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章 掀动大生产,其兴也勃焉20
云垂赏竹涛2025-08-08 15:403,735

  身材颇为高挑的卞夫人此言一出,苟哥便已猜到,袁绍此番非但大获全胜,而且战损可以忽略不计。

  那么问题来了…

  这不是袁绍的风格啊!

  绍叔自初平元年(西历190年)鸠占鹊巢、占据冀州时起,便几乎没有打过轻松取胜的仗。

  绍叔唯一一次轻松取胜之仗,大概也只有派朱灵支援曹操、将吕布从兖州赶走那一次。

  结果…朱灵反而因为自己仗打得漂亮,而被曹操这个袁氏集团的分公司经理扣下。

  以是故,苟哥认为:绍叔与公孙老狗之战大获全胜的关键,必然不是其人在邺城的那些班底成员,而是另有高贤。

  那么…这位起到关键作用的高贤,究竟是何人呢?

  苟哥一边在心中苦苦思索,一边笑着对卞夫人道。

  “阿妤,若我所料无误,此战之关键当在袁熙一方,然否?”

  这简直是废话。

  所以卞夫人噗嗤一笑。

  “夫君休要敷衍,速速说来!”

  苟哥福至心灵,脱口而出道:“阿妤,此君莫非是田豫田国让?”

  卞夫人主动奉上香吻。

  片刻后,佳人分开樱唇、含情脉脉道。

  “夫君果然有识人之明,田国让、牵子经二人,正是袁熙兵不血刃、大胜公孙老贼之关键人物。”

  见苟哥一脸震惊之色,卞夫人得意洋洋道。

  “夫君有所不知,妾在正月之时,便已遣荥阳车马行之得力干将,赴幽州暗中观察牵子经、田国让、鲜于子弼昆仲等四人。

  经车马行细作近距离观察,此四人皆有大才。其中文武双全之田国让,更是不逊于周公瑾之高士。”

  赵旻更加愕然。

  熟知历史的赵旻,当然清楚田豫有多么了得,但若说其人不逊于周瑜…

  苟哥对此难以置信。

  苟哥以为,在曹魏受到疯狂压制的田豫,应该是满宠那个级别的全能战士…

  且慢!

  如今身为西域大都护的满宠满伯宁,确实不逊于周瑜周公瑾。

  好吧,苟哥释然了。

  这时,卞夫人将肥如之战战前的公孙度毒计、袁熙的战前准备,大战开启前田豫、牵招、鲜于昆仲等人的一系列部署,以及双方的战斗经过。

  其中,卞夫人重点解说了一番,在战斗打响后,田豫、牵招、鲜于昆仲率骑兵包抄辽东大军后路、趁虚而抢夺辽东大军海船之事。

  苟哥对此拍案叫绝。

  “田国让对战机之把握能力,决不在公瑾之下!”

  正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苟哥一眼便看出,此战之关键何在。

  海滨至沮授、审配二人之营寨不过七八里地,所以,田豫等人应是在辽东大军走远之后,趁机赶到其船队之旁。

  而辽东大军是轻装上阵,其行军速度必然不慢。

  前有沮授、审配二人的六万大军结寨以待,无甲的辽东大军势必不可能与这六万具甲、且不缺箭矢的精锐硬碰硬。

  简言之,七八里地路程,无甲的辽东大军一来一回,所需时间决不会太久。

  所以,田豫等人打了一个极为完美的时间差。

  遑论若非田豫等人,袁熙恐怕已经中了公孙度的毒计,重蹈战国后期赵括长平之战的覆辙。

  一言蔽之,田豫、牵招、鲜于昆仲等贤士,绝对值得苟哥赵旻招揽。

  更何况这些人原本都是刘虞臣属,而不是袁绍的老班底。

  在赵旻想来,无论袁绍对他们的态度,还是他们对袁绍的认可度,其中恐怕难免存在龃龉。

  而身为冀州常山国豪族一员,赵旻非常清楚,地方豪族的诉求何在。

  身为豪族、却占山为王、拒不受曹魏官职的右北平豪士田畴,便是其中典型例子。

  田氏是河北大族(直至今日亦如此),渔阳田豫、右北平田畴,包括昔年刘备的上司田楷,都是幽州田氏各分支家族成员。

  鲜于氏虽远不及田氏枝繁叶茂,但也同样是幽州大姓。

  一念及此…

  苟哥陡然心中一动。

  其人对卞夫人道。

  “阿妤,不如你我同去幽州蓟城,见一见袁熙如何?”

