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九章 西域诸国贺,东土多方和13
云垂赏竹涛2025-07-28 16:423,438

  庞统并未回答赵旻的话,而是先唤来从吏,请其人吩咐庖厨为赵旻、荀攸备餐后,这才作揖而答。

  “回主公,大散关左近,而今大散关三卫城正紧锣密鼓兴建,经历共同屯田之后,汉人而今与南匈奴左部、兴国及白马氐部相处和睦。

  此外,大散关东至右扶风槐里、西至汉阳郡冀城,北至安定、南至汉中,垦荒屯田已有近百万亩,良田屯田亦有三百万亩,无论士族郡望,亦或黎庶平民,而今皆安居乐业。

  另外,主公,大散关近日来亦多有西域胡商出入,统唯恐其中有西域诸国之细作,故暗中已对胡商加以监视。”

  赵旻颔首。

  “士元,此非你所长也,为此,我请卞夫人助你一臂之力。此外…”

  赵旻想起大散关城内那座大旗亭。

  “士元,大散关关城之中那大旗亭,你可知其幕后之主乃何人?”

  庞统作揖而答。

  “主公有所不知,此旗亭乃史阿借汉阳赵家之名而开设,故实归我卫府所有。”

  赵旻眼前浮现出卞夫人那张嫣然一笑的俏脸…

  不言而喻,这定然出自于卞夫人的授意。

  思及那大旗亭门庭若市、座无虚席、以及那跳胡旋舞的美丽胡女…咳咳,这不是重点,重点是围观胡旋舞之人群,赵旻忍不住暗暗颔首。

  那座旗亭,绝对是打探情报、暗中调查细作的绝佳场所!

  卞夫人果然了得!

  赵旻转移话题。

  “士元,关中而今如何?”

  “回主公,关中一切风平浪静;此外,主公,据钟使君发来之军报称,鲜卑酋首步度根久攻平阳不下,兼且因刘令君实施坚壁清野之策,步度根补给难以为继,故已主动撤兵。

  统以为,此或为步度根疑兵之计,故统已提醒钟使君,务必严防步度根绕并州上郡而南攻关中;与此同时,统又请南匈奴左贤王驻守凉州北地郡,必要时尚可主动夹击步度根。”

  刘令君,是指平阳令刘馥,

  庞统不愧为与诸葛亮齐名的高才,其人这番部署,可谓滴水不漏。

  赵旻遂笑着颔首。

  “士元不必多虑,鲜卑步度根部,向来与活跃于幽州代郡、上谷郡之鲜卑轲比能部龃龉极深,其人必不会舍并州而取关中,否则轲比能必将断其后路!”

  步度根的活动范围,大致与南匈奴王庭,也就是南匈奴右部重叠,在后世河套平原东侧,即包头东至乌兰察布西、南至忻州及大同西北那一带;

  而轲比能的活动范围,则是后世张家口、大同、朔州东北一带。

  只看地图便知,步度根与轲比能的活跃地带犬牙交错。

  故而,步度根虽有意占据河东郡北部(即后世吕梁、临汾北),但绝无可能舍弃大本营,跑到凉州与南匈奴左部争夺地盘。

  能做到鲜卑大人、领导一部数十万鲜卑人、历史上曾对中原政权造成威胁的步度根,或许性格刚硬,但绝对不蠢!

  同时,由于赵旻和鲜卑之间隔着个袁绍,所以赵旻暂时也无法讨伐鲜卑。

  鲜卑便暂且留给袁绍、让袁绍头疼去吧。

  荀攸这时插了一句。

  “士元,如此说来,司隶而今已安?”

  “回公达先生,司隶应无忧矣。况且,若依主公之言,凉州亦将无大乱。”

  荀攸笑着颔首,正欲开口…

  这时,庞统的从吏…相当于其人的秘书、也就是其人自襄阳带来的仆从,为三人奉上热腾腾、香喷喷的羊肉汤饼…

  这当然不是羊肉罩饼,而是羊肉面片汤。

  对于赵旻这个汉末时空而言,简单易做的羊肉面片汤,相当于后世的肉汤方便面。

  于是苟哥挥挥袍袖。

  “我等先用饭!饭后再继续商议!”

