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八章 将军战东北,壮士征漠南8
云垂赏竹涛2025-08-08 14:413,490

  去岁在张裕赶来许都之前,赵旻本打算积蓄实力、苟上个三五年,再对河北徐徐图之。

  但因张裕屡次向赵旻透露公孙康、袁绍、公孙恭、公孙度、蹋顿、苏仆延、楼班,乃至于刘协等人的去世时间,使赵旻不得不改变了主意。

  因为……留给赵旻的时间确实不多了!

  这才有了赵旻针对河北、东北的一系列骚操作。

  万幸的是,赵旻的这一系列骚操作,效果确实不错。

  但也因此而导致…

  赵旻将摊子铺得太大,人手完全不够用。

  所幸河北局势已稳定,镇守黎阳城、内黄城的诸曹、夏侯氏,已无必要继续镇守。

  此外……

  裴潜对太史慈等三人神秘一笑。

  “三位将军勿忧,主公已密遣心腹说服幽州豪杰田国让、鲜于昆仲,以及冀州豪杰牵子经等人。此四人为保幽州和平安宁,已同意出兵辽西郡,助三位将军一臂之力!

  此外,两位夏侯将军,以及子廉将军、子和将军(曹纯)不日亦将沿海路抵达辽西肥如县,朝廷收复辽西、玄菟、乐浪、韩国等郡国,指日可待也!”

  太史慈、徐晃、马超三人同时大喜。

  在历经多年恶战洗礼之后,原本颇为桀骜不驯、认为天王老子第一他第二的小马哥,已渐渐懂得了“人力有时而穷”的道理。

  太史慈等三人既已知晓赵旻的战略目标、战术思想,那么……

  三人同时起身。

  “有劳文行镇守辽东郡,某等即刻开拔、赶赴辽东属国!”

  裴潜向三人躬身行礼。

  “三位将军尽管放心,大军所需之辎重、粮草,裴某自当以海路及时送达!待三位将军攻下辽东属国后,还请速速分兵、将乌桓人逐一击破!”

  太史慈等三人抱拳应是之后,便一同匆匆离去。

  裴潜立于衙署之内,抚须微笑、喃喃自语。

  “大汉之大一统,指日可待也!”

  让我们再次看向并州。

  虽然神行将军夏侯渊未在,但无论张郃还是黄忠,都极为擅长利用地形,加之阎柔谙熟并州,是以,在短短十日之内…

  六将便已顺利抵达,位于西河郡的南匈奴王庭之左近。

  阎柔通过询问诸部杂胡,很快便探明了呼厨泉之所在……

  出于谨慎考虑,以及因先前袁谭的表现太过于拉胯,比卫府铁骑早两日赶到此地的呼厨泉,选择藏匿于草原上一处山丘背阴之处放牧,同时等待与卫府铁骑会合。

  卫府六将赶到此地时,登时一阵无语……

  因为,卫府六将入目所及,是连绵数十里的毡房…

  换言之,呼厨泉的部族虽然人数众多,其人却不敢与南匈奴王庭正面硬刚……

  张郃与呼厨泉是老相识,于是其人紧紧蹙起眉头询问后者。

  “单于之部众既有十余万之众,何不与南匈奴左部正面交锋?”

  呼厨泉颓然长叹一声。

  “儁乂大人有所不知,前次大公子率六万大军,与俺协同对阵左贤王之十万部众,非但丝毫讨不得任何便宜,反而使俺之部众折损不少。如此一来,俺焉敢再与左贤王正面交锋?”

  这下,卫府五将彻底无语…

  做为此战的亲历者,阎柔耷拉着脑袋、颇觉无地自容……

  这事儿说出来委实丢人。

  以十几万汉人及匈奴人联军,对阵十万甲胄不全、兵刃落后、身材矮小、而且吃不饱饭的南匈奴左部部众,非但讨不得好,反而损兵折将严重?

