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八章 襄阳收虎臣,益州定乾坤6
云垂赏竹涛2025-08-08 15:453,848

  被惇哥忽略掉的那一点是…

  这种战法对敌军士气的摧残和打击。

  以是故,当卫府铁骑与冲锋而来的鲜卑穷鬼们…也就是那穷酸至极的鲜卑骑兵短兵相接后…

  甲胄坚固的重骑兵挺起长枪,一声大喝后,身前便飞溅出无数血花。

  一方是重甲,一方是无甲,而且重甲一方还有马蹬、兵刃也远比无甲一方长而锋利…

  实说实说,鲜卑骑兵根本不应该冲锋!因为那注定是徒劳无功兼送人头。

  战事的发展也的确如此。

  当鲜卑骑兵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为后面的骑兵创造出短兵相接机会时,也意味着他们冲锋的动能已被消耗殆尽!

  随后便是卫府中军轻骑兵的表演时刻:

  凿穿!

  卫府后军的骑兵取出弓箭抛射、迅速切断了欲冲上前支援的鲜卑人,卫府铁骑的局部优势,就此轻松实现。

  然后,中军轻骑兵一轮凿穿之后,便没有然后了。

  这就是被惇哥忽略的那一点:

  敌军士气尽丧,四散溃逃!

  简言之,惇哥这场仗,就好比在床上刚刚做足前戏,正准备大干一场之时…

  对方突然说不方便。

  正欲大展拳脚、迎头痛击昔日老对手鲜卑人的惇哥,怎一个恼恨了得!

  但问题是,溃逃的鲜卑人四散开来,惇哥追哪一伙儿?追上又能如何?

  更何况,鲜卑骑兵是溃逃了不假,但被他们驱赶的移动口粮:羊群仍在。

  惇哥咬牙切齿地大骂一句后,只好无可奈何地令兵卒驱赶羊群赴大散关…

  亲眼见证这一战的梁宽,惊诧到险些掉了下巴。

  他只听说过卫府铁骑无敌,却委实未料到,卫府铁骑竟然如此无敌!

  己方一万对敌方两万,己方毫发无伤,反而将敌方杀到溃败逃亡!

  啊这…

  洪哥在马上笑得直不起腰。

  “元让兄用力过猛,以至于吓退敌军,甚妙!甚妙!”

  惇哥不理幸灾乐祸的曹洪,怒哼一声、抱拳辞别梁宽后,便指挥兵卒驱赶着羊群、径直向大散关赶去。

  夏侯惇、曹洪二人此行任务,可谓超额完成。

  再来看马超、刘晔那一路军马。

  在智商、情商双高的刘晔连哄带骗之下,小马哥最终勉为其难地同意,先去武都郡实地体察民情,再去拜访李俊、王灵这两名兴建工坊的武都郡士人。

  在刘晔全程引导之下,小马哥的行程,大抵与夏侯惇曹洪二人相仿。

  唯一的不同,是小马哥与氐人作战的方式。

  武都郡乃诸部氐人的聚集地,而且武都郡因地处秦岭以南,其气候、环境更适合作物生长,是以此地杂胡更为剽悍。

  然并卵。

  与惇哥那极富指挥技巧、穷尽军阵变化之所能的战法截然不同。

  小马哥的战斗,要热血、激情得多!

  小马哥战斗起来,在刘晔看来,虽无甚技巧可言,却极富艺术感。

  因为率军结成牡阵的小马哥,始终扮演的是尖刀,而且小马哥找敌军阵型的弱点找得极准…

  是以,在一旁抚须旁观的刘晔看来,小马哥一直都是在瞄准敌军的阵型薄弱处,不停凿穿、凿穿再凿穿。

  由是故,卫府军虽仅以五千兵马对阵武都氐人的两万联军,却被小马哥硬生生打出了势均力敌、甚至是以众敌寡的既视感。

  这场战斗同样没有任何悬念。

  阵势被小马哥冲到七零八落、被迫各自为战的氐人,又岂是卫府铁骑之敌?

  小马哥觑准氐人联军一众酋首所在后,先是极为罕见地挽弓上弦、“倏”地一声射中其中一人,旋即趁其大乱疾驰至彼处,一手一个将其众拎起,奋力甩给随行的一众亲卫。

  最后,小马哥拔起氐人联军的数杆大纛,纵声高呼。

  “你等主将皆已为俺生擒,还不速速归降!”