  卞夫人被赵旻吓得花容失色。

  “夫君,万万不可!袁氏麾下如今皆恨夫君而入骨,夫君切莫亲身犯险!”

  思及前年高干胆敢在许都郊外设必杀之局,苟哥赵旻将自己“三顾茅庐”的念头果断压下。

  此事危险程度太高,苟哥这个老六决不会冒险而为。

  “也罢!此事暂且徐徐图之。”

  卞夫人见爱郎如此听劝,登时开心不已。

  佳人甜甜一笑道。

  “夫君勿忧,妾已遣心腹赴幽州蓟城,与田国让等人密谈。结果如何,还请夫君恭候佳音。”

  苟哥却摇了摇头。

  “阿妤,幽州豪杰所求者,惟保境安民耳。今袁熙既可保境安民,又对幽州豪杰言听计从,幽州豪杰断无背袁熙而投我之理。

  是故,你所遣之心腹,切不可操之过急,以免幽州豪杰反而因此心生厌烦。”

  卞夫人颔首道:“夫君尽管放心,妾所遣之心腹亦出身于幽州豪族、皆夫君之河北同乡。”

  苟哥赵旻微微一怔。

  “阿妤,豪族亦愿为细作乎?”

  这时代,士家(低阶军官)尚且毫无社会地位可言,遑论细作(好听点儿是特工,直白点儿就是特务)这种招人恨的职业?

  卞夫人娇俏无比地白了自家爱郎一眼。

  “夫君或许对车马行有所误解,车马行并非仅有细作,亦有中书典校事郎此等六百石之官职。”

  卞夫人不提此所谓“中书典校事郎”还好,一提此官职,赵旻险些一头栽倒。

  “阿妤,这…这…中书典校事郎?此官职乃何人所设?”

  卞夫人一脸无辜…佳人这种可爱而又妩媚的表情,惹得其爱郎、苟哥赵旻忍不住重重吻了一口佳人樱唇。

  卞夫人顺势紧紧偎依在爱郎怀中,饱含深情的美眸凝视着爱郎,轻声说出一番令其爱郎无比震惊的话来。

  “夫君,此非妾所为,乃伏皇后所设也。”

  卞夫人此言一出…

  苟哥当场石化。

  此时此刻,苟哥只觉这世界充满了恶意,自己身边每一个人,似乎都已不值得自己信任。

  这一瞬间,苟哥想了很多很多。原本萦绕于其人心头、始终不得其解的难题,此刻终于豁然开朗。

  卞夫人伸出柔荑,同情地轻轻摩挲着爱郎那骤然变得愁苦不堪的俊脸、柔声细语道。

  “夫君勿忧,妾知晓轻重。”

  苟哥想哭。

  这是“知晓轻重”的问题吗?

  这明明是你们两个串通一气、玩弄我这个大傻子的问题!

  于是苟哥很生气:

  枉老子如此宠爱你们两个宝宝,你们竟然如此戏耍老子?

  生气之余,苟哥立即与卞夫人拉开距离。

  苟哥气鼓鼓道。

  “阿妤!你…你…你何时与伏皇后商定如此大事?你须知,中书典校事郎之职至关重要!

  再者说来,你如何笃定伏皇后对我绝无恶意?你如此做,何异于与虎谋皮?”

  不怪赵旻这个苟哥如此愤怒。

  显而易见,伏寿骤然间为其人与苟哥的亲儿子,讨来卫府这个庞然大物,其幕后之策划者,定有卞妤!

  换言之…

  一个心机满满的伏寿,便已使苟哥头疼不已,若再加上一个心机更加了得的卞妤…

  苟哥如何能讨得了好?

  更为关键的是,卞夫人是怎么跟伏寿搭上线的?

