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新年新气象,大汉建四方11
云垂赏竹涛2025-07-28 16:452,898

  康居国被其东侧的乌孙国,以及其西南侧的大宛国,分别瓜分走不少国土。

  即便如此,相比于其广袤国土,康居国的人口,终究也还是太少了。

  六七十万康居百姓,仍然聚居于王城蕃内城周边地区。

  是以,被大宛国、乌孙国瓜分之国土,对康居国而言,其实无关紧要。

  恰恰相反的是……

  随着大宛国、乌孙国不断派驻匠人,前往康居国开采煤矿、铁矿及金矿,并增派车队将煤炭、铁矿石、黄金运往大汉西域都护府……

  可想而知,这大量涌入的流动人口,对康居国的经济有何等的刺激作用。

  更何况,被赵旻内定为安西大都护的徐庶,在赵旻班师之后,更是经常率领卫府铁骑,活跃于葱岭以西的康居国、大宛国。

  做为一个六边形战士,徐庶治理内政、发展经济民生,同样是一把好手。

  赵旻为康居国量身制定的一系列政策,在徐庶辅助之下,在康居国得以长久执行。

  而且,以徐庶在乌孙国、大宛国的威望,其人犹可调动这两国的人力物力,与康居国互动发展。

  比如说:

  大宛国、乌孙国皆以农牧业为经济支柱,而康居国境内有大量草原、沃野;

  康居国靠近各类矿区之区域,如今在大汉西域都护府、乌孙国协助之下,已经逐步建立起煤炭及铁矿石开采、黄金提纯等等产业链。

  甚至于,周边的无人区,如今逐渐出现不少垦荒之农夫、迁徙之农户。

  这些区域人烟渐渐增多,开始变得欣欣向荣。

  而得益于自康居国开采出来的煤炭、黄金,大宛国、乌孙国如今在徐庶指导之下,同样得以快速发展。

  总而言之,乌孙国、大宛国,皆与康居国紧密联系、协同发展起来。

  如此一来,建立安西都护府的先决条件,基本上皆已成熟。

  最后,朗日总结道。

  “由是故,卫将军大人,愚以为,来年开春,大汉便须在康居国、大夏国、大宛国、乌孙国这四国交界之处,建安西都护府以协调诸国一同发展!

  只是……俺与归远侯尚有一不情之请,还望卫将军大人再三斟酌。”

  朗日这番话,勾起了赵旻的好奇心。

  “大兄但说无妨!”

  朗日摩挲着自己颌下虬髯,哈哈一笑道。

  “卫将军大人,俺与归远侯而今皆为汉臣,鄙国与大宛国亦为大汉之藩国。

  是以,俺二人欲助大汉一臂之力,一同建此西域都护府。不知卫将军大人以为如何?”

  赵旻在先后听取法正、荀彧之建议之后,其实早有此意。

  是以,其人闻言淡淡一笑。

  “不知大兄与归远侯欲如何相助,我愿闻其详!”

  朗日精神登时一振。

  这事儿,看来有戏!

  其人清了清嗓子,正待说出自己的计划时……

  看守卫府大门的赵贲,匆匆而来。

  “禀少君,二主君求见!”

  赵旻的族子赵贲,在常山赵家之中辈分较低,是以其人始终如此称呼赵旻、赵云二人。

  得知自家老叔……求见自己,赵旻心中登时一惊。

  其人霍然起身,向众人告罪之后,便亲自去为自家老叔开门。

  这个苟哥刚刚打开府门,便被自家老叔赵云一把拽住。

  “阿旻!随某来!”

  苟哥心中更惊!

  莫非老娘归来?

  不对,此时尚未至腊月望日。

  那么……

  莫非真定家中有何变故?

  苟哥忍不住问自家老叔。

  “叔父大人,莫非真定县有何变故不成?”

  岂料……

  赵云狠狠“呸”了一声。

  “时近正旦,阿旻休得胡言!真定家中一切安好,焉有变故?”

  云哥一脸厌弃之色。

  其人显然是在嫌弃,自家大侄子狗嘴里吐不出象牙,偏偏在祭祖之时说晦气之话。

  苟哥反而放下心来:显而易见,自家老叔此刻心情极佳。

  于是乎,苟哥含笑行礼。

  “叔父大人,如此说来,乃是有天大之喜?”

  一向谨言慎行的云哥,此刻颇为难得地哈哈一笑,而且罕见地卖起了关子。

  “正是如此!”

  这时,卫府众人、班归、朗日等陆续出来,齐聚于卫府门前。

  见有外人在场,赵云便不再与自家大侄儿开玩笑。

  但其人仍然面带微笑,向班归、朗日二人作揖道。

  “云谢归远侯、乌孙王子大恩!”