  霎时间,“呛啷”、“铿锵”之声不绝…

  五千兵马,竟然当真完胜两万氐人!

  小马哥心中得意至极,口中接连高呼。

  “大汉万胜!大汉万胜!”

  卫府铁骑在哈哈大笑后,同样纵声高呼。

  “大汉万胜!大汉万胜!”

  一时间,“大汉万胜”之声,在这片旷野久久回荡。

  如是般…

  就在刘备、孙权在江东一隅,袁绍、公孙度在辽西一隅各自争斗不休之时,赵旻已经初步完成了大汉对凉州、西域的布局。

  时光如白驹过隙,赵旻的船队亦如是般,在经过汉中郡西城、上庸、房陵三县后,顺流而下直抵襄阳城外的沔水码头。

  赵旻又一次踏足襄阳土地上时,心中忍不住暗暗摇头。

  他所率领的这支船队,在出了房陵县抵达荆州后,一路上几乎畅通无阻,未遇到任何盘问,遑论阻拦。

  直至船队将抵襄阳之时,方才有一部蔡瑁的兵卒以铁索拦江、勒令赵旻停船盘问…

  若非赵旻是过来谈判的,其人早就突破封锁顺流直下了…

  以卫府铁骑之悍勇,赵旻根本不将这千余兵卒放在眼里。

  对荆州武备如此松弛,赵旻心中颇为失望:

  在如此情况下,刘备只需派遣赵云那等猛将率五千兵卒…

  对了,在这时空赵云是老子亲叔,那没事儿了。

  赵旻甫一下船,蔡瑁、蒯越、蒯良、张允、韩嵩、邓义、刘先…等一众荆州豪族,以及…陈群,便迎上前来、争先恐后向赵旻行礼。

  赵旻颇为意外地看向人群中的陈群。

  陈群笑着向赵旻、荀攸作揖。

  按辈分,陈群要喊荀攸一声兄长…

  陈群的老丈人荀白嫖…咳咳,荀彧是荀攸族叔,尽管荀攸比荀彧年长数岁。

  “主公有所不知,令君命群至襄阳城督促工坊兴建、投产之事。”

  赵旻恍然大悟。

  蔡瑁忙不迭凑到赵旻身前,笑容中颇带着几分谄媚。

  “太子太傅,而今襄阳城工坊已万事俱备矣!”

  从称呼便可看出,蔡瑁绝对是政坛高人。

  赵旻哑然失笑。

  去岁赵旻安抚荆州豪族之时,曾许诺荆州豪族可随意使用赵旻的行销及货运渠道…

  所以说,赵旻只是料事如神而已,而他老丈人张裕…那是永远的神!

  “德珪先生放心,我今日便为此事而来。德珪先生如不放心,可携货物随我返程至南郑城。”

  赵旻故意透露出其人的行程,以安荆州豪族之心。

  以是故,蔡瑁等荆州豪族果然大喜。

  蒯越满面春风向赵旻作揖。

  “太子太傅,如此说来,西域今已定乎?”

  赵旻心中警惕起来。

  这个苟哥登时叹了口气,缓缓摇头。

  “异度先生,实不相瞒,西域诸国之间关系错综复杂,西域形势不容乐观,故而…”

  我呸!这厮好不要脸!

  饶是荀攸老于城府,此刻嘴角也忍不住微微一抽…

  万幸卫府中人皆善于憋住笑,其人方才没露出破绽来。

  荆州豪族微微有些失望,但脸上笑容依旧不减分毫。

  “敢问太子太傅,某等工坊之货物…”

  赵旻笑着挥了挥袍袖。

  “诸位先生尽管放心,关于襄阳城至二关之道路,旻必为诸位先生妥善安排,只是…襄阳至丹徒之道路而今又如何?”

  至此,赵旻图穷匕见。

  一众荆州豪族,笑容同时一僵。

  陈群不惯着这些人,其人从容作揖。

  “回主公,因刘玄德仍未退兵,故孙仲谋已封锁庐江郡至吴郡之江面,沿途诸地商贾、渔民皆苦不堪言。”

  赵旻叹了口气。

  “刘玄德既已得交趾,又何必如此苦苦相逼?”