  苟哥话音甫落,三人的肚子同时“呼噜”作响…

  三人相视大笑,分案而食。

  大散关衙署后院后宅之中…

  依嘉娜丽羡慕地看着伏案写作的曹彰和曹植,虚心向其人阿姊卞夫人求教。

  “阿姊,小妹亦愿如阿姊一般、尽全力助夫君,奈何小妹才疏学浅、不谙世事,委实有心无力,故请阿姊赐教。”

  言罢,妹子向卞夫人深施一礼。

  卞夫人含笑扶起依嘉娜丽。

  “阿妹休要如此客气,妾乃孀妇、无根无凭,而阿妹远嫁中原、孤单无助,故你我姊妹二人,今后还应互相体贴、照顾才是。”

  卞夫人纯属扯淡,夏侯、曹氏这两家,与她娘家人何异?

  依嘉娜丽孤单无助才是真的。

  卞夫人如此说,只是出于统战目的而已。

  以卞夫人之超高三商,其人早已联合张凝、杨樱月,暗中对抗深受赵旻宠爱的大乔和香妹子。

  若卞夫人再联合依嘉娜丽…

  可想而知,赵旻的后宅将暗斗不止。

  苟哥虽不似事无巨细必躬亲的诸葛亮,但怎奈何雄踞近七州之地、正攻略袁绍及荆州的苟哥地盘大、事务多,是以苟哥绝对做不到公平对待每个妻妾…

  遑论宫中还有两个怨妇在苦等苟哥…

  话说回来,谁让苟哥管不住自己、惹出这一身情债来?

  活该!

  依嘉娜丽闻言嫣然一笑。

  “阿姊放心,小妹今后必与阿姊齐心协力。”

  至此,卞夫人一方又多了一名强援。

  既然是自己人,那就好办了。

  卞夫人遂指点依嘉娜丽。

  “阿妹之父既为乌孙国主、阿妹又谙熟西域之事,何不从此处着手,助夫君稳定西域、提安抚西域之策?

  我等妇人确不好干政,然则阿妹仅提议、献策耳,无伤大雅也。如此一来,夫君必将更宠爱阿妹…阿妹届时勿忘阿姊之情便好。”

  依嘉娜丽秒懂,妹子笑得更加灿烂。

  “阿姊放心,你我姊妹同心,夫君定对妾二人加倍恩宠…阿姊…妾仍有诸事不明…”

  如是般,两个妇人压低声音探讨起如何做好苟哥贤内助、以及如何固宠之事…

  可以预见,苟哥从此“有福”了。

  衙署前院正堂之上…

  用罢颇显简易的晚饭,三人继续议事。

  这次,不待荀攸开口,庞统便向二人作揖道。

  “主公、公达先生,自主公遣商贾赴益州大量购置蜀锦后,今益州之乱已平、巴蜀士人心已渐定,还请主公、公达先生勿复以益州之乱为念。

  关于赵公赞之事,今天子已发诏令,赵公赞欲行不轨之罪证据确凿、罪名已定,步使君及时平乱、有功无过,是故巴蜀士人已皆无异议。此外,主公,益州南和公又有书信至此,请主公过目。”

  诚然如此。

  有天子为赵旻、步骘做背书,那么即便步骘就算是清除异己,也成了举着天子大旗的平叛行为。

  所以,赵韪确实该死,且此事与巴蜀士人无关。

  于是乎,益州巴蜀士人在周群等公知的舆论引导下不再人人自危,加之赵旻大批量采购蜀锦、释放出足够的诚意并表明了态度,益州之乱自然而然得以解决。

  乱源于人心,人心既安,自然无乱。

  毋庸置疑,所谓“天子诏令”,实则是伏寿为赵旻、步骘主臣二人善后、并为步骘此举正名。

  否则,刘协又怎么可能如此好心?

