,母子三人相拥而泣。

  同一时间。

  满宠召集自己一众佐贰官、领兵官,以及自己的幕僚开起小会。

  目前在西域都护府者,有西域都护府北道长史于禁,南道长史法正、孟达,北道都尉史阿、张任,南道都尉严颜这六人。

  此外,与会者还有满宠的两名幕僚:汉阳三郡中南安郡庞柔,兴平之乱时救母逃荒的孝子义士、京兆尹鲍出。

  此时此地的满宠脸上并没有其人平时惯带的微笑,而是极为严肃。

  此刻,其人凝视着于禁、严颜及张任三人,缓缓道。

  “文则、严将军、公责,你三人务必告知我真相:大月氏人今何在?”

  赵旻那春色无边的寝帐内,在妹子发出长声尖叫后,云雨巫山渐渐风和日丽。

  赵旻吻如雨下,好生抚慰尚处于余韵中的妹子一番后,方才紧紧拥着妹子卧于床上。

  俏脸通红、双颊带着两团红晕、脖颈满布草莓印的的妹子,犹自美眸迷离、娇喘连连。

  方才二人的大战有多激情,由此可见一斑。

  赵旻有些迷醉地欣赏着妹子的媚态,突然想起一事。

  “宝宝,我等遍巡西域诸国却未见大月氏人,其众今何在?”

  依嘉娜丽美眸忽闪了几下后,方才回过神来。

  然后,妹子一脸诧异。

  “哥哥难道不知大月氏人今何在?”

  苟哥则一脸懵逼。

  宝宝几个意思?老子应该知道此事吗?可老子确实不知道啊!

  依嘉娜丽见情郎露出似大男孩儿一般可爱的神情,登时噗嗤一笑、奉上香吻。

  “哥哥又在逗宝宝!”

  赵旻与依嘉娜丽紧拥热吻一番后,见最心爱的小老婆满脸疲惫,有些心疼道。

  “宝宝,你我奔波数日、甚是劳累,早些安歇如何?”

  妹子乖巧地“嗯”了一声,习惯成自然地缩入爱郎怀中。

  “哥哥陪宝宝同寝如何?”

  苟哥只好按捺下心中疑惑,抱住小老婆犹然滚烫的娇躯、闭上眼睛。

  苟哥心中忍不住想道:

  去岁老子攻二关之时,大月氏人犹纵横西域,为何今岁老子再次出征西域,却看不到半个大月氏人?

  大月氏人到底跑哪儿去了?

  带着浓浓的疑惑、嗅着妹子的体香,远比妹子累许多的苟哥酣然入睡。

  满宠帐内…

  在满宠问出那个问题之后,此处便惟余虫鸣之声。

  宠哥眉头一蹙、凤目一眯,瞬间由微笑刺史,变为那个杀人不眨眼的酷吏。

  “某随主公行遍葱岭之东、北山之南,却未察觉任何大月氏人踪迹,故有此问。然则…诸君为何沉默?嗯?”

  宠哥最后那个“嗯”字一出口,见识过其人残酷手段之人,竟然情不自禁地打了个寒颤。

  众人只觉,帐内气温骤降、仿佛连虫鸣声都瞬间消失。

  就连史阿、庞柔和鲍出这三个跟随满宠已久之人,额头冷汗都涔涔而出。

  于禁赔着笑抱拳。

  “伯宁勿要恼怒,非某等不愿答,实乃某等亦不知也。”

  严颜、张任二人也抱拳道:“大都护勿怪,某等确不知大月氏人今何在。”

  法正孟达二人对视一眼后,前者行礼后正色道。

  “大都护,大月氏国本在葱岭之西、大宛之南,葱岭之东非其人之疆域,故而此地难见大月氏人,亦属寻常事、不足为奇耳!”

  宠哥神色稍缓,微微摇头。

  “然则…诸君,去岁时大月氏人犹纵横西域,何以今岁竟不见丝毫踪迹?”

