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新年新气象,大汉建四方14
云垂赏竹涛2025-07-28 16:432,816

  说到此处,赵旻补充道。

  “我之所以初定征兵五万人,皆因大月氏气数将尽、葱岭以西除安息国外再无大国之故也。

  今后,如若五万骑兵不敷使用,大都护亦可于安西都护府之左近征募兵卒。”

  安西都护府有征兵权、征税权、统兵权……

  这实际上,相当于李唐中期之后的一镇节度使。

  安西都护府之兵卒,实则与牙兵的区别不大。

  或者准确来说,赵旻就是参考李唐节度使制度,而设立的安西都护府。

  赵旻对此也颇为无奈。

  葱岭以西的碎叶城故地,距许都足足一万五千里!

  如果赵旻不给安西都护府自治权,那还不如不设这个机构。

  但反过来考虑……

  安西都护府,毕竟距许都一万五千里,就算其造反,最多也只是在葱岭以西自立为王而已。

  这根本威胁不到西域都护府,遑论万里之外的大汉?

  更何况……

  赵旻还有自己的私人考虑。而且,此事关乎常山赵家之百年兴衰。

  赵旻再次扫视全场,见无人提出异议,其人便继续道。

  “兵卒皆由安西都护府就近征募,一应粮饷由朝廷供给。

  此外,甲胄、军械、辎重等等,亦由朝廷供给,且将随粮草陆续运至安西都护府。”

  言及于此,赵旻看向班归、朗日二人。

  “归远侯、乌孙王子,安西都护府仅凭百名汉人官吏,尚且远远不足!

  贵二国,以及康居国,亦需增派胥吏至安西都护府任职!”

  班归、朗日二人对此喜出望外,忙不迭应承下来。

  “卫将军大人尽管放心!俺等必竭尽所能、鼎力相助!”

  这哥俩肯定将会不遗余力。

  因为他们所在的二国,安插的人手越多,话语权便越重!

  还是那句话,安西都护府,距许都委实太远!

  赵旻不如此做,根本管理不过来。

  赵旻继续补充。

  “修建安西都护府之事,我已下令西域都护府,责令其于正月十五后,派遣兵卒、匠人前往葱岭西麓、加速修建府城!”

  最后,赵旻总结道。

  “来年正月十五之后,安西都护府诸官吏,便须启程赶赴葱岭以西。

  归远侯、乌孙王子,我便将此事交于二位全权负责!

  你二人务必保证,安西都护府所有官吏,皆可顺利抵达葱岭以西!”

  班归、朗日起身行礼,轰然应诺。

  赵旻挥了挥袍袖。

  “安西都护府之事,便如此!二位且安坐!”

  班归、朗日二人坐定之后,赵旻复又看向群臣。

  “诸君,来年无战事,卫府兵卒于来年暂转为匠人,着重修建河北之水利!

  一应计划,我已交于公仁公、公达先生之手,诸君听令行事即可。”

  说着,赵旻向众人深施一礼。

  “今岁,幸赖诸君努力做事,使我大汉风调雨顺、一切安好。

  来年,旻还望诸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齐心协力助我大汉早日一统!”

  卫府一众臣属,忙不迭起身行礼。

  “主公尽管放心,某等必为大汉、为主公肝脑涂地!”

  礼毕之后,赵旻挥了挥袍袖。

  “诸君自寻公仁公、公达先生领取计划书,自即日起卫府休沐!

  旻还望诸君于休沐之时,多多揣摩计划书,以便来年正月十五之后,及早统筹安排各项事务!

  诸君请暂作歇息,稍后旻赐宴犒赏诸君!

  哈哈!今日不禁酒,我等不醉不归!”

  如是般,在一片欢声笑语之中,卫府结束了今年的工作、准备进入假期。

  此时,已是腊月十九。

  同一时间……

  大汉南海之上、交趾郡龙编城东侧海域之中。

  刘备等人的船队,终于即将抵达,交趾刺史部治所。

  大海船的舷首之上,关羽、张飞一左一右,刘备则站在中间靠前的位置,眺望远方的大陆……

  刘备不这么站着真不行,关羽身高近210厘米,张飞身高也接近两米。

  刘备172厘米(汉尺为七尺五寸)的身高,站在这哥俩中间,就像个小孩子一样。

  此刻,即便刘备站得颇为靠前,也还是改变不了这巨大的身高差。

  当然了,这是旁观者视角,做为当事人的刘备,对此毫无所觉。

  其人迎着西北风昂然而立,远眺龙编城海滨,心中志得意满。

  “云长、翼德!请二卿助备一臂之力,某等便在此,为大汉开创一番丰功伟绩!”

