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八章 长安行,夺关中4
云垂赏竹涛2025-08-08 15:262,889

  京兆尹治所长安县,距华阴二百余里。

  因此,直至次日晡时末,也就是申时末,在赵旻的一屯亲卫骑兵护卫下,众人方才抵达彼处。

  众人此行,沿途所见,田垄之上,有无数农民耕耘,且丰收在即。

  虽然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皆面有菜色,但至少,华阴到长安这一路上,众人没有看到战乱、兵戈,农民虽面有菜色,眼中却带着些许喜色。

  神州的老百姓,就是如此知足。

  见此情状,赵旻心情再次变得沉重起来。

  虽然有先秦时期便开凿而成的三白渠,也就是郑国渠贯穿关中平原,使得农民们灌溉农田极为方便…

  但赵旻清楚,即便今年粮食大丰收,这些辛苦劳作的农民,家中也不知能剩下多少粮食。

  这便是红果果的剥削和压迫!

  然而,在这个时代,这种剥削和压迫,却无处不在,区别只在于严重程度罢了。

  赵旻突然感觉,自己肩上,仿佛被压上了千钧重担,让其人再也不能直起腰来。

  他前世的荣誉感、使命感和至高信仰,渐渐被他所亲眼目睹的这一切放大。

  于是乎,其人暗自下定决心:

  老子一定要更苟一点儿!

  他的逻辑和哲学…似乎极有道理!

  值此乱世,若想始终屹立于诸侯中的顶端,没有什么比“苟”更关键!

  因为一千一百多年的后世,还有一个同样苟的。

  那厮做过和尚要过饭,为了活命到处装孙子,结果…

  然而偏偏正是这位苟哥,在明玉珍、张士诚、陈友谅等等一众如狼似虎的强者中,笑到了最后。

  那人便是“广积粮,高筑墙,缓称王”的苟皇朱重八。

  既然有如此“苟”成皇帝的案例,赵旻干嘛不活学活用?反正他又不用给老朱交专利费!

  当然,赵旻绝对不会活着称帝,他要那虚名何用?

  当周公难道不香?

  既能当那啥,又能立那啥,准备当“苟”皇的赵旻何乐而不为呢?

  更何况,还有什么事,还能比高举拥护天下共主小明王更…

  啊呸!

  在汉末,再也没有任何旗号,还能比高举大汉天子旗号更冠冕堂皇,更具天下大义!

  所以,他在“苟”的道路上渐行渐远,且行且珍惜,与“苟”界前辈…高举小明王大旗的朱重八渐行渐近。

  段煨段忠明此时坐镇长安,马腾坐镇大散关,韩遂则…跑回了老家金城。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马腾如今即便刚遭败仗,其人实力也犹然胜出段煨三分。

  所以,杨彪和赵旻想出的计策,便是驱狼吞虎之计。

  简而言之,就是发动军阀斗军阀。

  杨彪能于九死一生之中稳居九卿之职,数次于董卓老贼、王允匹夫、李傕郭汜二贼、曹操笑里藏刀中屡次脱逃,安然活到现在,当然也是“苟”界一大高人。

  这一老一少两苟哥想出的计策,靠不靠谱先放一边,至少安全性绝对没得说。

  由是,在赵旻偶尔的感性之中,众人行至雄伟巍峨的长安城墙下。

  钟繇在关中这几年…

  其他政绩暂且不提,单单建设方面,绝对当得起“基建狂魔”这四个字!

  赵旻默默看着眼前巍峨连绵的雄伟城墙,又联想到险峻的潼关关城,他突然有种冲动…

  他突然想将自己对于建设方面的心得,向钟繇倾囊相授。

  只要萧关、大散关修缮建设完毕,再加强水利建设和市政…啊呸!民用设施建设,关中还有何忧患可言?

  难道赵旻要因为担心人口激增,而搞计划生育?

  别开玩笑了!

  在这个时代,户口增加,可是对官员政绩考评中,最为重要且关键的KPI指标!

  毕竟这个时代没有GDP这个概念,而户口增加,是最能体现经济增长的直观表征!

  在农耕时代,有了丁壮,才能有一切!

  钟繇在向城头守卒亮出自己得自大汉天子刘协亲授的旌节后,他们这浩浩荡荡的车马队伍便顺利进入长安城。

  钟繇这个司隶校尉,可是“持节”的!

