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新年新气象,大汉建四方4
云垂赏竹涛2025-07-28 17:143,041

  换言之,汉末的鲜卑人,姓名都颇为怪异……

  好吧,汉末的胡人,姓名其实普遍怪异。

  但南匈奴人,至少还有姓氏。

  比如于夫罗、呼厨泉兄弟,都姓挛鞮(亦写做栾提);

  休屠王实则姓兰。

  在秦汉时期,南匈奴人中的兰氏与呼衍氏、须卜氏并称为“国中名族”。

  那么问题来了……

  阎柔笑眯眯地问轲比能。

  “轲别驾是否有意易为汉姓?”

  如其在历史上的晚辈拓跋宏(改姓为元,因此也叫元宏)相同,轲比能闻言大喜过望。

  “固所愿尔,不敢请耳!”

  阎柔笑着颔首道:“君既名轲比能,兼且鲜卑人无文字,某以为,君不妨改为木可柯如何?”

  与男子只讲氏不讲姓的先秦及秦代不同,在东汉,柯姓已是妥妥的汉姓。

  轲比能不假思索道:“甚善!俺多谢阎使君赐姓!今后,便请诸君唤俺谓柯比能!

  俺后代子孙,将来亦将以“柯”为姓焉!”

  这时……

  轲比能,不,应称其为柯比能。

  柯比能身后那近六千鲜卑人,异口同声道。

  “俺等既追随柯比能大人前来,便愿随大人之姓,俺等今后皆姓柯!

  俺等,今后皆愿为汉人,皆愿服从于大汉朝廷!”

  苍天作证,柯比能确实没像那个飞天蝙蝠“柯镇恶”一般,对其族人道。

  “你等看我眼色行事。”

  是以……

  这些鲜卑人,都是发自肺腑地想要改为汉姓:柯姓;

  而且人家是真心实意地想要成为汉人。

  张郃虽然抚须不语,但其人心中早已震撼不已。

  阎柔哈哈大笑。

  “诸君,此地距太原郡阳曲县不远,你等便先在阳曲县修建屋舍,一应所需,皆由朝廷供给!”

  阎柔、张郃、柯比能皆为说干就干、雷厉风行之人。

  于是乎,三人就此率领这近六千鲜卑人,径直向南、赶赴阳曲县,于这冬月隆冬时节,大兴土木建设。

  三名缺乏足够施工经验之人,带着这些没文化的鲜卑人,一拍脑门儿,便想建造房屋。

  只是……

  开挖屋舍地基、沟槽,对鲜卑人而言,是一种考验;

  如何打基础,是另外一种考验;

  木材如何处理、加工,是第三种考验。

  阎柔终究跟随赵旻的时间太短,尚未有机会学到建筑、建造之精髓。

  张郃没有跟随赵旻去西域,所以其人虽有经验,但着实有限……

  以是故,在阎柔、张郃、柯比能率鲜卑人,白白忙碌数日之后……

  整不会了的张郃,索性修书一封,向远在许都的赵旻求援。

  而此时,已是华夏历冬月廿二,西历12月底……

  这是妥妥的冬季施工期……

  张郃的求援信尚未抵达许都,夏侯惇、徐晃、鲁肃三人,却先一步抵达。

  这三人,明显要比阎柔、张郃、柯比能三人聪明许多。

  因为鲁肃清楚,冬季施工,尤其是在东北进行冬季施工,委实不靠谱。

  就算地基、沟槽可以顺利开挖,可你要如何夯实?

  要知道,那都是冻土!

  此外,木制基础你要如何楔进去,而且必须楔牢固?

  要知道,那都是冻土!

  更何况,刚刚砍伐下来的原木,能直接用吗?

  去除水分、防腐、除虫、涂漆等等工序,有哪一道工序,是冬天能干的?

  综上所述,夏侯惇、徐晃、鲁肃这经验丰富的三人,根本就未曾考虑过,建造房屋之事。

  协助鲜卑人,搭建他们最为拿手、也最住得习惯的毛毡房……

  那难道不香?

  反正都是冻土,加固毡房时,只要卫府兵卒们将钢钎钉深、钉牢,那么毡房便足以抵御风雪。

  在毡房中生煤球炉子,只要接好烟囱,非但暖和,而且无需担心煤气中毒。

  鲜卑人本就有抵御严寒的经验,加上毡房、煤球炉子之助,就算至不济,鲜卑人也不会再出现,被活生生冻死的情况……

  若仍有此情况,那鲜卑人即便被冻死,也总好于笨死!