  啊这……

  袁谭你到底会不会用骑兵?

  袁谭的实力,其实并非如此不堪。

  在十年前的初平三年(西历192年),为了争夺青州,袁绍曾任命长子袁谭为青州刺史,与公孙瓒集团抗衡,而且打退了田楷。

  (公孙瓒)遣其青州刺史田楷据有齐地……(袁)绍乃遣子(袁)谭为青州刺史,(田)楷与战,败退还。

  摘自《后汉书之公孙瓒传》

  《三国志》有一处隐秘线索,即兴平元年(西历194年)刘备入徐州时,麾下的兵员数量出现了锐减。

  初平四年(193)刘备援助孔融时,麾下尚有“精兵三千”,他与北海地区的黄巾军也没有爆发正面冲突,实力尚存。

  (刘)备敛容答曰:“孔北海(北海国相孔融)知世间有刘备邪!”即遣精兵三千人随(太史)慈。贼(指黄巾军)闻兵至,解围散走。

  摘自《三国志吴书之太史慈传》

  然而,兴平元年(194)刘备入徐州时,麾下竟然仅余“杂胡千余”与“新掠饥民数千”。

  时先主自有兵千馀人及幽州乌丸杂胡骑,又略得饥民数千人。

  摘自《三国志蜀书之先主传》

  可知刘备的三千精兵,在一年之内(193-194)锐减至一千出头,同时,其部曲又不是死于对黄巾的战争。

  所以,最为合理的解释,便是刘备的部曲,死在了对袁谭的战争当中。

  按《后汉书公孙瓒传》记载,田楷与袁谭在青州“连战二年,粮食并尽,士卒疲困,互掠百姓”。

  彼时身为田楷部将的刘备,与袁谭必然有过大量交锋,士卒锐减,合情合理。

  (袁)绍复遣兵数万,与(田)楷连战二年。粮食并尽,士卒疲困,互掠百姓,野无青草。

  摘自《后汉书之公孙瓒传》

  《后汉书》中的“士卒疲困”,对应着《蜀书》中的刘备残兵;

  “互掠百姓,野无青草”则对应着刘备“掠得饥民数千”。

  由此可见,袁谭绝非没有实力,其人只是不擅长用骑兵罢了。

  其实,当今天下不擅长用骑兵的,绝非袁谭一人。

  因为除了卫府之外,还有谁能养得起如此成规模、兼且装备如此精良的骑兵?

  袁熙的骑兵,实际上是幽州豪杰们的部曲,而众所周知,幽州是产马区。

  江东、交趾都不产马。此两地为数甚少的骑兵,作用更像是斥候。

  更何况,骑兵的训练颇为繁复,不是临时组建一支骑兵,便能形成即战力的。

  综上所述,临时组建了一支骑兵的袁谭,妄想用此战胜南匈奴左部,无异于痴人说梦。

  卫府则完全不同。

  卫府铁骑的训练,一向由颜良、赵云、张郃、徐晃、张辽等人主抓,而且因卫府不差钱儿,完全能做到吃饱吃好的卫府铁骑,是隔日训练。

  而由上文刘备之事可知,这时代的诸侯,其部曲别说吃好,就连吃饱都难。

  这便造成一个严重问题:

  天下诸侯对兵卒的训练,根本跟不上!

  兵卒吃不饱饭还要苦练?那会闹出人命的!

  以是故,发展并推行屯田较好的曹操,其兵卒因伙食、训练勉强能跟得上,其战斗力在这个时代较强。

  由此可知,卫府铁骑在这个时代,究竟有多强!

  同样以是故,卫府六将自信满满、对呼厨泉道。

  “单于尽管放心,此番某等必教左贤王大败亏输!”

  万幸,呼厨泉此前曾多次吃过卫府铁骑的大亏。

  其人对卫府铁骑的能耐,有颇为直观的认知。是以其人长长松了口气。

  “如此,便多谢诸位大人!诸位大人尽管放心,但使俺得以正式继承单于之位,俺必教南匈奴部众忠于皇汉!”