  至于伏寿如何得知此事详情…

  自然是董昭找伏完详细解释过此事内情、并痛陈利害、兼且给出最恰当的危机公关解决方案。

  而且,赵旻不用猜都知道,其中必有荀白嫖…咳咳…荀彧的影子。

  赵旻留董昭坐镇许都,绝对是明智之举。

  而伏寿也不愧为赵旻的贤内助。

  若没有伏寿在宫中专断独行,赵旻恐怕将深受刘协掣肘、从而寸步难行。

  赵旻心事去了一大半,其人遂接过张裕的书信。

  【作者题外话】:接着上一章,继续为您说。

  不难看出,贪官背后的最终受益者,实际是帝国君主,即汉灵帝。贪官们努力榨出来的赃款,其实大部分流入了皇帝的腰包。

  概括而言,东汉官员必须通过“预付钱财”才能得到“贪污的机会”。而拿得出买官钱财的家伙,也一定是奸民污吏,这群人到了地方,百姓的日子自然更坏。东汉帝国便进入了恶性循环。

  以灵帝的案例来说,他属于比较罕见的、亲自下场为贪污腐败摇旗呐喊的君主。

  一般情况下,帝国君主不会做得这么难看,手段往往更加隐蔽;

  他们塑造出一派“官员是坏人,皇帝是好人”的政治空气。

  比如说…

  嘉靖帝。

  严嵩给嘉靖皇帝背了好多年黑锅。

  曹洪是曹操的堂弟,也是魏国的奠基人物。在荥阳之战(190)中,曹操失马,靠曹洪让出战马,才得以活命。

  当然,曹洪的另一幅嘴脸,便是魏国第一巨贪。

  关于曹洪贪赃枉法、剥削百姓的记载,《魏书》中远不止一例,读之触目惊心。

  时曹洪宗室亲贵,有宾客在(许昌)界,数犯法。--《魏书满宠传》

  (曹洪)无检度知足之分,而有豺狼无厌之质。--《魏略》

  直到明帝朝,曹洪依然以“纵横不法”著称(见《司马芝传》)。可知其四十年如一日的贪污,实际从来也没人管过。

  曹洪的靠山是谁呢?我们不做猜测,而是通过案例来分析。

  建安二十五年(220)曹操去世,世子曹丕接班。

  曹丕与曹洪是有些矛盾的,年轻时曾向曹洪借钱——也不是什么大钱,就是几十匹绢帛。结果碰了一鼻子灰。现在曹丕得势,便要炫耀一下权力,准备给曹洪治罪。

  这一治罪不要紧,宫里一下子乱了套。

  先是曹丕的亲娘、太后卞夫人,跑到宫中哭天抹泪,絮絮叨叨“若无曹洪的功劳,咱家便无今日的地位”。曹丕对此很是厌恶,没搭理亲妈。

  卞太后责怒(文)帝,言“梁沛之间,非子廉无有今日”。--《魏略》

  紧接着曹丕的老婆、皇后郭夫人,也跑到宫里啼哭,替曹洪求情。曹丕一下子慌了神。

  卞太后谓郭后曰:“令曹洪今日死,吾明日敕帝废后矣。”于是泣涕屡请。--《魏书曹洪传》

  然后曹丕的堂哥,曹操的养子曹真,也跑过来给曹洪求情。实际曹真和曹洪的关系并不算好,这一下把曹丕彻底搞懵了。

  文帝收洪,时曹真在左右,请之曰:“今诛洪,洪必以真为谮也。”--《魏略》

  至于其他替曹洪求情而不见记载的大小官吏,想必更多。

  下一章咱们继续说。

继续阅读:第一百一十章 西域诸国贺,东土多方和14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汉末雄风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