  众人直奔钟繇在长安设立的衙署而去。

  今日天色已晚,不适宜再去见段煨。

  吃过晚饭,三个智力、内政双九十加、一个内政九十加的牛人,这里当然指的是杨彪、赵旻、刘晔和钟繇,他们四人再次商议一番后,便各自安歇。

  满宠不能走,有他在,华阴城的宵小们便不敢肆意妄为。

  此时经过杨彪、满宠联合清洗后的华阴,早已知道这一老一壮两狠人在华阴城都做了些什么狠事儿。

  满宠的本职工作…毕竟还是酷吏。

  打仗是数十人打退孙十万、出谋划策定大小战役之胜局、治理内政发展民生…那都是斜杠壮年满宠的兼职副业。

  满数十与老张郃一样,都是越老越妖、老而弥坚。

  四十年后,当满数十垂垂老矣之时,司马家都还乖得像一点都不犯二的哈士奇。

  满宠死了没几年,司马家便从哈士奇变成了群狼。

  翌日清晨,不等杨彪、赵旻、钟繇等人动身,同样花甲之年的段煨,便亲自赶来钟繇衙署。

  众人在衙署后堂,接见了这名同样老而弥坚的老军阀。

  各自行礼、分宾主落座后,杨彪便替赵旻亮出了后者“奉天子秘诏之卫将军”的身份。

  段煨见赵旻端坐于C位…也就是主位,而杨彪、钟繇这二者皆对赵旻极为尊敬,其人心中便有些惊疑不定。

  他垂首以眼角余光,暗暗打量着这位头戴鹖冠、身穿绛袍、金印紫绶的俊秀英武青年,心中暗暗盘算:

  此子以弱冠之龄,却任卫将军这几乎与三公同阶之重职,其背后之代表意义和政治意义…似乎不言而喻。

  段煨打量赵旻之时,赵旻也在打量段煨。

  这老头儿身高八尺(不到一米八五),体型魁梧,头戴束髻冠身着晏居常服,一张老脸虽沟壑纵横、透着岁月沧桑,头发也已灰白,但其人眼光依然如鹰隼般锐利。

  赵旻暗暗颔首:此人不愧为当世战神段颎族弟!

  赵旻带着浓重的西凉腔,当先开口:“段公有所不知,旻已娶骠骑将军张绣之女为妻,而今为凉州人之女婿,是以,公与旻亦半为同乡也。”

  见段煨愕然,赵旻便将张绣如今的情况、他们二人受天子秘诏之事一一向其人说明。

  段煨眼中精芒闪烁,显然正在消化这极为庞大的信息量。

  赵旻不给其人沉思的时间,向刘晔微微示意后,后者便取出了八贼将、其人麾下八个军司马的首级。

  因为这十几个单独盛放于木匣中的首级以石灰防腐,所以那些人死前痛苦狰狞和难以置信的表情,犹然颇为生动。

  段煨眯起老眼,仔细观察着这些昔日对手们的表情,心中虽震惊到无以复加,脸上却丝毫不露痕迹。

  只是,其人目光变得更为犀利。

  段煨当然清楚,八贼将暂时联合起来,出动近两万五千骑兵前往关东去收拢、瓜分流民。

  那么问题来了!

  这八贼将的首级既然在此,那么其人之部曲…

  那可是近两万五千骑兵!

  段煨瞳孔遽然一缩。

  赵旻微微一笑:“段公,而今大局已定矣!段公以为如何?”

  段煨不愧为一代枭雄,其人很快冷静如初。

  “老夫敢问卫将军,而今关东大势如何?”

  【作者题外话】:通过关中之行,赵旻亲眼目睹到这个时代的残酷和凄惨,这也加速了他思想的觉醒。

  他的思想开始由生存、争霸,转为拯救这个世界。

  刘备的“欲信大义于天下”之理念,渐渐与前世军人赵旻的荣誉感、使命感和信仰融而为一。

  朱元璋当然是苟皇!而且是从头苟到尾的苟皇!

  其人始终坚决拥护小明王韩林儿,最猥琐的是,小明王死了,这苟皇都能充分压榨小明王的政治价值…

  朱元璋不能笑到最后,天理难容啊!

  依照惯例,继续奉上干货:

  这里不得不再提一句钟繇。

  根据《三国志》诸传资料记载,在兴平之乱,也就是李郭之乱中,长安确实人相啖食,流民逃亡,导致长安人口由五十万(包含董卓老贼强迫迁至洛阳的人口)锐减至不足十万。

  某些传记中甚至有准确数字:五万!

  这是因为关中连年大旱,而水利因战乱而不兴,以至于粮食严重减产!

  钟繇通过建设潼关、修缮长安、重修三白渠(郑国渠)等建设工程,这才吸引了逃亡流民返还关中。

  其人确实可被称为“基建狂魔”。

  赵旻一定会优先建设关中,盖因关中联结凉州和关东,可控羌、氐等民族,本身又具备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无论政治、军事还是经济方面,都至关重要!

继续阅读:第一百四十九章 长安行,夺关中5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汉末雄风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