  苟哥之言,使荆州豪族深以为然。

  众人遂纷纷附和赵旻,顺便大骂刘备“得交望扬”、欲壑难填。

  于是乎,仅仅下船的功夫,赵旻便彻底掌控了主动权。

  【作者题外话】:曹仁是强悍之猛将,他胞弟曹纯其实也是。

  基因这东西,确实不一般。

  (曹)纯麾下骑斩(袁)谭首。及北征三郡,(曹)纯部骑获单于蹋顿……从征荆州,追刘备于长坂,获其二女辎重。--《魏书曹仁传-附传》

  (曹)纯所督虎豹骑,皆天下骁锐,或从百人将(即屯将,百人长)补之。--王沈《魏书》

  (曹)纯以选为(虎豹骑)督,抚循甚得人心。及(纯)卒,有司白(请示曹操)选代(何人可替代曹纯),太祖曰:“纯之比,何可复得(这不用翻译了吧)!”。--王沈《魏书》

  接着上一章继续为您说。

  奉行“联刘抗曹”的鲁肃,对待刘备集团一贯态度友好,为什么此时忽然咄咄逼人,多次顶撞甚至折辱关羽呢?

  这是因为刘备占据益州之后(长江上游),关羽控制的荆州地区(长江中游),不但不能维系战略缓冲区的地位,反而会成为江东(长江下游)的阻碍。

  建安二十年(215)是北国的多事之秋。彼时曹操刚刚平定关中,又马不停蹄地讨伐汉中。这正是《榻上策》中“北国诚多务”的时刻。战机难得,鲁肃因此一反常态,与关羽撕破脸皮。

  (建安二十年)三月,(曹)公西征张鲁。--《魏书武帝纪》

  建安二十年(215),不仅“北国多务”,刘备也内外交困。曹操攻陷汉中之后,遣张郃“南徇三巴”,刘备归途几乎断绝,只得割地求和。可见鲁肃十分懂得因势利导的道理。

  是岁,曹公定汉中,张鲁遁走巴西。先主闻之,与(孙)权连和。--《蜀书先主传》

  (张)鲁降,太祖还,留(张)郃与夏侯渊等守汉中,拒刘备。(张)郃别督诸军,降巴东、巴西二郡。--《魏书张郃传》

  需要注意,刘备割让的长沙、江夏、桂阳三郡,恰好处在荆州东南地区,尤其是桂阳郡,与交州北部的苍梧郡接壤。

  先主闻之,与(孙)权连和,分荆州。江夏、长沙、桂阳东属,南郡、零陵、武陵西属。--《蜀书先主传》

  按建安十五年(210)孙权遣步骘为交州刺史的历史背景看,孙权无疑希望吞并交州,而长沙、桂阳的归属,则成为该计划的关键所在。

  建安十五年,(步骘)出领鄱阳太守。岁中,徙交州刺史。--《吴书步骘传》

  鲁肃对孙权吞并交州的意图,深有了解。早在建安十三年(208),鲁肃便公开声称“苍梧太守吴巨,偏在远郡,行将为人所并”。

  (鲁)肃曰:“孙讨虏(指孙权)聪明仁惠,敬贤礼士,江表英豪,咸归附之,……而(刘备)云欲投吴巨,(吴)巨是凡人,偏在远郡(指苍梧郡),行将为人所并,岂足讬乎?”--《江表传》

  所谓“为人所并”,说的就是被孙权兼并。由此可知,吞并交州的计划,鲁肃必然也有参与。

  鲁肃死后的继任都督是吕蒙。按记载,吕蒙与鲁肃“升堂拜母,结友而别”,可见双方关系比较亲近。

  (鲁)遂拜(吕)蒙母,结友而别。--《吴书吕蒙传》

  同时,吕蒙与鲁肃曾多次交流对抗关羽的计划,并相互称赞;可见二人的立场和主张,也有共通之处。

  (鲁)肃拊(吕)蒙背曰:“吾谓大弟但有武略耳,至于今者,学识英博,非复吴下阿蒙。”(吕)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江表传》

  吕蒙掌权后,对孙权表示“关羽君臣,矜其诈力,所在反覆”,不如东吴自取荆州。这样既可以摆脱关羽在上游的限制,荆扬相连之后,也不必惧怕曹操在北方的威胁。

  令征虏(指孙皎)守南郡,潘璋住白帝,蒋钦将游兵万人,循江上下,应敌所在,(吕)蒙为国家前据襄阳。如此,何忧于(曹)操,何赖于(关)羽!--《吴书吕蒙传》

继续阅读:第一百一十九章 襄阳收虎臣,益州定乾坤7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汉末雄风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