  说着,宠哥神色变得无比凝重。

  “诸君,此事关乎大典顺利与否,请诸君务必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于禁闻言眼眸滴溜溜一转,旋即其人含笑抱拳。

  “伯宁有所不知,去岁主公班师之后,某与严将军、元直、公责、公威、孝直、子敬等反复商议之后,皆以为我皇汉须将大月氏人赶出西域为善。

  以是故,某与严将军、公威、子敬坐镇二关及敦煌,元直、公责、孝直三人则发兵西域。

  三君由鄯善而西,经车师六国之南、尉犁、乌磊、渠犁、危须、焉耆、龟兹而至莎车、姑墨,一路将大月氏人驱逐出葱岭方还。

  主公及伯宁之所以遍行西域而难见大月氏人,某窃以为盖因此故焉。”

  同样不怎么爱说话的张任抱拳补充。

  “大都护,任始终牢记主公之令,故任沿途与元直兄仔细查勘地势、记录并绘制地形,方得西域地图。”

  张任说得轻描淡写,但众人皆知其中之艰辛…

  冬季雪纷飞、草枯黄的西域,不是一般的冷…那是混杂着物理攻击、魔法攻击的彻骨之寒。

  法正微微一笑。

  “大都护,某等三人以元直兄为主,一路势如破竹、气势如虹,将上万大月氏人逐至乌孙国内、葱岭之西。

  其后,某等皆未再见大月氏人,而葱岭之西广袤无垠,某等皆未踏足其地,故大都护方才之问,某等难以回答。

  至于某等三人驱逐大月氏人之事…此事微不足道,故而某等从未向主公提及。”

  满宠至此释然。

  那个杀人不眨眼的酷吏,又恢复成了微笑刺史。

  这帐内原本肃杀的气氛,复又和谐融洽下来。

  “原来如此!难怪今岁主公远征西域竟异常顺利!诸君劳苦功高,某必为诸君向主公请功!”

  言罢,宠哥含笑而起,向众人深深一揖。

  众人心中长出了一口气,忙不迭起身还礼。

  “大都护言重矣!此乃某等分内之事耳!”

  众人笑着重新坐下后,宠哥抚须微笑。

  “诸君,如此说来,大月之人今岁亦不敢再犯我大汉之西域?”

  于禁抚须颔首。

  “伯宁尽管放心,以主公部署之周密,纵使大月氏人复来,西域亦无忧也。”

  满宠眼眸转了又转。

  “然则…某等是否应做防备?”

  【作者题外话】:前文已提及,实际上,华夏神州早在炎黄二帝之时,炎黄子孙便已遍布亚洲。

  所以,我们一定要有文化自信,不要被居心叵测的西方双标狗们、比他们的双标狗主人更坏的东方狗奴才们带偏节奏。

  咱们老祖宗的远支子孙,也就是大韩民国的民众们,都还以为宇宙都是他们家的呢!

  瞧瞧人家那自信!

  但亚洲确确实实是咱们老祖宗、炎黄二帝的!

  咱们华夏神州的历史,是有史可查的近六千年历史,而不是某些双标狗的狗狗奴才说的3700多年。

  那狗奴才收了他的双标狗主人3.7亿人血馒头倒是有可能。

  纸是包不住火的,是忠是奸,交给时间!

  善恶终有报,天道好轮回,不信抬头看,苍天饶过谁!

  狗奴才的良心,真的不会痛吗?

  呵呵!反正我不信!

  接着上一章,继续为您说。

  布帛货币,本质是以布帛充当“交易媒介”。毕竟相比丧失信用的五铢钱,以及沉重的谷物,布帛的优势显而易见。

  两汉时代,由于棉花尚未引入中国(宋代以后),因此手工织品大抵只有丝、麻两类。

  麻的价值相对低,普及程度较高,贩夫走卒皆可穿麻。

  丝的价值相对高,普及程度较低,往往是地主阶级才能享用。

  丝麻在纺织过程中,提综越紧密,质量越好。因此十综以上的织品,往往是特权阶层的专享;而贫民、戍卒只能穿八综布,以出土实物来看,这类织物质量相当窳劣。

  西汉大将军霍光妻子,曾招募能工巧匠纺织“蒲桃锦”与“散花绫”,六十日成一匹,值万钱。不难想象贵族特供货品的细密厚实程度。

  霍光妻遗淳于越蒲桃锦二十四匹,散花绫二十五匹。绫出陈宝光家,宝光妻传其法。霍显召入其第,使作之。机用一百二十镊,六十日成一匹,匹值万钱。--《西京杂记》

  相比于麻、葛等粗物,以桑蚕为原材料的丝织品,种类更多,价值也更高,在“布帛货币”中占据重要位置。

  丝织品的统称,是“帛”或者“缯”。

  下一章咱们继续说。

继续阅读:第一百零二章 西域诸国贺,东土多方和6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汉末雄风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