  因此,鲁肃等三人,很快便安置妥当了鲜卑人。

  赵旻在听罢鲁肃等三人的详细汇报之后,终于对鲜卑人放下心来。

  然后……

  凉州、并州、幽州、冀州、青州这五州,都已有较为成熟、有效的御寒方案,以及紧急预案。

  是以,赵旻并不担心这五州。

  如今,赵旻只需要考虑,安西都护府设立之事即可。

  荀彧早已为赵旻出具了一份方案,只是因为鲁肃尚未归来,是以赵旻并未拿出此方案,与臣属讨论。

  鲁肃在凉州坐镇数年,其人的意见至为关键。

  而荀彧并不了解西域之详情。

  是以,其人出具之方案,只是具备相当的参考价值,实操性却不一定有多强。

  这一日,赵旻正准备与臣属们讨论,来年安西都护府设立之事……

  张郃的求援信,终于被其人心腹族亲送到了。

  赵旻看罢这封加急的求援信后,登时便哭笑不得。

  其人神色古怪地看向那送信之人……也就是张郃的心腹族亲。

  “冬至已过,阳曲县之滹沱水,而今是否已上冻?”

  此时已过冬至,正是数九寒天。

  汉武帝太初元年(西元前104年),由邓平等制定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订于历法之中,并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

  因此,二十四节气,在三百年后的汉末,早已推广开来。

  张郃之心腹,此刻表情有些尴尬。

  “回卫将军,非但滹沱水已稍(渐渐)上冻,兼且阳曲县之土甚为坚硬,故难以开挖。”

  赵旻以手扶额,一时间竟无言以对。

  其人心中,甚至已经开始反思:

  是老子草率了!

  老子早就应该下禁令,并明确说明:除益州、荆州、扬州之外,其余诸州在进入冬月之后,严禁继续施工!

  其人长叹一声后,以缓慢而沉重的语气道。

  “你速速返回并州,告知阎柔、张郃及柯比能三人:

  令其三人务必暂停建设,并尽速将鲜卑人,安置于晋阳城军营之中!不得有误!”

  鲁肃补充道:“而今已至数九寒天。

  天寒地冻,万万不可建造房屋,否则有倾塌之大患焉!”

  张郃那心腹,听得瞠目结舌。

  “竟有如此严重?”

  此人显然不懂土木工程、甚至不懂盖房子之禁忌。

  赵旻见状,再次长叹一声。

  “君且在此稍候!”

  言罢,其人令赵虎、赵旭、赵贲速去召集群臣……

  显而易见,工程学专家赵老师,要开始讲课了。

  约莫两刻钟后,卫府在许都之人尽数到场……

  聪明的赵贲,甚至从宫城中请来了伏寿、刘嗣母子。

  赵老师清了清嗓子,开始向众人讲述,工程学的最基础知识。

  赵老师首先讲的,就是雨季施工、冬季施工之禁忌,以及需要格外注意之要素。

  最后,赵老师总结道:“综上所述,如非紧急、或迫不得已,万不可在雨季、冬季施工!”

  讲完之后,其人看向张郃的那名心腹。

  “如今,你可知否?”

  那人连连行礼、并连连颔首。

  “回卫将军,仆已知之!”

  赵旻挥了挥袍袖。

  “速去!待来年惊蛰之后,并州再修建屋舍不迟。”

  那人行礼之后,便匆匆而走。

  赵老师则继续为众人讲课。

  乱世将定,大汉急需大兴基础建设。

  这些重臣们,如果对工程建设一窍不通,那还得了?

  尤其是刘嗣。

  赵旻心中始终存在隐忧。

  【作者题外话】:接着上一章继续为您说。

  这里简要解释一下上述的诸多官、吏名称。

  “上计掾”属于吏员,负责每年向上级机关汇报地方的工作业绩。按两汉传统,地方派出的上计掾一般会作为“郎官”(即宫廷侍卫)的储备人选,而“郎官”于汉末成为贵游子弟的麇集之所,亦多为世家子弟的仕途起点(如二袁、曹操)。

  是岁,初复郡国上计补郎官。--《后汉书和帝纪》

  时,郡国计吏(即上计使者)多留拜为郎,秉上言三署见郎七百余人。--《后汉书杨震传》

  “从事”属于僚属范畴,此处为州郡佐吏。其父姜囧担任的“功曹”属于高级吏员,负责“选署及众事”;地方令、守不能理事时,功曹有权代理其职责。功曹在州一级被称作“治中从事史”,简称“治中”。《党锢传》记载了许多功曹架空太守的案例,其影响力可知。

  汝南太守宗资任功曹范滂,南阳太守成瑨亦委功曹岑晊,二郡又为

  谣曰:“汝南太守范孟博,南阳宗资主画诺。南阳太守岑公孝,弘农成瑨但坐啸。”--《后汉书党锢传》

  “中郎”为官员,秩比六百石(约与县令等),于两汉隶属禁军系统。

  “郎官”在汉末魏晋流于冗散,多为世家子弟的起家官,亦用作加衔。

  比如与“中郎”同属禁军系统的“郎中”,曾出于表彰目的被授予陈登之子陈肃(见《先贤行状》),亦曾被授予《魏略》作者鱼豢,这种无固定职事的郎官一般被称作“散郎”。

  至于“参本郡军事”是差遣职事,即姜维的实际职务。

  中郎,比六百石。侍郎,比四百石。郎中,比三百石。--《续汉书百官志》

继续阅读:第八十五章 新年新气象,大汉建四方5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汉末雄风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