  而且…

  关于设立中书典校事郎之事,赵旻在去岁,确实曾与卞妤设想过。

  但是!

  赵旻从未想过,有朝一日,自己竟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那么问题来了。

  究竟何谓中书典校事郎呢?

  【作者题外话】:接着上一章继续为您说。

  公孙度与孔融,一东一西、一南一北两相呼应,无疑是同气相闻的盟军。但随着初平四年(193)与建安元年(196)孔融先后被管亥、袁谭击破,公孙度在青州的盟军也便不复存在。

  然而孔融虽然谢幕,公孙氏对青州东莱的控制,却得到延续。

  太史慈、邴原、刘政等豪强或儒生,先后经青州渡海远赴辽东,在中原稍定之后又原路返回。可知公孙家族在辽东与山东之间、已经开辟了固定航路。

  邴原字根矩,(青州)北海朱虚人也。黄巾起,原将家属入海……遂至辽东,与同郡刘政俱有勇略雄气。辽东太守公孙度畏恶欲杀之……政窘急,往投原,原匿之月馀,时东莱太史慈当归,(邴)原因以(刘)政付之。--《魏书邴原传》

  建安十一年(206)被李典、乐进击破的“海贼管承”,从地点(北海、东莱)来看,恐怕也与公孙度有瓜葛。

  太祖征管承(东莱人),军淳于(属北海),遣(乐)进与李典击之。承破走,逃入海岛,海滨平。--《魏书乐进传》

  且翌年(207)公孙康(公孙度之子)斩杀袁氏兄弟,可能就是因为自己在东莱的据点被曹军击破(206),因此不敢收留二袁,以免激怒曹操。

  (袁)尚、(袁)熙与乌丸逆军战,败走奔辽东,公孙康诱斩之,送其首。--《魏书袁绍传》

  魏太和七年(233)公孙渊(公孙度之孙)给孙权上书,称“被幽州刺史与东莱太守诬告,因此获罪魏朝”。

  今魏家不能采录忠善,褒功臣之后,乃令谗谄得行其志,听幽州刺史、东莱太守诳误之言,猥兴州兵,图害臣(公孙渊)郡。--韦曜《吴书》

  从此事不难看出,半个世纪之后,公孙家族的影响,依然可以越海直达东莱。

  考虑到曹魏中期,辽东公孙氏与江东孙氏的军事同盟关系,以及双方屡遣使者的记载(见《吴书二》);可知袭扰青州,对公孙氏而言易如反掌。

  辽东问题困扰曹魏许久,直到明帝死亡前夕(238)才被司马懿平定。

  如果结合明帝去世十年后(249)即“鼎移司马”(高平陵之变),那么辽东问题,大抵可以看作与魏氏相始终。

  公孙家族在辽东的始末变迁,是个相对冷僻的专题。本文不可能面面俱到,因此着重选择公孙度割据初期的若干线索,加以论述。

  现代学者对辽东问题分析比较精辟者,有王永平的《公孙氏对待流寓士人之态度极其遭遇》。不过其着眼点,在于流寓士人对辽东学术风气的影响。

  虽然董卓(公孙度故主)与徐荣(公孙度举主)都属于帝国文化的边缘人物,但公孙度的仕宦问题(官不避籍)明显过于刺眼,不能用简单的“不守礼法”来解释。或许另有深意。

  (皇甫规)妻知不免,乃立骂(董)卓曰:“君羌胡之种,毒害天下!”--《后汉书列女传》

  如果从统治方式看,公孙延“避吏玄菟”,其家族衰败、显而易见。因此公孙度发迹后,自然而然地走上了法家道路。对青州东莱的武装殖民,也可看作其武力扩张的具体反映,孔融则是牵涉其中的早期同盟。

  然而随着管亥与袁谭的蹂躏,孔融迅速谢幕。到了曹操征讨东莱、北海时,史籍留下的记载,便只剩下“海贼管承”了。

  假设管承确实与公孙家族存在某种联系,那管承之败(206)无疑是二袁之死(207)的导火索。

  因为它使公孙康清楚认识到对抗曹操的下场。

继续阅读:第一百三十一章 掀动大生产,其兴也勃焉21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汉末雄风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