  班归、朗日同时笑了起来,并向赵云还礼。

  “骠骑将军言重矣!大汉、卫府之大恩,俺等无以为报,只好竭尽所能,为大汉、卫府敬献些许特产之物,以聊表心意耳。”

  赵旻、卫府众人听得一头雾水。

  这……

  千余匹上等大宛马耳,竟使骠骑将军激动至斯乎?

  这不科学啊!

  外人在场,赵云不再卖关子。

  其人哈哈一笑。

  “诸君有所不知,此千余匹上等大宛马本已殊为难得,更难能可贵者,乃其中更有七七四十九匹天马哉!”

  赵旻此刻,只觉自己大脑一片空白。

  此地,在一瞬间,竟然鸦雀无声、针落可闻。

  然后……

  下一瞬间,此地一片沸腾。

  赵旻心头狂喜之下,什么安西都护府、什么西域治理,统统丢到九霄云外。

  其人用力一挥袍袖。

  “诸君,与我同赴北军军营,挑选天马去也!”

  被突如其来的幸福,瞬间冲昏头脑的赵旻,直至走到途中,方才幡然醒悟……

  原来,班归、朗日二人是将汗血宝马,隐藏在大宛马群之中。

  所谓“天马”,也就是汗血宝马,实则属于大宛马之中,出类拔萃的优质品种。

  上等大宛马,本已颇为难得,汗血宝马更是万中无一。

  盖因这种马非但对于种马要求极高,兼且其生育率极低。

  但归根结底,汗血宝马毕竟还是属于大宛马。

  以是故,班归、朗日二人,将汗血宝马隐于大宛马群之中,便毫不起眼。

  显而易见,如果班归、朗日二人,单独带来49匹汗血宝马,路上必然将会遭遇极多波折。

  但二人将汗血宝马隐于为卫府所提供之战马中,丝绸之路上,便无人再敢找二人麻烦。

  最为关键的是,这是合大宛国、乌孙国两国之力,方才一次性凑齐这许多汗血宝马。

  所以,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之原则,班归、朗日二人一路低调而来。

  就连卫府那颇为庞大的情报系统,都未能察觉,这千余匹上等大宛马中,居然还隐藏着如此神驹。

  直至这时,一直晕晕乎乎的赵旻,方才想通其中之关键。

  但话说回来,这也不能怪赵旻失态。

  在此之前,赵旻已收到近二十匹汗血宝马,却始终未能留下一匹自用。

  因为一直以来,赵旻始终秉承“不患寡而患不均”之原则。

  所以,卫府之中,至今惟有颜良一人有汗血宝马,其余人等,对此皆无怨言。

  但如今,班归、朗日二人一下子送来四十九匹汗血宝马。

  那么,卫府重臣,皆可获赠一匹,犹然绰绰有余。

  赵旻终于要有自己的汗血宝马,其人焉能不激动至失态?

  未几……

  众人抵达北军军营那偌大的校场之上。

  四十九匹汗血宝马,早已被慧眼如炬的赵云,一一挑出。

  此刻,这些通体枣红的汗血宝马,正在校场之上尽情撒欢儿。

  汗血宝马好则好矣,唯一美中不足,就是其性子过于刚烈,极难被主人驯服。

  但话说回来,其一旦被主人驯服,对其主人便温顺无比。

  话再说回来,以卫府武将之勇猛剽悍,要驯服汗血宝马,还当真不在话下。

  至于卫府一众文臣谋士……

  赵旻对此,表示爱莫能助。

  赵旻只管分配超级跑车,其臣属如何磨合,便不是赵旻需要操心之事了。

  当下,只见……

  【作者题外话】:接着上一章继续为您说。

  姜维不仅对宗族长辈情感寡淡,对晚辈亦如此。他入蜀后,又重新组建了家庭(成都之乱中,魏兵“杀(钟)会及维,维妻、子皆伏诛”,见《维传》),但也未见提携亲属的相关记载。

  蜀汉后期,诸葛亮之子诸葛瞻、蒋琬之子蒋斌、张飞之子张绍皆居高位,唯不见姜维子嗣的出仕记载(蜀亡时,姜维年过六旬,子嗣必已成年),侧面反映出他未曾刻意提携子侄。

  与姜维对亲情的漠视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他对诸葛亮的感恩与对蜀汉的忠诚,这份忠诚在诸葛亮死后仍旧存续,直至蜀汉灭亡。

  这是十分令人费解的。因为姜维对父母不够“孝”,对故国又不够“忠”,在“志立功名”背后潜藏的乃是“阴养死士”的险刻,可知青年时代的姜维,无疑是一个桀骜的逸才。

  单纯用功名之欲或报恩之心,恐怕难以完美解释其行为逻辑。

  下一章咱们继续说。

继续阅读:第九十二章 新年新气象,大汉建四方12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汉末雄风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