  这绝非呼厨泉虚言,历史上,其人为效忠曹操,确实严重损害了南匈奴人的利益。

  方才始终耷拉着脑袋无地自容的阎柔,此刻紧紧蹙起眉头。

  “单于,左贤王而今是否仍在南匈奴王庭?”

  阎柔提出的这个问题,非常关键。

  呼厨泉重重颔首。

  “阎大人尽管放心便是!”

  【作者题外话】:接着上一章继续为您说。

  一般的观点,往往认为曹操的父亲曹嵩,凭借宦官子弟的身份,在其中起到了沟通协调的作用。但如果注意到宋奇与曹氏的联姻关系,便会发现宋氏家族在其中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曹操出任洛阳北部尉,事在熹平三年(174)。宋皇后的父亲宋酆,彼时担任执金吾,管理洛阳的治安工作。

  建宁三年(170),(宋氏)选入掖庭为贵人。明年(171),立为皇后。父(宋)酆,执金吾。--《后汉书宋皇后纪》

  执金吾一人,中二千石。本注曰:掌宫外戒司非常水火之事。月三绕行宫外,及主兵器。--《续汉书百官志》

  从曹操“杖杀犯禁豪强”的记载看,洛阳北部尉无疑也有类似职能。在此背景下,宋酆当然可以借职务之便替曹操说话。

  太祖初入尉廨,缮治四门。造五色棒,县门左右各十余枚,有犯禁者,不避豪强,皆棒杀之。--《曹瞒传》

  按照梁章钜的意见,宋奇应是宋皇后的同辈。照此论之,宋酆便是宋奇与曹操的父辈。

  光和元年,(宋)后废,(宋)酆父子并被诛。则濦强侯必宋皇后兄弟行也。--梁章钜

  作为掌管洛阳治安的长官,宋酆在事件中必然发挥了重要作用。他很有可能通过自己的政治能量,替晚辈曹操进行了疏通与回护。因此曹操才能免于蹇硕的迫害。

  宠臣(指蹇硕为代表的宦官)咸疾之,然不能伤,于是共称荐之,故(曹操)迁为顿丘令。--《曹瞒传》

  其二是宋氏家族覆灭

  宋皇后无子,却占据中宫之位,这自然引来其他妃嫔的憎恨。“性强忌”的何贵人也在其中。

  (宋)后无宠而居正位,后宫幸姬众,共谮毁。--《后汉书宋皇后纪》

  (灵帝)拜(何)后为贵人,甚有宠幸。(何氏)性强忌,后宫莫不震慑。--《后汉书何皇后纪》

  事实上,宋皇后被诛杀之后,何贵人确实一跃晋升为新任皇后,成为该事件的最大受益者。

  何贵人与宦官集团的关系非常密切,相关记载见于《何进传》与《皇后纪》。

  (何)后遂鸩杀(王)美人。(灵)帝大怒,欲废后,诸宦官固请得止。--《后汉书何皇后纪》

  (张)让等诘(何)进曰:“天下愦愦,亦非独我曹(指宦官)罪也。先帝(指灵帝)尝与(何)太后不快,几至成败,我曹涕泣救解,各出家财千万为礼,和悦上意,但欲托卿门户耳。”--《后汉书何进传》

  在诬陷宋皇后事件中,宦官王甫扮演了关键角色。其背后未必没有何氏家族的指使。

  中常侍王甫枉诛勃海王(刘)悝及妃宋氏,(勃海王)妃即(宋)后之姑也。(王)甫恐(宋)后怨之,乃与太中大夫程阿共构言(宋)皇后挟左道祝诅(即巫蛊)。--《后汉书宋皇后纪》

  下一章咱们继续说。

继续阅读:第一百七十九章 将军战东北,壮士征漠南9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汉末雄风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