  关羽、张飞二人哈哈大笑。

  “大王尽管放心!某等定助大王,为大汉开疆拓土、立不世之功!”

  船舱之内……

  诸葛亮、糜竺、刘琰、简雍及孙乾五人,则围坐于赵旻绘制的南洋诸国地图(或者准确来说,是东南亚及南亚次大陆的地图)前……

  研究下一步的战略计划、商业计划。

  大洋洲直至大航海时代时,都一直处于蛮荒状态。

  因此赵旻并未为刘备绘制,袋鼠国及其周边岛屿之地图。

  但即便如此,广袤无垠的东南亚、南亚次大陆,也足够刘备……祖孙三代征服了。

  于是乎,战略目光极其高明的诸葛亮,一眼便觑准了婆罗洲、也就是后世之加里曼丹岛西侧的马来半岛。

  其人指着后世的马来半岛、马六甲海峡,对糜竺道。

  “子仲兄,此地毗邻亮先前为大汉收回之故地,兼且此地三面环海,应亦为富庶之地也。

  待大王就藩即位之后,子仲兄不妨率商队至此探访一番。”

  糜竺颔首。

  “孔明所言极是!天子既如此厚待大王,则某等必不可辜负天子、大王之信任!”

  诸葛亮颔首后,指向中南半岛上,毗邻交趾刺史部的区域……

  诸葛亮所指之地区,实则是后世的越南东邻居:

  老挝、柬埔寨二国。

  “亮来年便至此区域探访一番,如若此地亦有生民,则亮便教化此地万民。”

  说着,诸葛亮抬起头来,对刘琰、简雍、糜竺三人道。

  “威硕兄、宪和兄、公祐兄,来年某等之责,便在于此地。

  此地毗邻交趾日南国,其民恐有失于教化,某等身为大汉之臣,当竭尽所能教化此地万民。

  若此地民风剽悍、冥顽不灵,则某等应先攻伐其民,再行教化之事。”

  刘琰、简雍、孙乾三人行礼称是。

  如是般……

  刘备此刻,虽尚未踏足龙编城海滨,其人麾下之臣,便已制定完毕来年之战略目标、治理计划。

  诚如赵旻所料。

  对刘备而言,交趾、南洋诸国,确实是一大片广阔天地,值得刘备大有作为。

  此地山高皇帝远,赵旻鞭长莫及,但对于刘备而言,此地确实是,值得其人好生经营一番之地。

  就在赵旻开年会、刘备臣属讨论来年工作计划之时……

  孙权同样也没有闲着。

  其人在痛定思痛之后,终于开了窍,知道自己应该从根本上,去解决山越人的问题。

  然而问题随之而来。

  孙权不具备孙策的威望、武功(这里是指凭武力开创之功业),山越人不可能自发、自愿接受孙权收编。

  所以,孙权惟有通过文治的手段,来彻底解决山越人的问题。

  而问题恰恰就在此处:

  山越人问题的根源,在于这些流民逃避苛政与徭役。

  而这些问题,绝非一朝一夕便可轻易解决,而且,需要牺牲相当一部分人的利益。

  现如今,在孙权以权谋诈术,先后颁布“授兵制”、“奉邑制”及“复客制”的大背景之下……

  孙权再想回头,非但为时已晚,而且已经积重难返。

  前文已经详细解释过,孙权这一系列权谋诈术……

  【作者题外话】:接着上一章继续为您说。

  可见废黜姜维,实际离不开刘禅的授意。

  废黜姜维的计划,虽然发生在景耀五年(262),但其根源很早便已埋下。

  延熙十六年(253)费祎遇刺,姜维自此执掌权柄,并展开了旷日持久的北伐。非常不幸的是,姜维虽然“累年攻战”,却“功绩不立”,劳师疲民,徒耗钱粮。

  (姜)维本羁旅托国,累年攻战,功绩不立。--《蜀书姜维传》

  延熙二十年(257),季汉著名“慕洋犬”谯周作《仇国论》,试图通过寓言故事进行政治讽喻,意在劝诫姜维,停止穷兵黩武的行为。

  时兵车久驾,百姓疲弊,太中大夫谯周著《仇国论》,言可为文王,难为汉祖,人莫察焉。--《华阳国志》

  景耀元年(258),与姜维持合作态度的尚书令(实际上的丞相)陈祗病死,导致姜维的处境进一步恶化。

  下一章咱们继续说。

继续阅读:第九十五章 新年新气象,大汉建四方15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汉末雄风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